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成为孔子音乐思想核心的时代
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孔子精通音乐,会唱歌和击磬鼓瑟,对音乐有很高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实在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所以他在音乐思想上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尽管孔子的音乐言论都是“述而不作”,但对其后儒家音乐思想体系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促成了能够相当完整地记录儒家音乐思想体系的论述《乐记》和《乐论》的产生。但这一切,都不是孔子所要追求的。孔子并无意成为音乐家,尽管这对他来说也许很容易。孔子也无意让他对音乐的“片言只语”,在他身后走过了二千多年的岁月仍然还闪耀着熠熠的光芒。孔子不是为音乐而音乐的,归根结底,他只是为政治而为音乐的,他的音乐思想包括他其它的言行都是为了他心中的最高理想境界——“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即在于使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
一开始,孔子就认识到音乐强大的教化作用,所以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虽为殷人的后代,但对西周的文化推崇备至。他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代表着西周登峰造极而又规范着森严等级的雅乐文化体系自然也是孔子所要尊崇和维护的。然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在社会形态上,它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新兴的地主阶级力图登上政治舞台,从而把春秋各国原有的格局打破,陷其于充满战乱和血污的动荡岁月里。此时,不要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连“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指望不上了。“礼崩乐坏”的时局竟然让季扎都敢“八佾舞于庭”,这不仅让孔子“士可忍,孰不可忍”,也促使他积极思考着“救时之弊”的新举措。
于是,孔子“仁”的音乐思想应运而生。它首先体现在孔子“礼”与“乐”的关系中。正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者何意?“泛爱众而亲仁”也。孔子看到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单用“礼”的强行规定的手段已无法使人遵循周礼,便期望通过披着“泛爱众”情感外衣的“仁”(亲仁之爱)的精神的发扬来调整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社会秩序,进而实现他所追求和尊奉的理想社会制度。①]而“乐”的实施正是要依靠“仁”的爱人之道德情感,通过“乐”的各种活动来发扬这种博爱精神。这样把“仁”作为道德情操的基本内容,把“乐”则作为感化人心,达到这一境地的实践方式,来试图弥补“礼”对于人们日渐失去的约束和规范力,就成了孔子竭力挽救行将覆灭的奴隶制的最后的救命稻草。“仁”也就成了他复古,维护奴隶制的最后一面旗帜。
“仁”在孔子音乐美的评价标准——“尽善尽美”中的体现
孔子之所以说《韶》“尽善尽美”,而《武》“尽美,未尽善”,是因为代表舜的乐舞《韶》乐的内容更符合其理想社会结构:“虞宾在位,群后得让”,而《武》乐是以武王伐纣灭商,据武力得天下:“夹振之而驷伐,盛振威于中国”为表演内容,这显然与孔子意识中王者以其贤德,经禅而让得天下的社会政治理想有差距,所以《武》尽美、未尽善。联系到孔子施“仁”于“礼”、“乐”的思想,参照春秋各国狼烟四起,时局震荡的现状,《韶》乐、《武》乐从音乐的内容和思想来看,显然《韶》乐更能符合孔子“仁”的规范,体现“仁”的内涵。
“仁”在孔子音乐审美态度
——“和”中的体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最具典型的音乐审美观。这其实同他在哲学思想上主张“和而不同”,在人伦关系中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就是孔子“和”的音乐审美态度。孔子的“和”实质上具有“中和”的性质。孔子讲“中和”强调事物的对立面保持平衡状态,只有这样,不偏不倚,保持“中道”才是理想的处事准则。这里也无不体现着孔子“仁”的思想。试想,事物的对立面双方如果不具备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又怎能相安无事,保持平衡的谓之“和”的状态?否则,对立面的双方要是都没了亲仁之爱,最终结果肯定是要撕破脸皮,争个你死我活,闹个两派惧伤。这显然都不是孔子想要的。所以孔子认为美好而丰富的音乐及情感表现就是中正平和,就如《关雎》所体现的那样。孔子说《关雎》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据此,我们不难从中领会到“仁”的内涵。当时社会上追求声色感官享受,在音乐情感表达上放纵而不加以节制的风气,这不但已经起不到通过施乐来达到“仁”的作用、“礼”的规范,长此以往甚至都要亡国。这更入不了孔子“仁”的音乐思想的“法眼”。难怪孔子对“郑卫之音”是深恶痛绝,要说“郑声淫”、“放郑声”了。
“仁”的命运及“仁”带给
当代的启示意义
孔子试图通过“仁”,提倡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一种亲仁之爱的情感基础,再经由“乐”的实施,达到“礼”的规范,从而实现他心中的最高理想境界。为此,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到处游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却无法理解奴隶社会的制度已经是一去不复返的时代潮流。这种理解的局限性同样也体现在他对待西周音乐文化的观念上。孔子把《箫韶》和《大武》两部乐舞作品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但是,在“礼崩乐坏”这种社会转型和新乐流行的时代潮流中,孔子却依然不允许雅乐有一丝一毫的变异,这必然注定他音乐思想的悲剧命运。尽管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孔子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他“仁”的音乐思想对其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带来了社会风气在一定场合、一定程度“走型”的变化。虽然还不能说到了“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地步,但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到了这一变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差不多要成为“乌托邦”了。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社会道德滑坡……,难道孔子闪耀了两千多年光辉的“仁”的思想从此就要这样黯淡下去?如果我们人类、我们这个社会没有了“仁”——亲仁之爱,我们还会有信任?没有了信任,我们还能团结?没有了团结,我们还能有力量?没有了力量,我们还能强大起来?我们还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幸运的是,这些阴暗面还不足以成为我们国家的主流,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呼吁终于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明确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至此全国上下都掀起创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运动潮流……创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举措可谓当今社会对孔子“仁”的思想的最新、最好的诠释。如果把体现着“仁”的思想的和谐社会观念推广到整个世界——创建和谐世界,那这个地球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光景呢?……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九泉之下的孔子一定会欣慰地瞑目!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胡小东,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