疼痛的刻度

2012-04-29 00:44沈念
湖南文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漫游者三清山山道

沈念

2007年,在江西俊朗的山色之间,我和江少宾第一次见面。这个名为南方散文论坛的活动,让之前只是通过网络空间交流过的朋友,在现实中对号入座。对文字气味的共同喜好,我认定了这位长我几岁,憨厚敦实、少言淡语却又让人心情温暖的兄弟。

这是我和少宾至今唯一的一次见面。此后,在京城,在异地,我们几次擦肩而过,但电话、短信、共同认识的朋友,或者不间断在刊物上读到的熟悉文字,一直帮我们传递着对方的讯息。

回到那次江西之行,那天漫长行车的目的地是当时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三清山。对这座著名的道家之山我孤陋寡闻,午后的冗长乏味,车厢里小憩制造的沉默,让我感觉就像是一次无所事事的梦游。在即将抵达的活跃气氛中,我睡梦中苏醒的目光转到后座的江少宾身上时,他眉头微蹙、神色凝峻地望着窗外,望着那些在环山之中不断变化着高度的山峰。我无从揣测他的心事,但当时这不经意的一瞥,却成为后来保存在记忆深处的“江少宾图像”——对这个世界,他观照的目光里,更多的是省思。

次日凌晨,我和少宾跟随一群漫游者登山了。我们的身后,是另一群登山的漫游者。雾比人起得更早,我们就踩着雾的脚后跟开始向上走。雾越来越浓,而山间泉声也打着舒缓有致的节奏在弯弯的山道上若隐若现。因为雾,我们看不到山底,看不清远方,只看到一条在脚下延伸的山道。身处这样的环境,陌生的外来者最需要的是温暖的友情。有幸的是,一路上少宾和我形影不离。我们散漫地聊着各自的生活,共同喜爱的作家和作品。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乡音,是安徽省一个叫牌楼或者巢山的地名的气息。他的语音面貌,也让我在后来的阅读中深刻地把握到,他的心灵世界里把对乡村那份朴素而深厚的情感烙上了醒目的符号。

那一次结伴出行的闲隙,他送给我一本几个朋友的合著集《原生态散文13家》。三清山的行走,也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的一次原生态书写。那条共同记忆里的山道看上去遥遥无期,极易让人丧失方向感。于是我们就由着弯弯的山道带着脚步行走。有时我们的脚步会混在引亢高歌的快乐人群中,一会儿又在某个拐弯处陷入万籁俱寂里。我的内心踏实而温暖,因为这位文字上的好兄长一直相伴。从坐进缆车上到半山腰,再步行到更高的地方,少宾一路上说他轻微恐高。他选择靠着山体行走,不敢探头俯瞰幽深山谷。但在那些著名景点,他又忍不住要勇敢地站在伸出去的“悬崖绝壁”上留影纪念。回想起来,在集中诸多著名风景的三清山,我们投掷了太多深情的目光,而只是昙花一现地看到日出东方,峰峦秀丽。更多的是我们跟随一团团的雾拐过一个个山坳。三清山留给我们的共同印象是一个巨大的雾团,就像文学最终极的方向,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个神秘的“谜团”。

走下三清山之后,回到一坦无垠的现实平原,我和他,还有那些漫游者的人生经纬线上,留下的应该是一个个凹凸有致的精神坐标吧。

也就是从这个坐标点出发,帮我们打开更多交流的空间。江少宾不事张扬、性格内敛,时常陷入一个人的沉默思考中,但对身边的人和世界怀有一份真诚而善良的情感。那一次见面后,我从不同场合再读到他的文字,开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电视媒体工作的他,每天要遭遇许多不可预知的人与事件,也不得不周旋在世俗生活的冲撞中。这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他的目光“光顾”着那些在城市边缘的底层人群,但他更多的又是把目光伸入到生活成长的乡村环境,以及那些仍在乡村生活的亲人和朋友身上。患尿毒症经常要透析的母亲、为土地纷争的叔侄、破罡街、乡下的倦鸟……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乡村的变化为他铺垫了更大的书写平台。有时候,当我想到江少宾,想到我一直未曾说过、那次山脚下他眼睛里流露出的怀疑目光。我慢慢明白,那目光,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剔除着生活事件中那些病变的“器官”,也以一个纯粹写作者的思想为个人和他人的经历“把脉”。

2009年,我们再一次“相遇”。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了我们的散文集。他的作品集名叫《打开的疼痛》,一个很有力量感的名字,写满了他对世界已知、未知的探寻和省思。当我偶尔去翻阅他那些曾经熟悉的篇章,那些直面现实、以看似粗拙却满含深情书写的文字,那些让读者警觉的“打开的疼痛”。我才恍惚明白,江少宾是在为他所经历、所书写的“疼与痛”,标出个人生活史的精神刻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刻度”背后记录的“疼与痛”,又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有着共同生活经验的人们,属于一切对中国乡村土地、对城乡改革发展历程中持有深度情感和审视之思的人们的疼痛。

猜你喜欢
漫游者三清山山道
城市里的漫游者(节选)
人间仙境:三清山
活下来的山道
水墨三清山
游三清山
山村通了水泥路
山道
“漫游者”的空间:克利夫兰艺术博物分析(下)
三清山九项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山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