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付
一、知识构建
1.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课程标准来说,该教学内容要求师生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区域,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高中地理各版本教材都针对该课程标准选取了不同的案例,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如表1。
2.各版本知识结构(以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为例,见图1、2、3)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区域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通过读图表和文字材料,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各版本教材内容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有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对该课程标准的阐释都离不开区域发展的阶段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本节课有两个学习的重点:①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各阶段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征;②不同阶段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针对不同版本教材,重点突破的方法具体如下。
?誗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突破重点(人教版)
在学习完区域的概念和认识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可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1:战国末代屈原被贬官流放的时候也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是否繁盛的地区?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有哪些限制条件?
问题2: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说“湖广熟,天下足”,长江中下游平原曾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问题3:“去广东的超市买米,发现有东北大米、泰国香米、广东新会等地的稻米,似乎来自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米却很少。有人说长江中下游“米仓”的地位下降了,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带着深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和地图材料,通过分析得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粘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随着船的使用,河流反而成为重要的交通通道,再加上人们利用农业技术改良了土壤,所以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景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面积减少,“米仓”的地位下降。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学生自然就能够理解:环境在不同的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昔日的限制因素有可能变为优势,过去的优势因素也有可能会随时间而丧失。
?誗利用分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突破重点(湘教版)
湘教版的教材侧重于分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区域的社会经济特征,要想达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阶段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教材中提供的“美国匹兹堡”这一案例上。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学生重点讨论活动中的三个问题。
(1)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工业化阶段美国东北部出现哪些环境问题?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3)为什么美国的新兴工业不选择在东北地区而选择在硅谷?
让学生在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来达成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如果想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不同时间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匹兹堡居民,谈一谈当时的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角色扮演、场景再现可以把文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直观易懂。
?誗利用图像导学法突破重点(中图版)
中图版的教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学习素材,除了文字阅读材料,各阶段都有相应的地理事物分布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地图来突破教学重点。建议重点分析“图1-2-3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图1-2-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图1-2-9世界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区”,通过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区位分析,来理解不同阶段自然环境、资源、地理位置、环境质量等因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剖析
各版本教材的难点因选取的案例和内容编排的差异有所不同。人教版的内容相对简单,容易理解,没有难点。湘教版课文的正文主要是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并没有阐述不同阶段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要达成教学目标,需要引导学生去完成课文中设计的“活动”。教材中以美国匹兹堡发展的三个阶段为案例,通过问题思考来引导学生得出三个结论:①资源往往成为经济的突破口;②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③环境条件成为影响新兴工业区区位的重要条件。这些问题的完成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基础知识。因此,湘教版教材的难点是匹兹堡的案例分析,即课文中的“活动”部分。中图版教材的难点为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化”,这一部分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环境对农业的影响。由于课时所限,可以将该案例研究作为课外作业,由学生写出书面答案。这样教师能及时检测和反馈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全体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四、教学建议
1.方法参考
根据各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目标,这一节主要采用列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像导学法、分组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图像导学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这一节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分析地图来达成教学目标。如人教版教材通过分析“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图,学生可以得出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的自然环境特征——水系稠密,沼泽众多。
案例分析法:本节各版本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案例选取较多,所以案例分析法是本节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解剖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就能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如湘教版“美国匹兹堡”的案例分析、中图版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化”等。这些案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列表比较法:不同的阶段区域环境特征不同、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采用列表比较法可以比较清晰展现各阶段环境特征和影响。表格可以将课文知识化繁为简,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直观。如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表格(表2,表3),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来填写。
2.图表使用
除了湘教版,其它版本的教材都选取了较多的图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图表的使用可以采用图像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地图。各版本图表使用如表4。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表,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图表设问,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知识奥秘的热情。中图版教材在这一节中还配了丰富的景观图、漫画图等,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觉需求,生动再现了不同阶段的地理环境场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巧妙加以利用。
3.活动指导
人教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通过学生课后研究性学习,查阅资料,分析新加坡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增长阶段的区位因素,进一步思考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可以让学生课外完成案例研究“地理环境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化”,也可结合乡土地理的特色,让学生描述本地的环境特点,并说明这些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并就此写一段小论文或撰写调查报告等。
湘教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发展有哪些优势环境特征和限制性环境因素;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近年来一些经济热点区域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环境对区域发展方向的影响;也可以身边某一工业区或农业区为例,分析环境对其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思考与练习
典型例题: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图4),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由
变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乙、丙两个工业区选址时考虑的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3)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命题立意:每个小题都围绕不同阶段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工业的影响来设问。第(1)题,主要以“环境变化对农业地域的影响”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农业地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第(2)题,以“电子工业的区位选择和机械制造业的区位选择”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环境等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第(3)题,以“城市工业区变化”作为命题切入点,考查为保护环境而导致的城市工业区位的变化。第(4)题,考查如何保护环境,人地和谐发展。
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 城郊农业 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2)乙工业区布局考虑的因素有: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有河流作隔离带,对城区污染小;交通便利,工业用水方便 丙工业区布局考虑的因素有: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发达;接近高速公路并与机场相连;位于城区河流上游,环境优美(图中位于上风地带的煤炭工业已大量减少,大气质量有所改善)(3)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沿交通线集中分布 原因:城市外缘地价低,工业布局在郊区利于改善城区环境(4)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