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云
[摘要]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不仅是教育部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更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从分析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开展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而提出有效实施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专业; 双语课程; 教学体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84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8- 0128- 02
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师青睐双语教学,实践双语教学。会计专业有着较强国际共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也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通过双语教学可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社会文化知识、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会计实务和惯例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然而从总体上看,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有关问题的思考。
1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目标定位缺乏多元性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经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时双语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词汇和语法,而忽视了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理论的讲解;有时双语教学变成了专业课程,教师使用大量中文讲授外国的研究和理论,忽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知与定位狭窄还表现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培养,一切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社会文化背景,忽视了对非本土社会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导致双语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1.2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会计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但大多数仍然处于尝试阶段,对于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划,基本上是因人设课,有什么样的师资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在整个双语课程的制定和计划中,也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教学大纲的指导,导致双语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规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职业偏好而不是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所以,尽管开设了双语教学的专业课,但仍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哪些课程需要采用双语教学,课程之间如何衔接,这些问题尚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论证。
1.3班级划分缺乏合理性
(1) 班大人多。大班授课对于双语教学就很不合适,老师不是在讲英语而是在“喊”英语,而“喊”出来的英语就失去了纯正英语应有的语音、语调、语感、节奏和抑扬顿挫。
(2) 参差不齐。经过第一、第二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拉开了距离,众口难调。一旦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英语比例超过学生可承受的比例,学生必然会分散过多的注意力投向语言的学习,而降低对学科知识学习的注意力,这显然与教学目标即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背道而驰,也有悖于双语教学的初衷。
1.4教材选用缺乏先进性
双语教材是双语课程的核心外文资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制约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编写双语教材是一个团队的工作,除了专业教师,语言方面还要邀请英语专业的教师。因此,自己编写教材的能力非常有限。大多数教师愿意选用影印教材,相对原版教材便宜,不会超过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但影印教材一般都会滞后国外最新版本四五年,减弱了直接读原版教材获得新知识的优势。
2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是指双语教学活动要科学严谨,尊重客观事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反映课程学习的应用价值。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寓教育于教学内容之中,合理运用教学实例(案例),顺畅自然地进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生活实际联想到学科的知识,注意运用学科特有的方法技能。通过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科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释经济管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应用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系统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系统、连贯地进行,是由于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认识活动也是由已知导向新知的顺序,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顺序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曾经提出并实验打乱学科逻辑系统的活动教学和问题教学,实验结果证明,如果教学违反系统性、连贯性,学生就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片段的知识,导致教学质量有所降低,同时学生的智力也不能得到系统的训练。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也应以会计学科体系为主导,同时尽可能切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保证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把握其规律性的联系。
2.3渐进性
我国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说:学习要“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即阐述了教学的渐进性原则。渐进性是指教学活动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及心理特征开展教学,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推进。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考虑教学活动内容的梯度与坡度,从专业知识难度小的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入手,逐渐过渡到专业知识难度大的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等,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教学语言自然转换与专业知识难度逐层递进的同步协调。
2.4层次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认知领域分为6个层次: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们可以在此理论基础上,将双语课堂教学划分为3个层次:① 理解性层次,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讲解会计专业知识,该层次的教学在教师的控制下开展,教师是讲解者,学生是模仿者;② 运用性层次,旨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习兴趣,为开展技能训练提供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该层次的教学在教师的半控制下进行,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③ 交际性层次,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该层次的教学教师基本上不予控制,学生的自由度较大,教师是帮助者,学生是表演者。
3提升会计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3.1小班授课
目前教育改革出现两大趋势:① 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② 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教学转化。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授课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也会增强。
小班授课的特点表现在:① 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 ②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③ 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小班授课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如果将大班变为小班(根据目前会计专业学生人数的实际情况,35人左右为宜),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把握,使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也会有革命性的突破。
3.2尽量选用原版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由于专业基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教材选用在会计双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双语教材应具备以下特点:① 内容新颖。所采用的原版教材必须能反映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趋势,能代表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并走向学科前沿。② 难度适中。难度指的是知识内容阐述的难易程度和外文阅读的难易程度。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原版教材的难度一定要与现实情况和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良好的接受。③ 体系良好。优秀的原版教材除了要把深奥的原理阐述得简单易懂外,还要包括更多新的统计数据、更广的知识面、更新的科研成果和更有效的探索方法。
如果要真正有效地了解国外会计准则、国外管理理念的内容,还是选用原汁原味的原版教材的效果最好。诸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会计教材一直走在各国前面,引导世界潮流。该类教材的特点是:① 内容主流,资料新颖,教材基本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的新创见、新进展;② 此类教材一般每章会安排若干讨论题、练习题、案例题,章后有小结、本章提要、关键术语、附录,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握教学重点;③ 教材文字阐述规范,大量运用图形、数据、图表和结合实际案例,教材的每章后面都安排有系列参考书目、相应的网站以及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资料。西方教材的编写方式、思维方式、说理、陈述、举例、练习、作业、实习等各个环节与国内的教材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原版教材也有助于教师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开阔教学思路,更新专业知识,使教学活动及时跟踪学科的发展。
3.3搭建教学资源平台
(1) 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减少板书时间,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保证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画面清晰、色彩明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带动其听觉,有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每节课开始时,可以在屏幕上把专业术语的中英文对照展现给学生,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制记住中文专业名词的相应英文表达法,以便为接下来的英文讲解打下视听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要多用英文列出提纲及相关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听懂英语的分析讲解。
(2) 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拥有巨大的信息量,为科研和教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先进的信息交流手段,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检索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收集到本学科国际发展的最前沿资料,下载供教学使用,或与国内外同行取得联系寻求帮助,但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切合本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外的财经网站,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上的信息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设立课程网站。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围绕一门课程设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并及时提供最新的补充材料和教学资源,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课程交流平台,学生交流课程学习体会,提出课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教学平台的建立使教学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华,王卫星,刘罡.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J]. 会计之友,2009(28).
[2] 巫绪芬,魏朱宝,李道芳. 能力本位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2).
[3]王晓亮,曾春媛,李健. 多媒体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以课件制作和使用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1(3).
[4]冯惠玲,胡娟,惠新宇.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挑战与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1).
[5] 施建军,王丽娟,韩淑伟. 实施“本土国际化”战略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