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凤
摘要: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而旅游管理专业其学科特点表现出很强的应用性,因此,旅游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型人才。本文从优化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和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三个方面来重新对教学模式展开思考分析,为新形势下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能力导向;职业引导;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61-02
能力导向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符合旅游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具备能力才能够在旅游市场的就业中找到发展的平台和空间。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导向作为切入点,修订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其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合格人才。从行业与专业要求特点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社会能力,包括旅行社组织协调能力、应变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汉语、外语)、团队合作能力;操作能力,包括饭店各部门涉及的服务能力,如前台、餐厅、客房等实际操作能力。就目前旅游人才市场而言,走出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低能”的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人力资源市场,造成人才培养的高投入、能力不足的低产出现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低能”现象的症结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养支撑体系的定位有紧密的关系。就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来看,与能力导向下的培养目标对接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有偏差;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陈旧。第二,人才培养过程的制约。人才培养过程涉及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环节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两部分,它们是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专业理论与旅游实践相脱节、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受限等。从根本上来说,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及对旅游产业职业特点的认识不清有着必然的联系。明确培养人的目标,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更为直观地让学生认清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这项工作一定要从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入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用职业引导,改变刚入学学生群体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导致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问题产生,把学生引入到旅游专业领域内的未来职业设计和预期工作中,从而建立良性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最终成为能力型人才。
一、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引导模式的建立应该以课程设置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通过旅游市场对人才的满意程度来衡量,也是直观对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引导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否正确的验证。能力导向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这一体系既要注重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之上将知识的内涵进行更新,外延进行拓展,由此优化课程结构是必然趋势。具体做法是围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对课程加以调整,这种调整是在“稳定”加“创新”的矛盾中进行的。“稳定”就是所设置的必修课程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保留下来,这是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以此成为后续发展的潜力;“创新”是将实训课的课时和选修课比重加大,进行模块式教学,建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系列课程新体系。
当下国内高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以模式化的基础教育方式为主,在具体实施中,仍然有很多的规定和要求,“导致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1]。一方面要符合各自所在学校总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和原则;一方面是来自旅游专业自身的学分比例要求。这些条条框框是维护正常教学的必要保证,但同时也对专业的与时俱进、及时调整等方案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和约束。再有就是来自学科创建时所保留的一些传统学科的痕迹,比如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这些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初期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作用。随着旅游专业的发展,其学科性质要求知识体系在融入上述传统学科知识的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应用性,这是旅游业的职场所决定的。所以借助职业指导,不断对此课程知识体系进行调整优化,才能使旅游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在职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二、优化专业理论教学环节
能力导向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完成。专业理论教学是能力意识培养的过程,通过课程讲授所依据的教材编写、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应用,促发学生能力意识的形成,有了能力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对下一步专业实习环节产生主动和积极的心态。专业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环节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职业引导教学模式要将理论教学作为重中之重,这是人才培养内在素质的关键,关系到人才走入社会的适应性和后续发展问题。
理论教学环节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科定位为依据,学科定位对课程设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门学科的课程应当由对于形成该学科之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来决定”[2]。旅游专业的学科定位从最早的经济类学科划分为管理类学科,始终没有自己的学科定位,导致国内各个旅游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仅或多或少保留有这两个一级学科的痕迹,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其课程内容表现或侧重经济、或侧重管理、或侧重地理、或侧重餐饮、或侧重文化……在此基础上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分配就不好把握尺度。这种现象,是目前国内各院校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基础英语课时比重相对过大,偏向经济类、管理类与工具性、技术操作性的课程偏少,‘文化含量较高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偏少,使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知识面过于狭窄,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缺乏‘文化上的厚重感,对社会的适应性较差,毕业后没有后劲,实际工作的潜力与后劲不足,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旅游产业是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综合体,其职业特点要求人才必须具备经济与文化双重知识结构及其综合能力。这是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问题,旅游教育的长远发展,其根本在于必须克服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所导致的过度在意人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人的其他品质培养的缺憾,即所培养出的旅游专业学生要对旅游的本质、内涵、本质有明确的认识,以及由此引申的对旅游价值、伦理、矛盾、本体等问题的深层次领悟和升华。这是能力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正确选择,是旅游业能力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以能力操作为平台的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化,其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环节,是专业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运行,搭建能力操作和形成的平台,完善实习效果考评这一检验能力强弱的标尺,解决以往实习过程与实习效果结合不紧密、实习考评标准不明晰的问题。
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从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出发,就校企建立实习基地机制、构建实习评价体系、制定实习教学规范、建立实验室运行方案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提出校企联合的实习基地建立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规范,对旅游专业实验室运行及绩效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旅游业之所以需要应用型人才,取决于其职业特点。这一服务性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需要,要求教育单位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目前就全国各高校的情况看,多数学校已经将实践教学放到重要的位置。但就实际情况看,各校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实践课内容的设置也多停留在低层面上,以简单的模拟餐饮服务、模拟导游等初级层次的实践活动为主,不能否认这是实践课的重要内容,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即使针对餐饮、导游的实习实践课程,也是课堂上的模拟,很难让学生真正找到角色的定位。旅游企业实习实践的情况也不乐观,由于受教学计划的限制,学生参加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3个月),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员培训的时间需要,刚刚熟悉工作流程的学生,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就得离开,这对旅游企业来说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作为经营者,谁也不愿意做这种赔本的生意,所以,旅游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短期的实习实践很难让学生对旅游职业有质变的认识。对于旅游策划、规划、开发等高水平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无法涉及。这些因素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出校门的那一刻,起点还是低水准的,在现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一席之地。因此,以职业导向为目标,优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旅游产业所需要的能力型人才。
总之,通过职业引导,对能力型人才培养平台重新定位,制定出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具指向性和针对性,更加切合旅游人才市场和旅游产业对能力高要求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8.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30.
[3]田里,马勇,杜江.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
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