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地方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充分认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估的必要性及其实际意义,以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评估为研究对象,确立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设计原则,构建与完善高校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探索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49-03
教学质量是本科人才培养所关注的问题,质量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质量只有通过评定分析才能判断其质量的真实价值。高校作为培养人的主体机构,树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激活全程培养过程,全面开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新局面,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并能与政府主导型或能与第三方组织评估相接应,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一、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分类评估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本科教学评估“天下一统”的良好愿望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基本事实[1]。最近,教育部党组强调提出“要以高校分类体系为目标,开展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试点,引导高等学校办学合理定位,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评估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使高校呈现各种类别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克服同质化倾向”[2]。这说明分类评估已是势在必行。探索性研究与构建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建议确立高校内部认证评估、等级评估、审核评估三类评估模式,这是当前地方高校内部评估研究的热点问题。分类评估的实质是要求对高校内部办学实力进行综合判断,而办学实力是选择分类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式的依据,只有理解这一点,分类评估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教育部关于新一轮合格评估即将在新建本科高校启动与实施,这必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高校内部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料文献,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评估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分类
地方高校分类与分类评估,有利于办学合理定位。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该省有地方本科高校58所,按其学科性质分为综合、民族高校;理工、农林高校;师范高校;医药高校;语文、财经、政法高校;体育、艺术等六种类型高校[3]。基于分类评估模式的要求,以办学实力与学位授予情况作为分类基准,宜将地方本科高校分为三类:第一类本科高校是取得独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这类高校办学历史悠久,界定为研究教学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共9所;第二类本科高校是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2000年以来经历第一轮评估合格的所有高校,共有12所,界定为教学型本科高校;第三类本科高校是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新建本科高校(指独立学院、新升格的高校),界定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这类高校37所。这样分类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值得参考。
三、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界定指标内涵的研究范围,选择性研究指标内涵,分析、归类、整理形成各项指标的规则,在原则与方法配合下,指标内涵能形成较好的契合性,并能反应指标体系特色。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文献报道很多,涉及其内容也是多个方面的,在此不予多样阐述,以下只介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三个主体核心原则。
(一)突出分类指导、分层设计的原则
分类指导是“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色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在强化优势、软化弱势的前提下,依类制定教学质量目标”[4]。目的是对地方高校进行评估统一分类,按类评估,以适合不同类型高校办学能力的实际,突出高校办学能力的差异性,办出各自特色。在制定评估指标及其相应的等级标准时,要考虑办学资源条件与实际能力、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差异性、课程的特异性,尤其是体育、艺术类高校或综合高校的体育、艺术类院校系特点,对内涵要作特别说明,也可设体育、艺术类单列评估体系。近期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标志着新建本科高校实施分类评估的开始启动,通过合格评估实践,将会验证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缺陷性,比对与分等评估、审核评估的“距离”有多远,对比首轮评估指标体系所具有的优势性,这是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新起点。
(二)共性指标与特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共性指标与特性指标相结合的设计,是基于本科教学基本指标内涵和特色项目建设的需要,适应评估指标内涵宽基础、重实用,后分类、显特色的需求。共性指标突出基础办学资源条件,要求指标内涵带有普适性,而特性指标设计不仅适合于经历首轮评估合格的高校,更要求适用重“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在权重值分配的问题上,宜采用分配的变换策略,对应用型高校评估指标体系宜采用细化共性指标、粗化特性指标的办法,适度增大共性指标权重值,以便于能全面、准确观测指标的达标程度,主适于认证评估模式。对于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高校评估指标,宜采用粗化共性指标的办法、增加特性指标权重值,以便于评出专项建设与改革工程质量,显示高校办学实力与特色,适应于审核评估模式。分等评估指标体系介于两者之间,主要适用于教学型高校的分等评估模式。这一原则有利于探索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突出以人为本、办学资源利用效益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万事之始,资源效益是万物之灵。突出以人为本与办学资源有效利用,指标选择要体现出人本内涵及其资源效益,反应更多的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和治教、治研的能力,治管的绩效水平。学生是教育教学影响的接受者,指标要求体现更多的学生状态指标,体现学习质量与效果的目标。
以人为本,资源效益为优的目的是要求指标内涵体现投入优质资源与有效利用资源,追求效率、效益的产出,在成果产出上重转化、重应用指标的内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要体现保障能力的内涵,体现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量化考评要素及其成效。
四、建立校内评估专家智能库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在高校内部评估中,重要的问题要建立校内评估专家智能库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两库”分别是评估主体、受评客体的智能库、信息库,在评估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把它作为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创新研究的内容之一。一是要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高校内部评估专家智能库。 制定《高校内部评估专家智能库管理制度与办法》,建立制度规范。二是建立以评估结果为信息窗口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作为评估结果的信息窗口,应遵守教学规律和逻辑关系。首先是制定《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信息资源库管理制度》,同时制定配套《教学状态数据信息公布制度》、《教学状态数据信息更新记载》、《教学状态数据信反馈记载》等相关性执行文件。制度要求科学合理、规范,配套性执行文件。数据库管理人员要及时收集入库信息、定时整理分析信息、按需要选择公布信息,回收反馈信息。
五、地方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文件精神,新一轮评估继续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保管、评建结合、重在发展”。突出分类指导、分层评估。以分等评估模式为例,构建地方高校内部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构架,供认证(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参考,认证评估、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参考分等评估指标内涵,适量增减指标内涵、变换权重值。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框架设定共性指标以办学指导思想引导、办学资源为核心、质量管理为保障的共性指标内涵,特性指标以 “本科教学工程”为核心主体,突出专项建设与改革创新、示范引领的特性要素,共设七项一级指标和一项特色项目。
(一)办学指导思想
1.办学理念:(1)本科人才培养主体地位;(2)院系第一责任人制度及治学绩效。2.办学思路:(1)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2)注重校际联合培养与校企合作教育(每个二级指标后是指标内涵及主要观测点,以下类同)。
(二)师资队伍
1.队伍数量与结构:(1)生师比;(2)结构状态及其分析。2.主讲教师资格:(1)符合岗位资格情况;(2)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3.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教学基本技能;(2)教学研究能力与成果;(3)教学与科研联动与协调;(4)科研诚信。
(三)学生状态
1.专业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思想、课程兴趣、学习态度、团队精神等。2.品德与道德:学生进行个性品质与社会规范养成情况分析。3.体育与健康:(1)大学健康教育情况;(2)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合格率。4.成才环境:(1)学习动机、学习目的;(2)校风、教风、学风,(3)校园文化建设与效果。5.升学与就业:就业与就业质量。6.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与对学习材料的控制力。7.学研与科研:以探究性学习引导、推动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所取得的立项与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立项、论文、作品、专利、学科竞赛等项目的当年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
(四)办学资源与利用
1.教学资源:(1) 各类教室满足教学需要情况;(2)
实验室设备与使用情况、更新能力;(3)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图书馆利用与管理:(1)书刊资源有效利用与管理;(2) 网络信息与电子书刊数据库资源运用情况。3.教材建设:(1)教材建设与选用制度;(2) 教材建设成果(计算国家级、省部级、省厅级折合数和累计折合数,同一项或一门课程以最后一次计)。4.教学经费资源:(1)多渠道筹措经费及其渠道管理;(2)学费收入用于四项教学经费的比例,近三年来四项经费增长情况。5.数字化教学资源:(1)网络课程与自主学习中心建设;(2) 网络教育共享平台建设。
(五)质量保障体系
1.组织机构框架与职能:建立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保障组织。2.质量监控:(1)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科学、完善;(2)有明确的质量目标与标准;(3)质量监控机制制度化、程序化运行有效。3.质量改进:质量保障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与效果。4.教学管理队伍:(1)素质与结构分析(强调教育管理专业与非教育学专业人员的比例);(2)教学管理研究成果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六)专业与课程建设
1.专业建设:(1)专业结构与布局;(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3)特色专业建设推进专业改革成效。2.课程建设:(1)精品课程建设推进课程群改革计划与实施;(2)双语课程建设实况。
(七)人才培养体系
1.本科培养模式:(1)学思结合;(2)知行统一;(3)因材施教。2.理论教学:(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与分析;(2)专业课程教学设计;(3)优质课堂与实录。3.实践教学:(1)全程实验教学体系;(2)综合性实验与设计实验比例关系;(3)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资源共享、示范引领;(4)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情况。
(八)育人特色
1.重点学科发展优势与国内领衔的同类学科比对;2.特色专业建设国内影响力;3.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亮点;4.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
评估指标分级与权重值,二级指标下内涵及观测点都要确定质量等级和标准,且等级、标准具体、详细、科学、可操作性,可量化。二级指标下分为四个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标为A、B、C、D;而实际只设用一般A、C两级)。指标体系宜采用粗细策略,共性指标宜细化,特性指标宜粗放,科学设计与计算指标权重分配值。
六、评估模式选择与评估结论报告
一种评估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哪一种模式与高校办学实力与类型水平的相符合或相接近情况,如果一种评估模式的应用,涵盖高校面太宽,会有与首轮“大一统”评估有类似性缺陷。涵盖面太窄,被评高校数量太少,结论也不便于比较,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我们建议湖北地方高校一般采用三分类评估模式供选,认为是较为合适的。即认证、分等与审核评估三模式,与之构建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高校院系评估也要根据自身办学实力或相应的情况选择评估模式。一般来说,认证评估适合三类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观察指标是否最低达标及其超标程度,体现基本办学条件与未来的发展规模;等级评估模式适于二类本科、教学型高校,主评优化资源,重项目特色与发展优势,体现办学综合实力,通过分类评估,鼓励高校竞争。审核评估模式适合于一类本科、教学研究(或研究教学型)型高校,评其优,体现自强、自律,体现学科特色与价值。
七、评估结论报告
合格评估(也称认证评估或达标评估)结论报告分别按“通过”、“暂缓通过”或“不通过”报告。分等评估结论仍以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等级报告。审核评估结论不分等级,专家通过对院校考察形成写实性的审核报告与翔实性反馈意见书。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突出分类指导 实现模
式创新——关于我国第二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整
体方案的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2]教育部党组.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EB/OL]http://www.sinoss.net/2011/06/12/33799.
html,[2011-06-15].
[3]湖北教育厅主页[EB/OL].http://www.hbe.gov.cn/
[2011-11-26].
[4]王能河,吴基良,汪继红.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构建研究——分类指导的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评
估,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