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志敏
【摘要】语言不仅仅是用于人类交际的声音符号系统,而且具有使存在出场和构建虚拟现实的本体论价值。
【关键词】语言;存在;本体论
对于语言的本质,不同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认识:例如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是先验的,人类习得语言的能力是因为在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特殊的语言习得官能(faculty of language),而这个官能是人类所特有的,所以乔氏称之为“语言习得工具”(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以下简称为LAD)。而与之针锋相对的外在论者包括社会—互动理论学派和认知语言学派则坚持认为构成语言习得大环境的社会和认知范畴先于儿童习得语言之前就存在,所以他们强调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社会和认知环境的重要作用。这两大学派的观点归纳起来,就是前者认为语言是内在的,而后者却坚持语言是外在的。语言究竟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我们观察到的种种语言现象本身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使人区别于动物的人类语言?
提到语言这个字眼,浮现在人们脑中的虽然很可能是用于日常口头交际的外化了的言语,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研究对象,语言绝不仅仅停留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口头和笔端,或者概括地说作为人们思维的外壳;语言早已超越了具体的可见的物质载体而成为了我们即便足不出户,一个人闭目冥思时也无法摆脱的一种形而上的存在。这种形而上的存在可以不出场,可以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但是作为一种存在却是我们须臾也无法摆脱的。没有了语言,我们根本无法进行思考。试想你每天临睡之前对自己一天的经历和言行的反思,你的脑中浮现出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语言的形式对事件本身和自己的言行反应所做出的评价。脱离了语言,你根本无法完成这最最简单的,不用他人介入的与自我的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绝不仅仅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只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和外壳,反过来,它一直是我们思维的惟一内容。可以说,语言缺失处,无人出场,无物显现。
语言不仅能使不在场的存在出场,而且它也能虚拟出在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的存在。正是语言的这种神奇功能,才使得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和童话故事有了广泛的创造可能。如中国人一向奉为民族象征的“龙”就是通过语言成功虚拟出的一个虚的存在,这个虚的存在虽于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相應的实体,但它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世界中却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语言虽然具有使不在场的存在出场和构建虚拟现实的功能,但是语言本身就是具有悖论性质的。抛开语言这个词本身就有的多义性,我们仅仅就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工具论性质而言,这个工具也绝不像其他工具那样受人操纵。如上文所述,语言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脱离了语言,人类甚至无法同自己对话。从这个角度说,语言这个工具根本不用人类的召唤就会伴随他的一生,除非他大脑中的语言官能完全受损或者他完全脱离了使内在语言外化为言语活动的人类环境。可见,正如乔姆斯基所言,位于人类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工具(LAD)是内在的,是天生的,而且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也是相等的,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因而理论上人类具有习得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语言的本质具有生物性,是一个内隐于人脑中的特殊的心智器官。而那些外显的具体的语言表征形式,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仅仅是语言的外壳而已。正如世界上找不到“物质”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一样,世界上也找不到“语言”而有的只是语言的具体表征形式。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抽象的不在场的思维,才能超越形而下的工具论意义上的“小言”而进入形而上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大言”。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小言”仅仅处于“器”的层次,而“大言”却属于“道”的范畴。在中国,语言的本体论地位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所体现。如第一章开章明义就提到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四十二章出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既是道路,方法,又是语言。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道”英文即为“Word”,而word一词往小处说是词语,往大处说就是语言的代名词。而在《圣经》中上帝也是借助语言才创造了世界—上帝的一句话“要有光”便使原本混沌不明的世界有了光。如此看来,在作为“大言”意义上的语言“道”与“存在”的渊源关系上,中西方不谋而合地融通了,都看到了语言在原初状态下作为能量的提供者甚至创世者的力量。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窥视出语言之为世界本体的重要地位。
总之,语言的本质绝不仅仅停留在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语言更是宇宙中的一个具有巨大创生力的本体。它使我们人类成为了万物的灵长,给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
参考文献:
[1]钱冠连. 2005. 语言: 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赵彦春. 2004. 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 重庆: 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