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兴
摘 要 《烛之武退秦师》文出《左传》,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可谓达到了至臻至美境界。而人物形象分析又是这些叙事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本中秦穆公形象历来具有争议,基于这些争议点,并结合文本中疑点,在历史和文本的基础上重新还原和定位秦穆公的形象。
关键词 晋文公 秦穆公 商榷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Qinmu Gong Image
LI Jinx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Conjecture of Qin" from the text "Zuo Zhuan", can be said to have reached in the portrayed characters themselves freely realm. Character analysi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se narrative text. Qinmu Gong image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based on these controversial points, combined with the text in doubt, in the history and text on the basis of re-reduction and positioning the image of the Qinmu Gong .
Key words Jinwen Gong; Qinmu Gong; discussion
1 客踞主位,可窥其强国风采
这里的“主”、“客”是特指围郑时秦晋充当的角色。烛之武退秦师已然乃历史上不争的事实。但只要对秦晋围郑原因和题目稍加分析就可知其中微妙之处。文本开篇就直陈秦晋围郑的缘由:“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见,秦晋围郑原因(外交辞令曰借口)应归结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推断担当进攻主角的是为“主”的晋,配角是为“客”的秦。秦无非就是因秦晋之好盟友关系而被晋邀请去协助的,真正想灭郑的是晋。然而鲜有人去追究为何不是退晋师而是退秦师?
从辩证法中矛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来看,矛盾有主次之分,处理问题应首抓重点和主要矛盾。按常理说,郑应抓住晋这个主要矛盾而展开外交工作方可事半功倍。但恰其相反,佚之狐向郑伯进言时地强调“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可见其对自己的策略极为自信,从而把外交重点转移到次要矛盾上来,何以见得?这里无疑隐含了一个重要信息:郑真正惧怕的是秦而非晋。虽然晋文公执政时期国力虽盛于郑,若单凭晋灭郑,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于是,才有了秦晋围郑的局面。秦作为后起之秀,国力强盛,气势逼人。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秦强盛由之开始。李斯谏言秦王嬴政《谏逐客书》曾明确指出:“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二十国,而霸西戎。”①由此可见,秦穆公广纳贤士,逐渐兼并了西部小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方霸主。
综上所述,郑这样不抓主而抓次的微妙,既揭露了佚之狐洞察时势的敏锐眼光,也无形地塑造了秦穆公所代表秦强大的国力和军容。客踞主位,锋芒毕现。于是才有了郑不抓主而抓次要矛盾的由来。
2 知遇之恩不图报,纵是毁约亦可谅
在对晋文公形象的分析上尚存在的争议之处,无疑直接影响到秦穆公的形象公正性。苟大权(2011)我们知道,秦穆公出卖盟友,背约而倒戈,这在当时是最不道义的行为。②这个观点未免有失妥当。历史记载,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在外,靠的是秦穆公的帮助才得以回国重掌朝政,晋文公理应对此应感恩戴德。但烛之武对秦穆公谏言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晋文公的不义之举的事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秦穆公有恩于晋文公,既许焦、瑕两座城池作为报答秦穆公的知遇之恩,但其作为一国之君却出尔反尔,难道晋文公就是守信之人?。碍于秦晋之好,秦穆公不计较一池一城的得失,晋围郑,其出于友好邦交关依然应允助晋一臂之力。晋文公不仁在前,秦穆公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才被迫弃约,但也并没有对晋国造成实质性的利益损害,如果单就出卖盟友一说就对秦穆公下结论,无疑有失公允。
苟大权(201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晋文公是冷静理智的,他并没有泯灭人性地干出过河拆桥的事来,而是表现出十分宽容的气度和“仁者无敌”的胸怀。③与此持相反的观点是白海飞(2011)晋文公明知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和代郑设防,是背弃盟约之举,但面对长辈舅父子犯要求反击秦伯的建议,却作出“吾其还也”的决定。貌似知恩必报,宽宏大度,既仁又智,但三年后的秦晋殽之战却证明了他是个颇有心计、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报复的中原霸主。④这里有两观点(以下苟大权及白海飞简称苟、白):
(1)苟认为晋文公乃宽容之人,但白却认为其笑里藏刀,颇有心计。笔者赞同后一观点。理由在于:首先,晋文公面对秦郑既已结盟的事实,其一番话也不过是给(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34页)其自己一个下台阶,摆脱尴尬的局面罢了。其围郑这等小国尚且借助秦的余威,如果当时还击秦晋联盟,必是以卵击石。其次,其心虽有怨恨,但也自知理亏,对给予秦焦、瑕二城池违约在先,秦此时毁约晋也哑口无言。最后,师出无名。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样的理由出兵他国,显然就是以霸主身份,实行上对下的“伐”。可见,倘若晋文公是宽容之人,就不会有历史上殽之战袭击秦军的事件了。
(2)无论是苟还是白,二者所陈秦穆公背弃盟约之举,从道义上说是对秦穆公所为的指责。但我认为,秦穆公毁约并非背信弃义、过河拆桥之人。春秋七国争雄,皆欲统一中原,烛之武指出: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而晋已然有此谋略,其野心昭然若揭。秦穆公作为西戎霸主,亦持一统河山的气概。成语有曰“各为其主”,若把“主”理解成国家核心利益。那么,无论从哪个角度推敲,秦穆公都并非非道义之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基于秦利益而言,国家核心利益远比秦晋关系要重要得多。晋文公尚且如此,我们又怎能“只许州官点火不许百姓点灯”而对秦穆公的正常举动加以指责呢?结合晋文公的所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秦穆公毁约,却也在情理之中。关于秦穆公毁约一事,应该说是其幡然醒悟的意味更多。
3 文韬武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烛之武与秦穆公的郑会话过程,秦穆公可谓一言不发。但烛之武谏言的利弊分析,无疑被秦穆公所捕获并酝酿自己的策略。文本末尾记载:“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这又是文中疑点之一。按理说,既已结盟,秦引军而去则可,大可不必遣三员虎将替郑戍守。这个疑点,要结合《蹇叔哭师》进行分析。《蹇叔哭师》记载“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⑤综合所有因素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秦穆公当初使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不仅仅是担心晋仍执意地围郑而使自己的计谋破产,更重要的是为取得郑的信任和情报,为秦灭郑创造条件(虽劳师伐远而郑备之而失败)。由此可见其计谋的前瞻性和目光的高瞻远瞩。
(2)从地理地缘位置上分析,秦居西,晋为中,郑在东。倘若秦灭郑目标得以实现,那么晋将处于秦的包围之中,成了国中之国,唾手可得。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客观地说,烛之武退秦师的同时实质也在为秦灭郑和统一其他诸侯创造隐性的条件(虽失败)。秦穆公一石二鸟计谋,不可谓不为上上之策。纵观秦穆公之举动,可窥其步步为营,一四海而平中原的夙愿。
4 小结
《左传》关于人物的塑造刻画,成绩斐然。寥寥数语,却可把人物的个性和重要信息嵌入其中。只有仔细推敲,方能较客观、全面地把握事实的来龙去脉。
注释
① 郭锡良.古代汉语(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386.
②③苟大权.晋文公形象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1.2/A:35.
④ 白海飞.《烛之武退秦师》的人物塑造简析[J].华章,2011(2):41.
⑤ 王力.古代汉语(一)[M].中华书局,19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