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

2012-04-29 00:44:03裴佩
四川党的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

裴佩

“百姓事,无小事。”住房,是普通居民永远关注的话题。一栋栋保障房,从开工建设的那一刻开始,就承载了千万个普通家庭的住房梦想。

房价居高不下,物价持续上涨,不少城市困难家庭只能望“房”兴叹。如何才能圆困难住户的安居之梦?答案是: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戶区!近年来,覆盖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在全省各城市大规模修建,一套套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给住房困难家庭带来了福音。

成都老知青:“外租”七年后变“公租”

“没想到我还能租到公家的房子。”2011年2月20日,李莉和女儿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来到了二环边静居寺43号6幢1单元15楼6号,搬进了这套51平方米的“公租房”。

“以前在三环租房7年,房租连年涨,从刚开始的每月400元到后来每月750元,现在搬到二环住,签了3年的长期合同,每个月虽然要多交50元,但住在公家的房子里要比外面稳定、安全多了。”

搬进公租房后,李莉说房子的内部设施、周围的环境比原来的好很多,在二环上班的女儿坐车也方便了。李大姐至今都还记得,2010年在成都市推出首批公共租赁房时,自己是第8个到锦江区房管局登记的人。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共租赁房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障方式,主要保障对象是中等偏下收入无房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公租房的单套建筑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以小户型为主,租金的标准由当地政府结合各地实际、按低于市场租金20%-40%的原则合理确定。

乐山下岗职工:告别旧砖瓦房搬进新楼房

2011年6月,62岁的李光全一家搬进了新楼房。李光全夫妇均为乐山市原华乐丝绸厂的下岗工人。此前,一家6口在面积仅77.54平方米的砖瓦房里居住了将近50年。由于房屋的修建年代久远,结构极不合理,配套设施也不齐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砖瓦房出现了多处裂缝,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老人回忆说:“以前房子又破又烂,没有厕所和洗澡间。遇到下雨天,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简直没法住。”

然而,就在2009年,乐山市委、市政府启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仅有3000元月收入的这家人生活发生了改变。他们主动找到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了解“棚改”政策后,签订了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模拟拆迁协议,选择蟠龙苑小区F区14幢7单元3楼1号房子作为他们的异地安置房。

《乐山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及一系列补充措施规定,拆迁户家庭有重度残疾成员或“4050”下岗失业人员,且上年度家庭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的,安置住房超过5平方米的部分,不支付差价款;超过5平方米、不足1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平方米900元优惠价支付。李光全一家享受了相应的“棚改”优惠政策,现住房面积达107.29平方米。

资阳打工仔:无房一族买房不愁

“我抽中了!我有房子住了!”资阳市雁江剧场时不时响起一阵阵欢呼声,牟德康在那一刻满面笑容。那是2010年8月的一天,300余户符合申购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家庭齐聚“鸿福花园”经济适用住房销售抽号现场会。在相关单位负责人、申购家庭代表、公证处人员全程、零距离、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督下,84户幸运家庭抽中了经济适用住房。

户口在资阳市雁江区大东街的牟德康就是其中之一。回想起当初抽号时的情景,他仍然激动不已:“政府修建经济适用房,以较低的价格,销售给我们‘无房户或者是人均住房低于12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关心和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建设‘幸福资阳的重要内容之一”,资阳市政府相关领导表示,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成老百姓心中的阳光房、放心房、安居房,为建设“幸福资阳”提供基础保障。

成都的老知青、乐山的下岗职工、资阳的打工仔,他们是城市普通住房困难家庭的“缩影”。这些家庭往往有着各自的不幸,在忍受经年累月的“居无定所”之苦后,一套保障房对他们而言,不仅意味着不再冬夏煎熬、四处搬家甚至流离失所,更意味着一个“家”给予他们的尊严、骄傲和幸福。

然而,这仅仅是聚焦在“城市困难户”的住房保障上,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涌入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否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

众所周知,“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公租房”已经被明确上升为国家政策,标志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正在逐步打破户籍界限的藩篱,成为一项不分城乡地域界限的全民性保障制度。然而,这项制度毕竟因为建立晚,效果还不明显。在成都,公共租赁住房虽然已率先将非成都行政区域户籍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畴,但在整个保障总量中仅占很少的比重。住房保障体系中“城乡身份”的户籍差异长时间内还将存在,公租房新政策的出台虽然向社会公平迈进了一步,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讲还只是一个开始。

因此,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随着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与各种配套制度、机制的逐步改革与完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与自购商品房的居民之间在“住有所居”的差距上逐步缩小外,外来务工人员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户籍居民同等的住房待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访谈:

省住建厅厅长杨洪波谈保障房建设:

阳光操作惠民利民

记者:保障房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安居工程,请您介绍一下我省目前保障房建设的情况。

杨洪波:保障房建设,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十分拥护,社会高度关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坚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大惠民行动加快推进。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起步早、力度大,从本世纪初就开始试点建设廉租住房,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到“十一五”末,全省已建设125.7万套,覆盖全省约11%的城镇居民。尤其是2009年中央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四川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土地供应,全力加快建设增加房源供应。到2012年6月底,仅三年半的时间里就建设约130万套,目前全省建设总量达190万套,可覆盖16.6%的城镇居民。全省还计划在2015年底前再建设约60万套,届时总量将超过250万套,可覆盖全省约20%的城镇居民。同时,全省还将通过货币补贴的方式再支持约20万户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记者:保障房的建设质量是否达标,我们都非常关注。保障房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是如何保障的?

杨洪波:住房建设是百年大计,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质量、严要求。我们已经建立了全过程质量监管制度,严把规划选址、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筑材料、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对质量安全问题实行“零容忍”态度,特别强化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法人代表和项目负责人的终身责任追究。创新监管制度及模式,细化明确各项监管指标,建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及时掌握项目施工情况。同时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抽调全省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全省每个项目进行排查和交叉检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总体可控,多年来从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记者: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那么在保障房后期的分配中是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的呢?

杨洪波:公平分配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坚持阳光操作,确保公平公正。全省已经建立程序规范、准入必公开的完整分配制度和严密完善的申请审核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准入标准,逐步放宽准入限制,将更多住房困难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建立完善了社区、街道、县(区)直至市逐级审核逐级公示的基本准入审批制度。全面公开分配信息,保证分配政策、分配对象、分配房源、分配程序、分配过程、分配结果、退出情况的全公开。全省保障性住房分配程序透明,结果公正,公平分配得到了有效保证,未因分配问题引发社会不良反映。

猜你喜欢
安居工程保障性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0
光彩安居工程 点亮幸福之光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20
走街串巷找住房
安居乐业逢幸事 喜迁新居过大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构建“安居工程”实现城乡扶贫一体化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8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反歧视评论(2021年0期)2021-03-08 09:13:02
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住房保障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