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吗?

2012-04-29 00:44洪功翔董梅生
教学与研究 2012年8期

洪功翔 董梅生

[关键词]国有企业效率;预算软约束;改革效应;竞争效应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财务效率,还是技术效率,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均不存在差异;对预算约束指标的检验显示,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均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因而可以认定它们的竞争环境基本相同,国有企业并没有获得政府更多的利益输送。据此我们认为,“国有企业低效率论”和“扣除政府财政补贴国有企业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负论”是不符合实际的,强调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依据是不足的。本文还分析指出,国有企业效率提高是改革效应、“干中学”效应、退出效应、竞争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图分类号]F1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8-0040-09

一、引言

国有企业效率的高低,既事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性选择,也事关我国改革与发展前途和命运。那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究竟如何呢?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提供的数据,从1978—1997年20年间,尽管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利润和税金总额稳步增长,但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的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呈不断扩大趋势,由1978年的42.06亿元扩大到1997年的830.95亿元。我们也观察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有企业的确存在效率低下、包袱沉重、技术落后、亏损严重,甚至资不抵债而不得不实行“破产”的情况。国内学者论证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文献,使用的也大多是这一时间段的数据。如林青松(1995)利用1981-1990年数据分别对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和测算。根据他的测算,1981-1990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最低的,仅为1.52%,不仅大大低于城市集体企业的7.89%,也低于乡镇企业的2.37%。姚洋(1998)利用第三次工业普查的企业资料,对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内部和外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国有企业相比,集体企业的技术效率高22%,私营企业高57%,国外三资企业高39%,港、澳、台三资企业高33%。刘小玄(2000)以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全国20多个产业、总计17万多家企业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之间,私营个体企业效率最高,三资企业其次,股份制和集体企业再次,国有企业效率最低。

但自从1993年国家决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经历1997年开始实行的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政策和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剥离,特别是实行了以“抓大放小”为内容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重组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使中国国有企业的整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看,伴随着企业单位数的不断减少,1998-2009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各项指标均快速增长,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从33621.04亿元增加到146630亿元,年均增长14.33%;利润总额从525.14亿元增加到9287.03亿元,年均增长29.84%;主营业务收入从33566.11亿元增加到151700.55亿元,年均增长14.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从993.53亿元增加到6199.11亿元,年均增长18.11%。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从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看,虽然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企业的平均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如在2002年国有工业企业只有6家进入世界500强,到2009年有24家国有工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一些“新型国有企业”成为国内市场竞争中的“巨无霸”,而且以令世界瞩目的姿态进入国际经济。可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困扰我们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亏损严重,甚至资不抵债的现象已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李楠、乔榛(2010)利用1999-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对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进行评估发现,经济绩效自2003年前后发生明显好转,国有企业绩效已经与三资企业无明显差异。张宇(2010)研究认为,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在生产规模、科技创新、全员工效、安全指标和发展速度等主要技术指标上不仅在国内一流,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并指出,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的论断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张晨(2010)研究揭示,分布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占国有企业总数量的90%以上,国有企业绩效的提高并非主要来源于垄断。张晨和张宇(2011)分别考察了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表现,发现所有制对于企业微观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马荣(2011)对2003-2008年行业加总的国有企业核算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和各项分解指标,并与外资企业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仍有部分学者无视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继续坚持国有企业低效率的观点,甚至认为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如刘瑞明、石磊(2010)认为,国有企业不仅本身存在效率损失,而且由于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拖累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度,从而对整个经济体构成了增长拖累。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报告《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指出,如果扣除国有企业在土地、融资和资源等方面获得的各种财政补贴后,2001—2009年,国有企业并没有盈利,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天则所的“报告”全面抹杀了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甚至据此提出“为实现国有企业的终极改革目标,国企必须从营利性领域(而不单是从竞争性领域)中逐步退出”的政策。

针对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论,洪功翔(2010)论证了“国有企业存在双重效率损失”的两个重要假设——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软预算约束,是不符合实际的,并利用中国2000—2009年29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不是增长拖累。宗寒也发表商榷文章(2011)指出,国有经济延伸效率相当高,发展国有经济,不是“双重拖累”,而是“双重促进”。

天则所的“报告”(2011)实质是说明对国有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政府的各种补贴。事实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软预算约束存在的体制根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软预算约束并非只是国有企业的专利。如,民营企业拿地也很廉价,甚至是零地价、负地价;商业银行对资信高、风险小、市场地位稳固的优质客户都有优惠利率,而并不问企业的性质。研究报告举例说,“2007-2009年,在有整体巨额利润的情况下,中石油和中石化仍然获得共774亿的补贴”。但报告忽略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获得补贴的缘由。其实,中石油和中石化获得补贴是因为原油价格上涨而政府不让石化制品价格上涨而给予的补偿。毫无疑问,政府的补贴会远远小于石化企业的损失。可见,这种夸大结果而无视缘由的做法,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就国内学者对我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及其观点进行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选择竞争环境相似、同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它们财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比较研究,来回答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之争;第三部分,通过对软预算约束的实证检验,来探求国有企业是否比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第四部分,对实证研究结果从理论上进行解释;第五部分,总结与政策建议。

二、实证研究

企业效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依据考察范围不同,可分为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也叫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依据考察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分为短期效率与长期效率;依据研究时间是否变动,可以分为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依据要素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资本效率、劳动效率、技术效率、管理效率。其中财务效率是企业微观效率的货币形态,而技术效率则反映了企业微观效率的实物形态。我们与其他大多数学者一样,选择从财务效率和技术效率角度来评价企业效率的高低。

(一)样本选取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以同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所有的数据均来自沪、深两市公布的2002—200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我们在收集过程中剔除了投入和产出指标为负和零的样本。我们还剔除了自然垄断行业、寡头垄断行业,先天资源差异较大的自然资源开采业和采选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航天航空、远洋船舶等主要由政府购买其产品的行业,最终选取了传播与文化、电子、房地产、纺织服装皮毛、机械设备仪表、建筑业、木材家具、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其他制造业、社会服务业、食品饮料、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制品、造纸印刷和综合类等16个竞争性行业。根据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属性,我们把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上市公司(简称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公司(简称民营企业)两类。如果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各部委、地方国资委和地方政府,我们把它归类为国有企业。如果最终控制人是个体、私营企业和自然人,我们把它归类为民营企业。依据这个标准,本文共收集了4144个样本。

(二)指标选取

1.财务效率。

我们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从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上考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效率的高低,选取的财务指标见表1。

2.技术效率。

相对于单个财务指标,全要素生产率指标(Total Factor Productive,简称TFP)不但能解释各投入要素的综合效果,还能刻画引起效率变化的因素。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里的Malmquist指数还可以对TFP进行分解,其公式为:

TFP=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

我们选择营业总收入、营业收入作为产出指标,选择资产总计和员工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利用DEAP2.1软件里的Malmquist过程计算了这4144家上市公司的各项技术效率指标,包括TFP、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

(三)实证分析结果

1.财务效率。

我们按照国有和民营分类,整理了2002—2009年各财务效率指标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正态检验等统计量,考虑到正态性检验没有通过,我们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见表2。

在95%的可信度下,表2中,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Y1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不存在差异;Y2的平均值有差异,但其中位数没有差异,因为平均值极易受极端值影响,而中位数只和位置有关,因此中位数更能代表一般水平,所以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相差无几。

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Y3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它们的盈利能力也不分伯仲。

2.技术效率。

利用DEAP2.1软件的计算,我们整理出的2002—2009年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各技术效率指标结果见图1。

图1显示,2002—2009年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1.1%,民营企业年均增长0.3%,国有企业增速略高于民营企业,说明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不低。其中民营企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4%,略高于国有企业的0.2%;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增长率为0.5%,民营企业为-1.3%,国有企业增速高于民营企业1.8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TFP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其中,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提高主要依赖的是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起反作用的(因其下降速度为-1.6%),这与事实也是相符的。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98—2009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从64734户减少到20510户,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却从7.49万亿元增加到21.57万亿元,年均增长10.09%,所以国有企业规模效率明显。

民营企业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的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它的作用不明显。且技术效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下降较快所致,这是因为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上市以后,其家族式的管理会阻碍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从图1可直观判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技术效率指标差异不大。为考察这种差异是否由随机因素造成,我们整理了2003~2009年的各技术效率指标,并对其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见表3。

表3的卡方检验结果也表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各技术效率无差异,这与图1的直观判断一致。

总之,无论是财务效率指标,还是技术效率指标,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效率不存在差异,因而也不存在国企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财务效率指标和技术效率指标的波动均显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如2003—2009年TFP的变化趋势图所示(见图2),它表明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各项技术效率指标均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这说明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国有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

三、关于预算软约束的讨论

虽然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财务效率,还是技术效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不存在差异。但如果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则这个研究结论仍然不能说明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对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看国有企业是否存在软预算约束,即国有企业是否比民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补贴。

从我们掌握的文献看,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理论上阐述预算约束问题,采用计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只有林毅夫、刘明兴、章奇(2004)。他们使用“利息支出/负债”表示预算约束,他们认为,如果这个指标偏低,说明该企业无力偿债付息,如果大量企业都存在此特征,则可判定存在预算软约束机制。很遗憾,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披露“利息支出”具体数字,要么缺省要么是零(占整个样本的93%),因此我们放弃了该指标。根据预算软约束的定义,我们用“(支付的各项税费一收到的税收返还)/总资产×100%”(X1)表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个值越大,说明企业竞争环境越恶劣;用“流动负债/长期负债×100%”(X2)表示企业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因为该值越大,说明银行出于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不信任,只愿给予短期贷款,企业获得长期投资所需的贷款难度增加,企业竞争环境变差。如果大量国有(民营)企业的X,和X2均显示偏大或偏小的特征,则国有和民营企业的X1和X2就会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这时它们的竞争环境就会不同;反之,它们的竞争环境相同。

为了考察预算约束的动态变化,本文收集了518家上市公司2002—2009年的数据,预算约束计算的基本统计量见表4。

从表4看,2002—2009年国有企业X1的平均值一直比民营企业高,这8年里有6年国有企业X1的中位数比民营企业高,说明国有企业的税赋并不比民营企业低。相反,由于所有制的性质和历史缘由,国有企业可能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与宗寒(2011)发现1985年以来国有企业的税负要比非国有经济高2—4倍是一致的。这8年里有5年国有企业X2的平均值比民营企业高,有6年国有企业X2的中位数比民营企业高,说明国有企业贷款的难度并不比民营企业小。总体而言,从竞争性领域看,国有企业的竞争环境甚至还稍逊于民营企业。

当然上述判断是一种直观判断。如果这种差异是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则统计检验会显示这些指标之间没有差异,从而可以判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相同。为此我们进行了两个总体的假设检验,由表4的最后两列得知,X1和X2均不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我们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见表5。

从表5看,所有卡方检验的P值均大于0.05,说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X1、X2并不存在差异,也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是相同的,这时企业的效率仅与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等内部因素有关。竞争环境相同的确符合我国现状。一是国有企业经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已成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计划经济时期“父爱主义”预算软约束的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二是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已顺利剥离。林毅夫、李志赟曾认为国有企业承担着大量的战略性和社会性政策负担是导致预算软约束的根源。我们知道政策性负担剥离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国务院就提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的问题。这项工作在2008年前后就基本完成了。三是国有商业银行不但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而且相继挂牌上市。除了要执行国家的政策外,具有完全的决策权与经营自主权,不管过去情形如何,如今的国有商业银行不受地方政府官员左右,也没有义务去支持业绩差、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为了控制风险与提高经营绩效,银行贷款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系统,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他们是一视同仁的,不存在所有制偏好。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从竞争性领域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均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这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是具有可比性的,也是真实的。

四、理论阐释

实证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效率是不分伯仲的,而且均不存预算软约束问题。那么,国有企业何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呢?

1.改革效应的作用。

一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2000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地方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到2002年前后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二是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相继组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相继出台,在国有企业逐步实施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层层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尤其是“出资人”职责的落实,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解决了一大难题。三是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到2006年底,这项工作就基本完成,它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制度保证。四是颁布了一系列公司治理准则。为完善公司治理,沪、深证券交易所,会同证券监管等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上市公司治理规则,就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收购管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股东投票与股东大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建立、董事制度和董事会运作、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总体上看,在规则制定方面,我国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要求已开始与国际接轨。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为其绩效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且,从现代企业理论来看,无论是国有控股、私人控股,还是公众分散持股,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其契约都是不完全的。美国大公司爆发的系列财务丑闻,说明私有制也不能完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因此,没有理由认定私人控股、公众持股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国有控股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2.“干中学”效应的作用。

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主要是体制机制上的不适应。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它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不是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你要把它推向市场,它需要一个适应期、过渡期。而其他经济成分大多是在市场中孕育和产生的,它本身就直接面向市场,其体制机制灵活,也了解市场运行规律。所以,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国有企业困难会多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于中学”效应就会发挥作用。一是随着市场经济实践的充分展开,政府逐步掌握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知道如何去管理国有企业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在市场经济中游泳的企业,慢慢也会悟出市场经济发展的硬道理。他们会按市场经济要求来管理企业,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通过培训、学习、实践,国有企业经营者也会完成由政府官员向企业家的转变。三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加速了对外开放,外资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中国企业极强的“学习”能力,使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中的“干中学”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外开放的扩大,可以帮助企业家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挖掘和发挥本地区所拥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搜寻、引进与消化吸收本区域稀缺的资源,发现、把握与创造商机,对来自全球范围内各类生产要素进行创造性的新组合,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基于一揽子要素优化配置的“干中学”效率及经济增长效率。

3.退出效应的作用。

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则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四个重点控制的领域。“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要实行破产、关闭。”至此,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大幕在全国隆重开启。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从1997年的98600户,减少到2009年的21510户。虽然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还有2万多家,但这包括各个领域的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存留下来的已是屈指可数,以至于不少地(市)县惊呼已无国有企业。

亏损累累和没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是国有企业的效益指标迅速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4.竞争效应的作用。

市场竞争以外在压力机制作用于国有企业,迫使企业各方持续努力,不敢懈怠。一是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在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又大力发展包括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以期通过外部竞争压力来迫使国有企业主动求变。事实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了“鲶鱼效应”的效果,国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只能保持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二是产品市场的竞争。产品市场的竞争使企业直面“生”与“死”的考验,在竞争中有企业生就必然有企业死。在生与死的硬约束下,企业唯有奋发图强以提高效益。三是资本市场的竞争。国有企业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确立后,如果经营管理不善,就有可能破产、倒闭或被并购,管理层则岗位不保。企业经理人面临控制权的丧失、信誉下降,以及人力资本贬值的压力,不得不增加努力水平。四是经理市场的竞争。我们看到,随着改革的推进,经理市场作用的日益扩大,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每年都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央企高级管理人员。同时,出于GDP竞争的压力,各级政府官员可谓是“求贤若渴”,只有优秀的企业家才能帮助他们在GDP竞争中获胜,因此,他们手中握有的不再是“廉价的投票权”,而是“市慎的投票权”,从而有利于将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选拔到经营者岗位上,并努力工作。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们在选取样本时,既剔除了投入和产出指标为负和零的样本,还剔除了自然垄断行业、寡头垄断行业,先天资源差异较大的自然资源开采业和采选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航天航空、远洋船舶等主要由政府购买其产品的行业,最终选取了传播与文化、电子、房地产、纺织服装皮毛、机械设备仪表、建筑业、木材家具、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其他制造业、社会服务业、食品饮料、信息技术、医药生物制品、造纸印刷和综合类等16个竞争性行业。从而保证了我们所研究的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同处于竞争性行业。

我们还对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的预算约束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均不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也就是说,从“财政补贴、融资成本和土地及资源租金等方面”看,至少是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相比较,并没有获得政府更多的利益输送。所以,处于竞争l生领域国有企业的效率改善是硬碰硬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效率无差异是可信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抛出的国有企业利润来自于政府财政补贴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我们知道,无论是“国有企业低效率论”、“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论,还是“国有企业利润为负论”,无非是在为“国退民进”提供理论依据。既然我们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在经过公司制改造和市场经济锤炼后,与民营企业效率是不分伯仲的,我们也就没有理由要求他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因此,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民进国退”都不是未来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方向。我们要在坚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他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效率是动态变化的,尽管这几年国有企业发展状况较好,但不等于国有企业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所以,要想国有企业不被淘汰并保持可持续发展,要想坚持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务必要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上多做文章,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多做文章。客观地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限于本篇文章的研究内容,我们在这里不能进行详细的阐述。

[责任编辑陈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