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钊
摘 要:近些年,随着面试在人才选拔中的广泛应用,一些蓄意歪曲、虚假表现的欺骗性行为也应运而生,给组织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面试作伪的概念源自于印象管理,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未来的相关研究应侧重于形成机制、干预措施、对组织的作用机制,以及跨文化比较研究。
关键词:面试作伪行为;概念;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37-02
面试是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通过主考官与应聘者面对面观察、交谈等沟通方式,了解应聘者素质特征、能力状况以及求职动机等的人员甄选方式。这种测评技术可以大大弥补笔试测试法过为狭窄的欠缺,不但可以测出应聘者的技术水平,还可以测出应聘者的社会能力、才智和个性特征,达到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目的。在所有的测评手段中,面试已成为各个组织选拔人才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是,近些年随着面试在组织招聘行为中的广泛运用,各种面试技巧和培训铺天盖地的应运而生,致使一些应聘者为了给面试官留下良好印象,获得较高分数而对面试过程中的提问做出一些蓄意歪曲、虚假表现的欺骗性行为,即面试中的“作伪”行为。“作伪”会严重影响测量工具的效标效度、结构效度,从而扰乱了组织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进而影响了组织的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各类组织的蓬勃发展,能否有效筛选出真正适合工作岗位、真正优秀的人才成为面试中的重中之重。
一、概念
面试作伪行为属于一种欺骗性的印象管理行为。印象管理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由于面试过程中的人际互动具有模糊、持续时间短、强目的性和高可控性,因此,它为应聘者施展印象管理提供了便利。印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还是避免产生坏的印象,都包含有诚实性与欺骗性两个方面。面试作伪则属于印象管理中故意歪曲事实,以获得良好印象的欺骗性行为。面试作伪的概念是Levashina和Eampion在综合非智力测验中的作伪行为以及面试中的印象管理行为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面试者为了给面试官留下良好印象,获得较高分数而对面试中的提问所做的蓄意歪曲反应,是一种做出虚假表现的欺骗性印象管理行为。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应聘者作伪是为了迎合面试问题的要求,以塑造一个积极的印象;二是该概念的核心在于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面试官知觉到的信息可能是经过添加或删减的,甚至是凭空捏造的。第一点描述的是动机,个体故意做出,并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作伪。第二点描述的是行为,作伪传达的信息是经过刻意加工的。同时满足以上两点,就是应聘者的面试作伪行为。
二、面试作伪行为的形成机制
应聘者面试作伪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起始于其在面试过程中产生的作伪信念,由作伪信念产生作伪意图,作伪意图在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的调节下,最终产生了外显的作伪行为。
l.作伪信念的萌发。作伪信念是作伪行为的开端,作伪信念会影响到作伪行为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的程度。不同的价值观、道德感、宗教信仰以及某些人格特质性因素会产生不同的信念。例如,有些应聘者坚定地持有这种信念:无论什么情况下,作伪(作假)行为都是不正确、不可以做出的;而另外一些应聘者却感觉无所谓,在高分数的刺激下,其作伪信念就会产生。
2.作伪意图的形成。作伪意图是指作伪者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要争取实现的目标和方法的需要,是推动作伪者付诸于行为的动机力量。一些情景性因素,诸如对工作的渴望程度、受到的警告等,会在应聘者的作伪信念对其作伪意图的影响上起调节作用。如果应聘者已具有作伪信念,但由于对应聘工作的渴求程度不高、感到测验中有测谎成分、受到警告等,也不会产生作伪意图。反之,则可能会产生明显的作伪意图。
3.作伪行为的产生。作伪意图在作伪能力和作伪机会的调节作用下,最终导致作伪行为的产生。应聘者对所测素质的了解程度、测验条目的透明程度以及应聘者个人的自我监控水平是影响作伪能力的主要因素。Dwight & Alliger的研究表明,对所测素质了解较多的应聘者更容易通过针对性的作伪来提高自己的测验分数;自我监控水平高的应聘者,由于对社会互动信息加工程度深,因而更易作伪。对作伪机会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应聘者的真实水平,应聘者的真实水平越高,通过作伪提升测验分数的空间越小,作伪机会也就越少,反之则多。
三、面试作伪行为的影响因素
不同面试作伪者有着不同的作伪风格和策略,这些作伪行为的形成通常是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特质、经验、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体倾向和知觉等。
1.个人特质。造成作伪个体差异的原因首先是与个人有关的特质。这包括应聘者的情绪智力、一般智力水平等因素。一般认为,情绪调控能力强、情绪智力水平高的个体更有能力作伪。
2.经验。从理论上来讲,做过多年客户服务的员工更清楚哪些特征对于客户服务工作更重要。因此,为了在测验中成功作伪,这些个体就必须确定哪些特质和工作行为是选拔测验中肯定会测量的。使用社会技巧量表和PDI雇佣问卷发现,有关的工作经验、对既定工作特征和工作行为的了解、对选拔测验中被测特征的认知这三个变量,能成功预测个体的作伪能力。
3.人格特质。在对人格测验中的作伪和欺骗行为进行的研究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强、自我监控水平高、公共场合自我意识强的人在实施印象管理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研究发现,信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日常生活中说谎更多,并且对自己的说谎能力也更为自信。Fletcher的研究显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在面试中更愿意做出不诚实行为。自我监控水平高的应聘者更可能根据社会规范的微妙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实际行为,因而更能善于适应面试的要求。
4.人口统计学变量。目前已经证实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性别与不诚实的行为有关。Newstead等的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青年比老年更容易在自我报告时作伪。
5.个体倾向。个体倾向是指个体所持有的一些稳定的个体差异,包括印象管理、正直、权术主义、操纵性、组织犯罪、控制源和认知道德发展状态,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与欺骗行为有关。
6.知觉因素。主要是指面试者对面试情境的知觉,有6个具体的因素影响应聘者的作伪动机:(1)他人的行为。Graham等人通过对大学生作弊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那些认为其他同学都作弊的学生更有可能报告他们自己的作弊行为。因此,认为并确信他人在面试中歪曲回答的应聘者更有可能歪曲自己的回答。(2)对他人的态度。指的是应聘者对其他人作伪行为所持的看法和评价。Murphy发现,个体对不诚实行为接受与否,会影响个体作伪的动机。(3)组织公平感。公平感是指应聘者对组织公平的知觉。Tucker认为,雇员不忠行为更多的是由雇主的不公导致的。Alexander、sinelair、Tetrick等发现,组织公平会影响个体态度,最终导致不忠行为或欺骗行为。(4)对作伪的接受度。Graham发现,对作伪的豁达态度与作伪的形式显著相关。Murphy也发现,如果对雇员不忠行为解释为是很平常的、可接受的,更有可能导致作伪动机的产生。(5)对成功的期望。期望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认识到他们有较大可能达到目标,他们就会为目标而更加努力。因此,为了给人更合适候选人的印象,那些认为自己能在面试中成功作伪的应聘者,更有可能歪曲自己的回答。(6)结果的重要性。目标结果的价值越大、越有吸引力,则动机的强度就会越大。Millar & Millar发现,过分注重结果的应聘者具有更强烈的作伪动机。
(二)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是指应聘者所不能控制但对作伪行为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面试的类型(结构化面试或非结构化面试)、面试问题的类型(过去行为或情景性)和面试目的(甄选或雇佣)等。
1.面试结构类型。与结构化面试相比,非结构化面试给应聘者提供了更多的作伪机会。首先,非结构化面试可以让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建立某种特定的形象,应聘者具有更多的机会来控制与面试官的关系、支配互动过程。其次,面试中的信息处理对面试官要求较高,需要占用大量的认知资源。
2.面试问题类型。假设性、主观性、无法证实确认的面试问题比起那些对过去行为描述的面试问题,更能让应聘者有机会作伪。因为,对过去行为的描述具有较少的虚构性。
3.面试目的。面试按目的可分为甄选型和雇佣型。以甄选为目的面试是指从众多应聘者中挑选出具备某个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的最佳人选。而以雇佣为目的面试则是判断应聘者是否满足职位要求的基本条件。前者比后者具有更为激烈的竞争性,在求胜的强烈动机驱使下,以甄选为目的的面试更易导致应聘者作伪。
结语
人才是组织中宝贵的财富,现今人才价值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凸显,而面试是组织选拔人才必不可少的手段。应聘者在面试中的作伪行为严重阻碍着组织能否招聘到真正的优秀人才。随着我国各类组织对优秀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面试作伪行为的研究将会成为组织行为研究中的热点,成为加深对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理解和改进相关实践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武器。
然而,面试作伪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行为,对其研究任重道远。由于其应景性和隐蔽性,面试作伪的实证研究显得更为艰难,但更凸显了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未来针对面试作伪的形成机制、干预措施、对组织的作用机制,以及跨文化比较的研究,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Levashina, Julia; Campion. Michael A. Measuring faking in the employment interview: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view faking behavior scal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7, (6): 1638-1656.
[2]Alliger,G.M.;Dwight,S.A.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usceptibility of Integrity tests to faking and coaching [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00, (60): 59-72.
[3]Fletcher,C.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ndidate Personality,Self-Presentation Strategies,and Interviewer Assessments in Selection Interviews: An Empirical Study [J].Human Relations,1990,(8): 739-749.
[4]Newstead,Stephen E.; Franklyn-Stokes,Arlene; Armstead,Penny.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 cheating [J].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2): 229-241.
[5]B.A Martin,C.C Browen; S.T Hunt.How Effective Are People at Faking on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 [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2): 247-256.
[6]Dong Mahar; John Cologon; Julie Duck.Response Strategies When Faking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 in a Vocational Selection Setting [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5,(18): 605-609.
[7]Andrea F Snell; Eric J Sydell; Sarah B Lueke.Towards a Theory of Applicant Faking: Integrating Studies of Deception [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9,(9): 219-241.
[8]Graham M A.Cheating at Small Colleges: An Examination of Student and Faculty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94,(35): 255 -260.
[9]Murphy K R.Honesty in the Workplace [M].Pacific Grove,CA: Brooks Publish Company,1993.
[10]Tucker J.Employee Theft as Social Control [J].Deviant Behavior,1989,(10): 319-334.
[11]方俐洛,凌文栓,刘大维.职业心理与成功求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Millar M G,Millar K.Variables on Judgment about Effect of Deception and Detection Accuracy [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97,(19): 401-410.
Interviewing false testimony: Concept,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PEI Zi-zhao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Guizhou normal univeristy,Guiyang 550001,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nterviewing widely used in personnel selection, some deceptive conduct in deliberately distorted and false manifestations also came into being, the Organization has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Interview of false testimony concept based 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form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chanisms for intervention, on 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cross-culture comparative research.
Key words:interviewing false testimony; concept;formation mechanism ; influence factors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