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羽鹤:飞越珠穆朗玛的大迁徙

2012-04-29 00:44彭泽琴
环球人文地理 2012年8期
关键词:鹤群金雕群落

彭泽琴

蓑羽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飞越珠穆朗玛峰的鸟类,每年它们都要从我国东北等地出发,翻越珠穆朗玛峰,到达印度的栖息地。

它们的迁徙被称为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除了翻越世界第一高峰,途中蓑羽鹤还会遭遇各种困难:缺食少水、强烈多变的气流以及凶猛的金雕……每次迁徙,它们都会损失约四分之一的同伴。

珠穆朗玛峰,空气稀薄,气候条件复杂,被人们称为“鸟儿都飞不过的高山”。但出人意料的是,每年都约有5万只蓑羽鹤成功地“翻越”这个“地球之巅”,到达印度的越冬地。

在世界上现存的15种鹤中,蓑羽鹤是身材最娇小的一种,它们体形纤细,因为动作温柔娴雅、稳重端庄,宛若不出闺门的大家闺秀,因此又被人们称作“闺秀鹤”。但是,别看蓑羽鹤体型娇小,它们的身体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能胜任漫漫旅途。

蓑羽鹤每年的迁徙除了要翻越世界最高峰,还会遭遇各种困难:缺食少水、复杂多变的天气以及各种凶猛天敌……因此,它们的迁徙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

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鹤

举止端庄的大家闺秀

每到温暖季节,在我国东北、新疆的一些沼泽、水边,人们会发现一种比丹顶鹤略小的灰鹤。它们很少成群出现,几乎都是单独行动——时而在水边觅食,时而“金鸡独立”着休息,时而用长长的喙优雅地梳理羽毛,动作娴静而端庄,当地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恰当的名字——闺秀鹤。

其实,这种“闺秀鹤”的学名叫做蓑羽鹤。它们身体全长仅约76厘米,双腿伫立时,高度也不到一米,是世界上现存的15种鹤类中体型最娇小的一种。

蓑羽鹤的体羽多为石板灰色,背部有蓝灰色的蓑羽,脸颊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的长羽,蓬松地垂下,就像美女的鬓发。它们前颈和胸部的羽毛是黑色的,犹如松针般披散,在史书《宋书?五形志》中有“颈毛如垂缨”的记载。

蓑羽鹤拥有一双修长笔直的腿以及长长的嘴、颈子——这都是鹤类成鸟的基本特征。雌雄蓑羽鹤的区别不大,但从眼睛可以轻易辨别:雄鹤的虹膜是红色的,而雌鹤是橘黄色。由于天灾、天敌、疾病以及艰苦的迁徙,蓑羽鹤的寿命只有其他鹤的一半左右,约为20多年。

在春、夏两季,蓑羽鹤主要活动在亚洲中部和我国的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冬季来临之前,蓑羽鹤与其他候鸟一样,开始了向南的迁徙。在我国,人们常常能观测到它们经过华北地区、青海抵达华南、华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缅甸等国;但绝大部分的蓑羽鹤种群会选择飞临喜马拉雅山,翻越珠穆朗玛峰,到达更温暖的印度越冬。据科学家的统计数据,现存的蓑羽鹤已经不足10万只,在中国的总数估计为4000~10000只,它们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也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性格孤僻,不喜群居

仅半岁就将面临残酷的迁徙

3月下旬,温暖和煦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我国北方,草原开始苏醒,辽阔的原野上,如茵绿草在蓬勃生长。此时,一阵阵清亮的“嘎嘎”声在寂静的草原上响起,那就是从遥远的印度越冬归来,等待繁衍的蓑羽鹤。

在我国,蓑羽鹤主要栖息在东北和新疆北部,但也有少数的“另类”选择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活动。蓑羽鹤性情胆小而机警,不仅栖息地远离人类,甚至也不爱跟其他鹤类生活在一起。它们通常由5~7只组成一个小群落,偶尔还有单只行动的,大规模的集群只出现在每年的两个时期:一是繁殖期,年轻蓑羽鹤在这时开始寻找伴侣,成对活动;二是迁徙时,整个蓑羽鹤家族大规模地集体活动。

越冬归来的蓑羽鹤,在经过半个月左右的休养生息之后,渐渐恢复了元气,恋爱和繁殖的季节也在这个时候到来。原来的蓑羽鹤小群落开始“分家”,各自去寻找自己的伴侣。蓑羽鹤是动物界中忠贞专情的典范,它们实行一夫一妻制,轻易不会更换伴侣。科学家曾经观测到,一对已经“结婚”5年的蓑羽鹤夫妻,平时在不同的群落生活,一到繁殖期,雌性蓑羽鹤就会去寻找自己的丈夫。

每年4月下旬,蓑羽鹤夫妻开始划定领地,交配繁殖。它们并不筑造巢穴,而是把卵直接产在没有植被覆盖的干燥土地上。蓑羽鹤一次一般产两枚卵,卵呈椭圆形,卵壳坚硬,呈淡紫色并布满深紫褐色不规则的斑点。与很多孵化类动物不同,蓑羽鹤的孵卵工作是由雌雄双方轮流负责的——夫妻俩大约每10小时轮换一次。在孵化期的最后几天,雌鹤的孵蛋时间会变得更长,那是因为小蓑羽鹤在出生前夕,需要母亲用嘴帮它们啄破蛋壳,它们才能爬出来。

小蓑羽鹤出生后不到半天就能站立,跟在母亲身后撒娇玩闹,而父亲在它们出生之后就远走高飞,回到自己的族群,所以小蓑羽鹤只能在母亲的单独照料下长大。它们要到两个多月后才能飞翔,在这段不能飞翔的日子里,母亲们收起了翱翔蓝天的翅膀,成天陪着孩子在草原、沼泽玩耍,偶尔也到农田里散步、寻找食物。蓑羽鹤食性很杂,一般以水生植物嫩芽、种子为食,但也常常捕食鱼、蝌蚪、蛙、虾、蜥蜴等动物。雏鸟虽然行走很早,但还是不会自己进食,需要母亲嘴对嘴地把食物喂给它们。

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很快会和其他蓑羽鹤重新组成一个小群落,在下一个严寒的冬天来临之前的6个月里,这个小群落会在北国大地丰美的水草中觅食、成长,以及训练刚出生的小蓑羽鹤学会飞翔,为即将来临的艰苦迁徙做好准备。

历经生死的迁徙

四分之一成员会命丧珠峰

充满恋爱甜蜜和家庭温馨的夏季很快过去了,10月,随着北方草原渐渐发黄干枯,休养了大半年的蓑羽鹤也开始准备迁徙了。

从10月初开始,蓑羽鹤群落逐渐开始壮大,平时不相往来的小群落一旦跨进对方的领地,就不再离开。这样,蓑羽鹤的群落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10天之后,蓑羽鹤的群落已经扩大到数千只。在萧瑟的秋风中,平时总是那么优雅恬静的“闺秀”们开始聒噪不安,它们在草原上一排排地站着,身体紧靠在一起,发出沉闷而烦躁的“嘎嘎”声,集体起舞,通过摩擦提高体温。在寒冷的冬天真正来临之前,蓑羽鹤必须回到温暖的南方去。

10月下旬的某个阴冷多雾的早晨,蓑羽鹤群落开始踏上南迁的旅程。仿佛是谁在暗中发令一样,在前后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整个草原上的蓑羽鹤集结完毕,腾空飞起,浩浩荡荡地往南迁徙——除了南迁它们没有其他的选择,否则就只能留在寒冷的草原上冻饿而死。

伴随着嘈杂的“嘎嘎”鸣叫,蓑羽鹤飞过无边无际的草原、沙漠、戈壁,经过数千公里的航程,它们终于来到了旅途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危险的一个阻碍——珠穆朗玛峰。这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它终年被暴风雪笼罩,气温极低,气流强烈,被称为是“鸟儿都飞不过去的高山”。不仅如此,在雪山附近还时刻盘旋着蓑羽鹤的天敌——金雕。尽管困难重重,每年11月初,不远万里而来的蓑羽鹤,依然会向这座高山发起挑战。

在经过一个月的连续飞行之后,蓑羽鹤们饥寒交迫,筋疲力尽,“冲顶”前它们不得不停下来稍作休息。在夹杂着雪花的寒风中,所有的蓑羽鹤都紧紧地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刚刚半岁的小蓑羽鹤更是躲在母亲的腹部下面瑟瑟发抖。地面寸草不生,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它们不可能在这里取得补给。在极短暂的休息和调整之后,它们开始陆续飞上天空,紧密地排成整齐的“人”字或者“一”字,高声鸣叫着,似乎这样能抵御雪域的寒冷。

如果在冲顶时不幸遇到风暴或寒流,蓑羽鹤们就不得不原路返回,在喜马拉雅山北麓多停留一天。运气不佳的时候,也有可能多停留好几天。等待风雪稍小的时候飞越过去。但是每多耽误一天,就多流失一分体力,减小一分成功飞越的希望。疲惫的蓑羽鹤群在领袖雌鹤的带领下,打起最后的精神,张开翅膀,靠上升的暖气流帮助自己飞得更高。蓑羽鹤的队形非常有讲究,飞在最前面的总是队伍中最强壮的那几只——因为这个位置遇到的气流和飞行阻力都是非常大的,而那些年逾20的老鹤和只有半岁的幼鹤则留在队伍的末端。

高处的风雪稍微平静一点,但空气却越发的稀薄,强烈的高原反应使蓑羽鹤的翅膀扇动得越来越无力,叫声也越来越低迷。然而,更危险的敌人——凶猛饥饿的金雕正虎视眈眈,对体力不济的蓑羽鹤垂涎三尺。

在即将飞上最高峰时,金雕开始了捕猎行动。眼神犀利的它们常常会盯上那些个头较小的幼鹤,总是试图将它们从鹤群中挤出去,变为自己利爪下的美餐。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惨烈战争:盘旋的金雕对蓑羽鹤来说完全如同一场噩梦,娇小的蓑羽鹤不仅身体单薄而且还疲惫不堪,更没有锋利的牙齿和脚爪,只能依靠鹤群的遮蔽与金雕生死相争。但敌人实在是太过强大,金雕每冲击一次,都有弱小的蓑羽鹤从队伍中跌落出去,再也不能重返鹤群。

经历了寒冷、暴风雪和金雕的猎杀,鹤群中四分之一的成员没能回到南方。据科学家估计,每年有大约由5万只蓑羽鹤飞越珠峰,按这个比例,至少有1万多只蓑羽鹤会丧命在珠峰脚下,它们有的被冻死,有的在飞翔中体力不支掉进雪山,还有的落入了金雕的利爪……本场迁徙的幸存者最终会抵达印度北部地区,那里冬天的平均温度在14度左右,是蓑羽鹤们喜爱的乐园。

后记:蓑羽鹤数量锐减,亟待保护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数据统计,全球蓑羽鹤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16万只,急剧下降到目前的10万余只。它们数量下降的原因除了天敌侵害,更多的则来自人类的伤害:人们认为蓑羽鹤油脂有舒筋活血的神效,大量蓑羽鹤因此被捕杀。另外,工业发展、水利建设、围湖造田也导致了蓑羽鹤数量的逐年减少。为保护这种美丽的飞禽,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黑龙江的扎龙和吉林的莫莫格国家自然保护区,蓑羽鹤的数量就一直保持稳定,中国政府的努力为世界作出了榜样。

猜你喜欢
鹤群金雕群落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苏-47:折翼的金雕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金雕
寻找红宝石
金雕秘史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