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回响》选读

2012-04-29 00:44:03耿林莽
散文诗 2012年8期
关键词:百字弹片墓碑

耿林莽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散文诗欣逢复苏机遇。当时涌现

了一批新锐的年轻写手,韩嘉川、李松璋、谢明洲等。是其中最

活跃的几位,且都坚持多年,而今已成为当代散文诗的实力派

骨干。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吸取了包括现代主义在内的现代意

识和现代技巧,为这一文体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机。近期。

嘉川推出了他的第三本集子:《蓝色回响》。我欣喜地发现,他

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在适度运用现代技巧方面,有了更

成熟的调度,而在拓宽题材,注入时代思考,强化现代意识上,

则更见深邃和精确。我想选出几章略加评论和介绍。

先看他的《墓碑》。“战争结束后,所剩下的惟有墓碑了。”

一句口语化的话劈面而来,便简练地切入了主题。这使我想起

了“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古代诗歌对战争的一个“总结”,读来

使人心颤。接下来的一句“女人和鲜花站在一起”,恰与“墓碑”

对应,是和平对战争的一个“反击”。而“斜阳搭在右臂上,如同

一条围巾”,如此轻松而随意。都是最美的语言。生活化、质朴

中的美。诗学不必靠繁琐与堆砌或过分雕琢取胜。嘉川写出这

样朴素美的诗句。是他的一大胜利。

紧接着的一段尤其出色:“飞机。弹片。”不过两个孤立的

词,便浓缩了战争。墓旁的老妪是对战争的控诉,守着布娃娃

的女孩儿是对和平的期盼。凡此种种,高度凝练、跳跃和跨越,

均是散文诗文体特有优越性的发挥。善于发挥这种特长,胜过

那散文化的啰嗦铺陈多矣。

“战场上那些梦想随着硝烟散尽”。包括了多少人的人生

梦想幻灭的悲哀,而“弹片击伤的天空”被乌鸦的翅羽涂成了

“夜色”,那弹片化作“星星”,成为“供后人窥视战争的风毛膦

角”。这一句在构思上可谓匠心独具,十分深刻,也很形象。

“教堂的钟声依然在回荡”。然而,鸽子们依然有“子弹向

它飞来”的隐忧,诗人深知战争的阴云依然在人类的头顶上盘

旋,“立此存照”,此时的思想深度,因之而更具穿透力了。

如果说《墓碑》是对人为的战争悲剧的揭示。《窥望楼兰》

则是对自然灾害的遗迹的慨叹。位于新疆的楼兰古迹在古代

有过繁华一时的胜景。而今则是一片沙疆和大自然被摧残的

废墟。这章散文诗的简洁和精炼达到了极致。你看,“那声含在

口里的呐喊,久久地在绿阴的围困中沉淀”,曾几何时,就沦为

“生命的枯骨”,而这一切如何演变的呢,什么也不说,惟“谜

语”二字展示了“从繁华到衰亡的距离”。这种手法,充分显示

了散文诗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多少历史的变迁,人世无常的慨

叹,含隐在这短短的“百字文”中了。

《谎言》更短,不足百字,却浓缩了一个故事的“影子”,比

微型小说还微型。“椅子在等待谁?”不知道。“旋转的都市”和

“旋转的玻璃门”暗示了它的“时代背景”。“竹影在台阶上诱

惑”点出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姑娘,等人而落空,其内心

的迷茫则以“秋千”的“悠悠荡荡”来表述。“风的桨在轻轻划

动”,是一句尤为出色的铺叙,仿佛“局外”无事人似的“观光景

者”冷眼旁观,益增了这诗的那个关键词的分量:“委屈”。

《樱花记忆》是一章构思独特的作品,写樱花,不以观赏者

的视角描述。那是一个太多人沿袭的路子。嘉川从樱花的视角

描述,让樱花以“主体”的身份来回忆不同时空的镜像,这就有

了蒙太奇镜头推移的效果,所有的感受全是樱花的感受,十分

新颖。清明时节的清风苦雨,四月花期正盛的时光,以至于花

瓣凋谢中的一缕愁绪,随着角度的推移,樱花的美姿以及生命

的不同时段,便有了多面性的展示,不再是单调画面的重复

了。而在所有这些展示中,樱花都得到了人性化心理的呈现,

语言也很美。可见,在散文诗中,“出新”是何等的可贵。

猜你喜欢
百字弹片墓碑
弹片,是母亲唯一的饰物
都市(2022年12期)2022-03-04 09:12:38
GDX1 包装机四轮弹片清洁装置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1:02
跟踪导练(二)5
西非马里维和任务区弹片伤分析及救治体会
百字短讯
百字短讯
清明
诗选刊(2016年4期)2016-10-21 22:36:10
杨尚昆体内的弹片
遵义(2016年18期)2016-07-18 11:50:24
清明
西部(2015年4期)2015-08-15 00: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