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年
现如今的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每每一到上作文课时,都感到非常的头痛。因为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开来,似乎把写作与阅读当成了互不相干的两件事,从而使写作能力的培养陷入了困境。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喜欢作文并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以为:把写作训练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在阅读教学中,练仿写
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写作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优美、经典的篇章、段落来练习仿写。仿写是学生习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形式,是从阅读到写作的一个桥梁,也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来仿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写作水平。仿写有两种,一种是仿篇,另一种是仿段。仿篇就是仿照全文来写,例如学习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之后,我会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总写——分述”的结构及分述时以中心句统领全段的方式,练习写作《我们的校园》。仿段,就是仿照文章中经典段落来写。可以模仿的有:段落的结构、句式的表达、过渡句的仿造等等。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仿照价值的片断,如《莫高窟》的第3自然段,以“莫高窟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为中心句,不仅写出了莫高窟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还写出了飞天的多姿多彩,总分总结构的段式也非常典型,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围绕“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为中心句模仿写作。
二、在阅读教学中,练续写
苏教版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处写得耐人寻味,给学生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教师可以紧扣课文中隐含的生动画面和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爱之链》一文的结尾写道:“当丈夫躺到身旁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亲爱的,乔依……。”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女店主还有什么话要对丈夫说的?后来他们的生活怎么样?请大家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又如《小稻秧脱险记》的结尾也可以安排续写练笔:“小稻秧遭遇杂草的危害,经喷雾器大夫的帮助脱险后,又遭遇了害虫的侵袭,小稻秧能再次脱险吗?请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三、在阅读教学中,练补写
有些文章的作者在自己的文章里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许多情节、画面有待去补充。学生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写道:“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这18年,肖邦是怎样生活的?课文中没有进行描述,这里就是一处空白点。所以,课堂上,我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写话的训练——想象这18年中肖邦都遭遇到哪些坎坷和不幸。学生的想法奇特、丰富,他们的回答使这位热爱祖国的音乐家的形象更为高大。再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谈迁为了收集逸闻,写好《国榷》,他一个50多岁的老人,肯定会遇到很多艰辛。我在执教这课时,有这样一个设计:从下面三个场景中,自由选择一个场景,写一段话。场景一:一个风沙弥漫的清晨,谈迁可能在做什么?场景二: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谈迁可能在做什么?场景三:有一天,谈迁生病了,他又在做些什么?这里的练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在阅读教学中,练改写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创造,重新组织、表达,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巧妙地将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如《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介绍了烟台海的特点,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烟台的海,写一篇导游词;又如学习《军神》这篇文章时,为了加深对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的理解,可以设计小练笔:如果你是沃克医生,多少年后,你能不能写一段回忆录,介绍当时手术中的情形呢?相信学生练完笔后,会感同身受地对“军神”——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
五、在阅读教学中,练扩写
有些文章,语言凝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中写得简略概括的地方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素材加以扩充,使其详细完整。如《嫦娥奔月》的第5自然段写道:“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在这儿可设计让学生将嫦娥与逢蒙周旋的过程扩写完整,以充分领会嫦娥的聪明机智及逢蒙的奸诈贪婪。
一些古诗隽永短小,令人回味无穷,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当做诗人,将古诗扩写成现代文。如《村居》中,那纸鸢是怎样的?孩子们是如何放的?当时情形如何?那“草长莺飞”、“拂堤杨柳醉春烟”到底是如何之美?在这二月天里,可能还会有哪些景致?等等,诗中都未从细处雕琢。教师可抓住这些“形象”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模仿“文包诗”练笔扩写《村居》。
六、在阅读教学中,练缩写
缩写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来一篇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短小的文章,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能力。如《郑和远航》可以与《练习3》的“读读背背”链接起来,让学生练习用12个成语来缩写这个历史故事,既练习了概括能力,又使成语的积累有了实践运用;再如《哪吒闹海》的课后安排了“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这个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故事梗概,可以先提供课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让学生练习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各自然段大意连起来便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复述起来便可得心应手了。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内容,也是两个密不可分的 “伙伴”。作为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让阅读伴习作共舞。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