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2012-04-29 13:31彭艳
经济师 2012年8期
关键词:高校对策

彭艳

摘 要:人事统计工作对于高校人事管理和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具体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校 人事统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72-02

人事统计工作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岗位设置、人员调配、薪资等级确定、职称评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以来,随着高校内部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优化整合校内各类人力资源,激励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凸显了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借助真实、准确、高效的人事统计, 才能切实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益,进而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改革发展的可持续性。笔者拟从当前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具体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统计数据时效性差。人事统计的数据和信息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即时变动的状态。如,教职工的调入、调出、退休、延聘,职务职称的晋升和学历学位的变动等信息,都始终处于随时变动的状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信息变动相对滞后,如学历学位的变动是以教师的学习档案为准,但学习档案常常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及时到档,因而也就无法及时修正相应的个人信息,这样也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异动情况,从而导致在不同时间统计某一时期的数据结果不一致甚至冲突。{1}

2.统计数据失真。《统计法》的颁发实施,对确保人事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人事统计数据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人事统计人员和主管人事统计工作的领导,没有全面、准确地学习和理解相应统计法律法规精神,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事统计在高校分析决策和信息咨询方面所起着的重要作用,导致人事统计数据的不真实、不客观和不准确。这主要表现在,在衡量高校办学基本条件的量化指标中,存在有意夸大或缩小、甚至歪曲的现象,虚报、瞒报有关人事统计数据。如生师比、博硕士比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率等指标,从而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评价和质量评价,为自身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便利。

3.统计人员素质不高。高校人事统计人员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人事统计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的,统计工作既繁琐又辛苦,加上高校人事制度采用聘任制,人事统计人员流动较大,造成了人事统计队伍不稳定。有些高校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对人事统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学历、业务素质要求不高,即便有部分人事统计人员学历较高,却又不是学统计或相关专业的。大多数人事统计人员没有参加过人事统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统计岗位培训,不具备人事统计专业理论知识,不懂得必要的人事统计方法和现代化统计手段的应用,因而对报表中的有关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审查把关,更谈不上作出高水平的人事统计分析和进行科学的人事统计信息预测。

4.统计质量低。由于许多高校缺乏专门的人事统计机构,统计机制不够健全,统计手段比较落后,人事统计人员相对不足,人事统计人员素质不够高,人事统计查询、审核、订正制度不够健全,统计原始资料登记本、册、表、台账和统计档案不完备、不规范,甚至没有系统建立,等等,这些都导致当前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令人不满意。值得一提的是,在网络社会和信息社会大行其道之际,人事统计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在许多高校却还很落后。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人事统计利用了计算机辅助,但许多人事统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和信息化素质不高,故计算机和网络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严重制约了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发展和质量提升。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领导重视不够。有些高校领导认为,人事统计工作对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完成和提升没有直接作用,有时甚至认为人事统计工作应“报喜不报忧”。有些高校领导虽然重视人事统计数据,但不重视人事统计工作,轻视人事统计的分析报告,只是在出现问题时才谋划应对之策,因而问题并未得到真正的解决,等到下一年又会成为更大的问题。例如:生师比过高、教师队伍结构不良等问题,这些指标都是影响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本身又枯燥乏味,因此,人事统计人员自己也不重视,只是盲目地应付上报,既不写分析报告,又不做数据库的建立、管理等统计基础工作。

2.投入相对不够。就现状而言,许多高校缺乏对人事统计工作人、财、物的基础性投入,大多没有将人事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尤显重要。作为人事统计,更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软硬件和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使得人事统计工作在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显得相对落后。

3.干扰因素还很多。人事统计的指标大多是高校中的一些敏感性指标,它反映了一个高校当前整体发展水平。一些高校要上规模和上层次,相关领导就会从单位自身的利益考虑,产生漏报、瞒报甚至虚报的行为。如,任意增加高级职称人员、高学历人员的数量,有意调整全校的工资总额基数,等等,从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给人事工作和教学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害。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强化人事统计工作的价值认同。认同人事统计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使人事统计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因此,高校的领导、职能部门和人事统计人员要形成共识: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不仅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真实准确的人事统计,才能切实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益,才能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加强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统计行为的法典,统计失真、弄虚作假都是违法行为,要带头遵守并严格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对人事统计工作做到不干预和不限制,最大可能地为人事统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依法统计的工作环境。{2}其次,就是要把人事统计工作看成人事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特别要强调人事统计报表的质量,确保人事统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高校人事现状的实际情况,为人事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最后,还应把人事统计工作看作衡量高校人事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应充分认识到,只有高水平的人事统计工作,才会有高水平的人事管理。

2.提升人事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人事统计工作专业性强、工作内容繁琐、工作要求高,可就目前情况来看,人事统计工作的从业人员大多不是统计专业毕业,一般由从事人事和劳资管理的职员兼任。因此用于人事统计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就会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还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人事统计工作是人事管理的附带性工作,致使人事统计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直接影响了人事统计工作的正常作用和效益。众所周知,当前高校布局和结构调整迅速,学校学生数、教师数以及工资基数等不断扩大,服务功能不断拓宽。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专兼职结合的人事统计工作队伍,也成为提高人事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各高校应通过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和强化业务知识学习等措施,使从事人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只有当这些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法制观念,熟悉人事统计理论,掌握人事统计方法和信息化技术,明确人事统计范围、指标和口径,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数据搜集、处理和传递,才能确保人事统计工作的准确高效。同时,还可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和引导他们深入工作实际,开展专项人事统计资料的研讨和分析,提升人事统计数据质量,为高校的人事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效的服务。{3}

四、加强人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人事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事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对于提高人事统计工作水平和层次有着重要意义。高校人事统计工作在实现信息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便利条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和数字化校园(或校园网络),根据《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建设好人事统计的综合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网络。大规模、深层次、高效率地开发利用人事统计信息资源,实现人事统计数据收集、处理和管理的自动化,逐步实现人事统计的管理现代化,使人事统计工作摆脱统计手段落后的尴尬局面,降低甚至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提高人事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以适应高校现代人事管理的要求,更好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服务。

注释:

①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5):48-51.

②吴礼珍.高校人事统计问题初探[J].统计与决策,2003,164(8):55-56.

③苏晓梅.对做好高校人事统计工作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7,96(9):39-40.

参考文献:

1.苏晓梅.高校人事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业时空,2006(7)

2.徐昌军.高校综合统计工作的现状与改革思路.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人事处 湖南衡阳 421002)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