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句法结构“拉倒”的主观化与语法化

2012-04-29 16:28:58李慧
考试周刊 2012年78期

摘要: “拉倒”本是述补结构,本身具有处置义,表结果和状态。在很多方言中会有“拉倒”连用的现象,表示“算了”、“把某一件事结束了,完结了”的意思。从“行”域到“知”域,从实际描述物体到表示抽象意义的内心活动,“拉倒”的搭配产生许多分叉:“不……就拉倒”、“拉倒好了”、“拉到得了”、“拉倒算了”、“拉倒吧”“拉倒吧你”,逐渐成为主观意义很强的谓语动词,成为语气助词,产生情态功能意义,与某些语气助词连用只作为话语标记。文章最后指出实义动词在语言使用中逐渐主观化,寻求类似演变的方法与途径解决产生的共性问题。

关键词: 非句法结构“拉倒”主观化语法化

一、引言

“拉倒”最初是四川方言,后广泛流传,意思即为“算了吧”、“一件事无法继续完成,马上结束”。现代汉语中,“拉倒”有很多种用法,“不……就拉倒”、“拉倒好了”、“拉倒得了”、“拉倒算了”、“拉倒吧”、“拉倒吧你”等的搭配也可以看出“拉倒”由某地的方言逐渐扩展到日常用语之中,产生了比方言意义更为虚化的用法。

①有关职能部门对事故煤矿进行断电,拉倒井架等封闭处理。

②塞萨雷在禁区内被拉倒,队员特里斯坦一蹴而就,锁定胜利的奖杯。

③你不同意就拉倒。

④谁知那中年妇人竟硬邦邦地甩出一句话:“给就给,不给就拉倒。”

⑤有些事,想也就想了,不想也就拉倒了。

⑥“要是就一声不吭地两杠子一夹,抬出去埋了算拉倒?”要那样,你这做得心里过得去?

⑦上去了,乘务员也很难分清你买没买票,她嚷嚷两声就拉倒了。

⑧选择赛址和承办者大多通过招标确定,即便如此,赛事仍不是包出去就拉倒,该想该做的事还很多。

⑨将一大片乌黑的头发弄在一边,随便找根布条带一扎拉倒。

⑩监狱关了九年,加上劳教合起来就是十五六年。怎么办?找出经验教训就拉倒了。

{11}我要回国,她不干。我说,拉倒吧,你们的天堂,你们的下个世纪。

{12}他哪能写好符合我们要求的电影剧本?怎么改也改不好。干脆,拉倒吧。

{13}他觉得没趣,将那叠钞票藏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不要就拉倒,我留下自己用。”

{14}不信拉倒,反正我有证据,咱们见了太君再说。

{15}张忠知道该结束了:“算了,你不出拉倒!我另想办法。”

{16}我觉得你说的很有深度,好像大领导的风范。拉倒吧你,就会说好听的。

{17}“这个零件坏得不能修了。”“哦,不能修啊,拉倒吧,别修了,买个新的得了。”

对上述例句进行分析,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例①②“拉倒”是动词(拉倒)+受事宾语(人或者物体)结构,表示处置意义,产生的最后状态或者结果;本身作谓语,实际词义又表示宾补结构的意义。

(2)例③否定副词“不”+V+就+动词(拉倒),实际是条件句,“如果不……就算了”,“拉倒”在这里强调结果,“算了”本身就是语法化之后意义虚化的词,所以“拉倒”也有与“算了”相近的意思即“作罢,到此为止”。

(3)例④⑤均属于前后句对称的结构,V+就+V,不V+就+动词(拉倒),此处“拉倒”表示结果的意义更加具体化了,从说话人的角度看,似乎已经对结果很清楚,情感波动不大,出现的结果都是顺势而下来的。虽然例③与例④⑤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但是意义表达上由笼统意义的结果转向具体指向的结果。

(4)例⑥⑦⑧“拉倒”的用法表示“完了,过去了”,是一种动作发出后,到最后终止的结果。

(5)例⑨⑩表示的仍然是结果,只不过这个结果是肯定的倾向,当“得了,行了”讲,这里比“算了”来说明状态更清晰,显示出利索,简洁明了之意,是说话人的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在句中作补充,作补语。

(6)例{11}{12}都用来否定前面所说所做的,替换为“别说……了或者别做……了”,均指前面所说所做无意义,不耐烦地否定与回避。

(7)例{13}{14}{15}有点儿以退为进的意思,表示“没关系,无关紧要”,而且产生的结果不会对说话人有什么影响,从说话人的认识问题的角度来说,更多地将产生结果的中心转向说话人,语气上随意。

(8)例{16}“拉倒吧你”独立成句,用逗号分开前后两句,试着去掉“拉倒吧你”,并不影响意义完整性,可是“拉倒吧你”带有话语标记的痕迹,无实际意义但又带有默许他人所说的,有一种祈使语气,不含有什么“结果”的意思。

(9)例{17}中的用法作为缓和语气的话语标记,插入句子中间,意义已经可以换为表达很多语气的说法,更多是由说话人当时的认识和态度决定的。

二、“拉倒”的主观化

提到主观化,第一想到人,是人发出的信号指示,语言是在社会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断影响着社会,社会、人、语言三者是相互影响、互相依赖的。那么,很多学者所强调的语言不仅仅是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1992年剑桥大学召开了一次关于语言中主观性和主观化的专题研讨会,Lyons致开幕词,会议论文编辑出版,书名就叫《主观性和主观化》(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D. Stein &S.Wright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其中作者Edward Finnegan认为主观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E.C.Traugott是研究“语法化”的专家,她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Traugott认为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强调局部的上下文在引发这种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强调说话人的语用推理过程。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最终的凝固化,结果就形成主观性表达成分。而语用推理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在会话时总想用有限的词语传递尽量多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说话人的态度和感情。沈家煊(2001)提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而在话语标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应用了主观化的理论来解释话语标记形成的动因,如李宗江(2009)考察现代汉语口语对话中“看你”类话语标记的用法,指出这类话语标记的演变是一个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的过程。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主观化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主观化贯穿于语法化过程中。

三、“拉倒”的语法化

1.沈家煊指出,“语法化”的动因跟语用原则(特别是“不过量准则”)密切相关,“语法化”的机制也跟语用推理(特别是“回溯推理”)和隐含义的“固化”密切相关。曾有学者对“X了”类格式进行过很多研究,如“算了1”是句法组合,意义是“作罢”;“算了2”是语气词,表达建议或劝说的语气;“算了3”是副词性的话语标记,主要功能是用于话题切换和以言行事。“得了”动作义逐渐弱化,凝固而成抽象义“认可”,继续主观化“是的”成为语气助词,直至后来的话语标记,用来切换话题。“好了”连用频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充当谓语,后来通过考察,在不同的语境下“好了”可以充当补语、语气词,发展到后来的话语标记。

“了”作为语气词表示完结、变化。那么,“吧”在语气表达上对组成的词汇有何影响呢?“吧”表示猜度或商量口气,在句中用于疑问语气或者祈使语气。如:天晴了吧?恐怕他已经来了吧?走吧!“VP+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句子表达的语气,但是不改变表达的实质意义。

接着,我们看看“拉倒”+吧的表达,首先要弄明白“拉倒”的结构组合方式及“拉”、“倒”分别表示的意义,组合成双音节词“拉倒”的词义又是怎样引申的。

2.“拉”:①摧折。如:摧枯拉朽。《汉书·邹阳传》:“范雎拉胁折齿于魏。”颜师古注:“拉,摧也。”由此可以看出,“拉”的现代意义“拉开”在古代是不存在的。但是,“摧折”是说用力使朝用力的方向,即“拉”由此沿用至今。

②用力使朝用力跟着自己移动;你把车拉过来。这里“拉”这个动作与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③由②引申出带领转移,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把部队拉到河那边”。

④同样由②引申位置转移,也可以是环境之间的变换,从某一境地转换到另一种境地,有“帮助”的意思,如“人家有困难,应该拉他一把”。还可以有关系上、感情上的接近,相对位置移动靠近,产生“牵扯”,如“你自己的做的事,为什么要拉上别人?”“拉拢,联络”,如“拉关系、拉交情”。

⑤由①对某一物体不断用力使得空间加大,长度加长,承受对象可以是物,可以是人,由此“拖长,使延长”意义产生,如“拉长声音讲话”、“快跟上,不要拉开距离”。由具体距离的拉长可以引申出抽象意义的隐性生长,即为“抚养”。

综上所述,“拉”的含义里带有相对位置移动的随意性,反映在内心活动中也带有心态变化的随意性,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而这种随意性是随着语句表达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

接下来看看“倒”作为动词,在意义上的逻辑关系如何发展。基本义:①(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倒下/跌倒。由共有的状态产生相似,范围泛化,到抽象意义的事物;②“(事业)失败,垮台”:倒闭/倒台;③由①“倒下”基本义引申为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产生身体健康机制下降,(食欲)变得不好:胃口倒了、牙倒了;④“倒”描述的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即“转移,转换”,如倒车、倒班。

总体看来,“倒”也带有位置相对变换的意思,但是更多倾向于消极负面的心态变化,即便是“转移、转换”的意思,也只是中性词。

3.“拉倒”在随着日常生活普遍的使用中,也是由“拉”“倒”两个词衍变虚化,经过扩展使用对象和变换使用语境,在遵循两者共性的含义基础上产生了原语义进一步虚化,直至后来“拉倒”+吧(语气词)更为倾向于语气词,仅表示一种话语标记。汉语话语标记的来源与形成,较早涉及这一问题研究的学者方梅(2005)论述了连词语义弱化进而虚化为话语标记的现象,认为是由于汉语中一些词类的语义弱化而形成的。而近十年内,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话语标记的个案研究中开始了对话语标记语法化研究的探索,并尝试用语法化、词汇化和主观化的理论来解释一些话语标记的来源和形成机制。以下两点关于话语标记形成过程中,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联系紧密;话语标记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同样也是主观化的过程。

从话语标记来源看,语法化和词汇化二者紧密不可分。李宗江(2010)提出,话语标记的来源即使是词汇化问题,也和一般的其他词项的词汇化不同,其语形不确定的情况并不一定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存在着变体,并且认为由短语或小句变为话语标记既不是典型的语法化过程,更不是典型的词汇化过程。这一点可以说明“拉倒”单独使用的时候语气没有组合后“拉倒吧”语气强烈,合成之后看作词还是句子成分,还是一种话语标记,更合理的解释应是短语或者小句的话语标记模式。

四、结语

目前,在共时语言学研究上,对于实词虚化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沈家煊先生已经发现的虚化机制有五种: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吸收。本文以这五种机制为基础,发现在实词虚化过程中有搭配带动虚化、同义虚化的现象,而且从本义引申发展到虚化之后的语言标记,也是受到一些语气词的影响。曾有学者对“*了”结构做过很多研究,利用的就是“了”的语气词作用,那么,在研究其他实义动词的虚化过程中,语气词的搭配是否对动词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有待更多的例证。

参考文献:

[1]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国外语言学,1994(1).

[2]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1(4).

[4]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李慧敏.“算了”的话语功能及其生成机制研究[M].

[6]刘顺,殷相印.“算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M].语言研究,2010(2).

[7]管志斌.“得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M].汉语学习,2012(2).

[8]张龙.“好了”的语法化和主观化[M].汉语学习,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