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回答上司的问题吗

2012-04-29 00:44江澜
保健与生活 2012年8期
关键词:提问者意图态度

江澜

问答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也是职场中感情沟通的基础。回答问题当然需要技巧,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巧,你就能成为一个高明的应答者。

确定提问的内容

有些人总是迅速作答,似乎反应敏捷,但很多时候答非所问,因为他根本没有弄清提问者的真正意图。确定提问的内容是回答的关键。有时候,反问也是一种回答,表明你认真倾听的态度。“你的意思是不是……”“你希望了解的是不是……”这样回答不但让你有时间整理思路,还能让对方感觉你是个严谨而沉着的人。

回答要简洁明确

回答问题,尤其是老板的问题,要简洁明确。尽量不要使用“好像”“大概”这样的词汇。老板问:“为什么样品没有准时出来?”Candy答:“好像……应当是……前天已经和厂家沟通过了,因为产品从来没有在这么短的工期里赶制出来过,所以……”这种含糊其辞的回答很可能会激怒老板。

回答简洁明确,有两个技巧:一是多用短句,二是先说结论再说推测。“前天和厂家讨论过。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样品的工期;二是我们事先估计的赶制条件并不充足……”如果这样回答,是不是就好多了?

具体回答“三点法”

当我们被问到一个问题时,如果能给出具体答案,会让对方感觉你的态度更加积极。

不妨试试具体回答“三点法”,即把主要想法归纳为三方面作答。比如,主管请你谈谈对老板的评价,你可以从“工作能力”“领导风格”“人品特点”这三方面来回答。“三点法”的好处就是内容不多不少,既能让你迅速组织起重要内容,同时也能让对方容易领会。“三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发散性且尚无定论的笼统问题,比如“工作状况”“团队印象”等,你会发现它能让回答变得具体很多。

找到问题隐藏的本意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由于不擅表达或有某种顾虑,提问者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隐藏在问题背后。这时就需要应答者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敏锐地领会提问者的本意。做到这一点并非完全不可能,你需要仔细地观察提问者。研究表明,言语传递的信息只占全部信息的7%,而态度、表情、动作等视觉信息,却占到55%以上。所以,要充分利用交谈中的非言语信息,因为它总能“更诚实”地让你了解对方的意图。

用积极的态度回答

有时候,对方的提问显然是随口一问,并不关心你的回答。比如同事A打完茶水经过你的座位时,随便问了一句:“看什么书呢?”

这样的问题有回答的价值吗?当然有。如果你们的交流总是停留在客套的问候上,那么积极的回答能成功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上周的打榜畅销书,你想看吗?”通常来说,积极的应答会使交流进行下去。

如何应对特殊问题

被问到不想回答的问题

“听说你前一段时间住院了,是什么病呀?”对方是出于关心,而你却觉得这是自己的隐私。这时,最好的回答是打擦边球,你可以笑着说:“我这辆跑车很久没有年检了,该保养了。”类似的问题还有:“你现在每月挣多少钱?”你可以说:“没多少,不过这里团队气氛不错。”对于这些尴尬问题,不妨事先准备几套应对方案,以免到时不知所措。

被问到有攻击性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要先努力排除情绪的干扰,弄清楚对方的意图,然后再客观地回答。例如,珊妮接到电话投诉:“护肤新产品为什么毫无效果?”珊妮答:“你确定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吗?请问你是什么时间,在哪里买的?”来电者在回忆,珊妮没有追问,而是介绍:“我们的新产品本月才投放市场,而且经过标准临床试验,有效率达到95%,在同类产品中已经是最高的了……当然,如果情况属实,我们继续讨论……”

被问到最擅长的问题

这不正是求之不得的吗?不客气地说,正是这样的想法才最容易导致沟通失败。最擅长回答的问题通常有两种:被问过多遍的问题和属于你本专业的问题。回答前一种问题最需要注意的是态度,虽然答案你已经倒背如流,但仍要耐心回答对方的询问。而第二种问题,你要考虑的是对方能听懂多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猜你喜欢
提问者意图态度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快问快答
创新者:“孤独的”提问者
天才与锻炼(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