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伯承
最近沪剧舞台上的一台新戏《断线风筝》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六月下旬该戏在宛平剧院和逸夫舞台首轮演出卖座都相当不错。我去宛平剧院观看时,华灯初上的剧场周围,人头簇拥,熙熙攘攘,一路还常遭遇等、退票人群的“阻击”。场子里几乎座无虚席,演出反应红红火火,台下掌声笑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演员谢幕时,观众不断鼓掌喝彩,久久不肯离去。6月28日的该剧座谈会上,马博敏、马莉莉和汪华忠等戏曲名家也是赞赏有加,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
在当前戏曲总体环境不太景气的情况下,沪剧新戏《断线风筝》为什么能一炮打响,走红演出市场?推出这台新戏的文慧沪剧团,只是一个成立才两年半的民营小剧团。整台演出中,除了担任配角的杨音较有影响外,其他演员大多名不见经传。没有大牌名角的号召力,为什么却能得到观众的青睐和专家的好评?个中缘由,很值得思索。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这台演出展示了正在崛起的上海民营剧团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贴近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方向
沪剧《断线风筝》演出的成功,与文慧沪剧团充分发挥民营剧团“船小掉头快”的优势,在上演剧目的选择上,贴近市场,并坚持原创和整旧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是分不开的。
这个戏并非原创新作,早在1983年5月,太仓县沪剧团就曾根据印度作家古尔幸·南达的同名小说改编演出过。为了扩大影响,他们特地邀请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和小筱月珍加盟,分别扮演戏中女主角公公和婆婆两个重要角色。当时王盘声老师虽然年近花甲,但是宝刀不老,他的表演质朴细腻、诙谐幽默,唱腔刚柔相济、炉火纯青,受到观众喜爱。这个戏成为王盘声老师晚年演出的一个十分难得的代表剧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除了电台电视台偶尔播放部分录音录像外,很长时间以来没有再次演出。
一直密切关注本市演出市场动向的文慧沪剧团,今年来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这个绝响沪剧舞台近三十年的外国题材剧目上。沪剧艺术样式历来丰富多彩,题材古今中外无所不能。《魂断蓝桥》、《无辜的罪人》和《蝴蝶夫人》等沪剧演出曾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可是近年来的沪剧却常常自我禁锢封闭,路子越走越窄,难得再有“洋题材”的剧目演出。文慧沪剧团敏锐地感觉到,久渴盼雨,如果此时此刻推出一部具有异国风情的沪剧剧目,一定会受到欢迎。《断线风筝》表现的印度题材,不要说沪剧舞台上少见,其他戏曲剧种,甚至话剧歌剧也很少涉足。更可贵的是这个戏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演员有表演空间。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剧团作出了把《断线风筝》重新推向沪剧舞台的决定。
实践证明,这一决策确实搭准了演出市场的脉搏,很多观众就是冲着这个戏的印度题材和外国风情走进剧场大门的,看戏时也往往联想起《流浪者》、《大篷车》和《奴里》等记忆犹新的印度电影,因此上座异常火爆。其实文慧沪剧团在选择剧目时始终贴近市场,一直坚持原创和整旧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向,成立两年半来,先后排练了《幽兰夫人》、《花女泪》、《深秋的泪痕》、《黎明前的歌声》、《叛逆的女性》和《断线风筝》六台大戏,不仅为沪剧西装旗袍戏传统剧目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也为建党90周年奉献了上海民营剧团唯一的一台原创献礼剧目。由于对观众的需求了然于胸,这些剧目推出后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
力推新人民营剧团的大胆举措
从《断线风筝》演出看,文慧沪剧团对舞台新人的重视和培养,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今年年初,他们就推出了由青年演员黄晓莉和程文俊主演的沪剧西装旗袍戏《叛逆的女性》。《断线风筝》男女主角仍由这两人担任。连续两个戏都由在观众中还没有多大影响力的小字辈挑大梁,这要冒很大的风险,在上海民营剧团中是很少见的,文慧沪剧团却不乏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从目前的演出效果看,这一有远见的大胆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两台戏的演出实践,两位青年演员经受了锻炼,增加了表演经验,在观众中逐渐产生了影响。黄晓莉塑造《断线风筝》里的女主角恩珠萍,既刻画了这个人物质朴真挚、单纯热情的善良本性,又揭示了她遭受心灵创伤后的悔恨莫及、孤独失望的复杂感情。她的扮相端庄秀丽,表演稳重大方,唱腔舒展流畅,那场向公公谢格拉德坦露真相的戏演来真切自然,委婉动人。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能够有这样的表演成绩,可圈可点,殊为不易,专家和观众都充分肯定。
扮演男主角的程文俊是王盘声老师的关门弟子,今年才二十多岁,大学刚毕业不久。他的外公和父母亲都是沪剧演员,可谓家学渊源。他演男主角柯伟,潇洒豪放中透出阵阵不快和忧伤,很符合这个被新婚妻子抛弃的角色的特殊处境。他擅长王派唱腔,在戏里也有较好的发挥。尤其向恩珠萍倾诉心迹的那一大段演唱韵味浓郁,声情并茂,观众掌声四起,反应十分热烈。
保证质量社区中的放心剧团
对艺术质量一丝不苟,这是文慧沪剧团始终坚持的另一条原则。剧团成立时,曾花了一百多万元添置一流音响演出设备,硬件并不亚于国有剧团。这次排《断线风筝》,又投入了大量资金。剧中的印度服装全部重新设计,重新制作。舞台美术也推倒重来,强调印度特色,异国风情。走进剧场看这个戏,顿时眼前一亮,亮丽的布景,精美的服装,完整的乐队,逼真的音响,让人简直不相信这是一家民营剧团的演出,很多观众对此都赞不绝口。
他们把演出质量视同剧团的生命线,即使去社区和乡镇基层演出,也强调同样演员阵容,同样布景灯光,同样乐队音响。《断线风筝》在市中心演出后,又到松江地区演出,仍坚持原来的演出质量标准不变。一个曾到逸夫舞台看过演出的观众,再赶到松江看这个戏,发现确实没有什么不同,于是写信给文慧沪剧团,对他们能始终保持演出质量表达了敬佩之情。在成立两年半时间里,文慧沪剧团已到社区乡镇演出达240场。群众亲切地说他们是演出质量信得过的称心剧团、放心剧团。
文慧沪剧团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演出质量,和团长王慧莉的长期坚持是分不开的。她一再表示,民营剧团不应该是“草台班子”的代名词,我们剧团一定要在演出质量上树立良好的作风。作为沪上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受从事沪剧工作的父母影响,从小热爱沪剧艺术,创办民营文慧沪剧团,目的在于为沪剧事业尽一份心,出一点力。如今看到自己金色的梦正在一步步实现,心里洒满了阳光,她希望能够借助各方面关怀民营剧团的东风,文慧沪剧团能够更稳健地走好未来的路,为沪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