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华 朱恩广 赵有龙
初学跳高者由于动作概念未建立,容易对横杆产生畏惧的心理——横杆碰上去是不是很痛?于是在横杆外面用海绵缠绕起来,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另外,在帮助学生完成练习时,可防止横杆折断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横杆的“抬”“扫”“碰”“变”四个动作来辅助跳高的训练,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具制作
1.材料:跳高横杆(竹质)1根,海绵垫(废弃的体操垫)1块,一卷胶带(图1)。
2.制作:先把横杆锯成2.5~3m长(去末梢),再把3cm厚的海绵切成15cm宽的海绵条,均匀的缠绕在跳高横杆上,并用胶带把它捆好(图2)。
二、器械准备
跳高架一头用羽毛球网架替代(能承受一定的负荷,并且很稳固),用一根短绳绑在羽毛球网架上,高度可上下调节,将横杆的一头穿过这绳扣,另一头握在教师的手上(图3) 。
三、在跳高训练中的四点做法
1.“抬”
学生在做过杆练习时由于空间感觉还未建立,容易出现低头看杆,形成屈髋坐杆的现象,用语言提醒,改进效果欠佳。在过杆的瞬间用横杆去“抬”一下,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同时也可很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过杆时的具体要求,这样使学生能很快领悟挺髋动作的要领。
2.“扫”
收腹举腿,是完成过杆动作的最后一环,如果举腿不及时就会碰落横杆。在练习时,教师可用横杆轻“扫”一下运动员的小腿,让他注意到收腿的动作以及时机,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碰”
用横杆碰一下,使学生能直接感受到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如倒体过早时,可以用横杆碰一下运动员的肩部;如起跳倒体斜交叉过杆时,可以将横杆抬起,让学生感受到横杆对背部的作用力是斜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调整动作。
4.“变”
这里提到的“变”就是随时调整横杆的位置。如在做完整练习时,起跳点近了或远了,教师可以把横杆调整到比较合适的位置,在过杆的瞬间降低或提升高度,使其做好完整动作。高低的调整还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