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尊轼 陈敏
体育与健康课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新理念。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
一、传统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的弊端
1.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受身高、体重和体能的遗传性影响,学生在运动能力表现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与体能有关的项目,有的学生不用怎么练习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成绩,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学习和练习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成绩,体育成绩与学生学习努力的直接关系越来越不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2.评价最终成绩
只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在以前的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中,一些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以取得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先天优势就能取得优异成绩(“锻炼身体,学习技术”以分数为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校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忽略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而忽略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
4.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
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由老师一人说了算,由于学生很多,教师不能一一做出准确的评价,这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影响。正是由于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才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所以,必须改革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
二、《课程标准》对成绩考核评价的改革
1.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2.教学评价功能
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两大功能,教育功能和管理功能。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管理功能是指通过评价鉴定教学质量,区别优劣,选拔淘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强调管理功能,评价的目的主要用于鉴定、区分、选拔人才的。现代教学评价越来越重视评价的教育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反馈、改进和激励功能,其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的管理功能今天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根本,评价的管理功能应建立在教育功能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成绩考核评价对技术的侧重点
《课程标准》明显地淡化了竞技技术体系,侧重于学生学习动机、进取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合二为一,对教学内容只提出最低的技术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成绩,表现在:
1.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课程标准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2.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地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那么,“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3.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4.强调评价最终成绩、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总的信息反馈,为下一阶段教学的起点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无法体现。
5.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可以成立评价小组,对每名学生的成绩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做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总之,注意以人为本,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重视综合性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