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2-04-29 22:41:30田永民
科教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院校

田永民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计算机信息处理核心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本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课程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Colleg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TIAN Yongmi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s a core skills course in training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the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mputer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current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arried out exploration on curriculum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的回访和调研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强,使各领域的工作岗位也愈来愈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当前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显的尤为重要。

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在初高中就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很多学生都没有上过计算机课,甚至没有见过计算机。进入大学以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基础好的同学能有所学,同时又能兼顾到基础相对不好的学生。

(2)教材内容与专业项目联系不够。目前很多教材虽然已采用以任务驱动,实训项目为载体。但这些实训项目与不同专业之间的衔接不够突出,理论知识过重,内容更新不及时,这就造成教材内容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内容以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授课,依然是全面的讲解课本内容,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让学生学习后感到无所适从。

(3)考核方法不够合理。为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水平评估的指标要求,部分学校把计算机认证考试与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在计算机认证考试中的通过率,在某些方面不得不忽略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而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计算机认证考试,也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即使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毕业后都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来辅助完成工作。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2.1 课程设计思路的改革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准职业工作者为目标,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为基本原则,按现代办公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通过仿真工作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工作任务,最终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与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多年来,通过不断进行企事业人才需求分析,根据人才需求特点筛选教材内容,以信息处理核心能力要求为主线精选教学内容,以真实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实训内容,突破了传统的知识型讲授,逐步引进行岗位型的能力培养。本课程以职业工作者在现代办公环境下的工作为背景,以某大学毕业生成功应聘到公司,在半年试用期内,和部门同事一起出色地完成文案编辑排版、数据分析处理、产品宣传推广等任务为原型,按工作过程和典型任务选择教学内容和安排实训项目。

2.3 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注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设计是以满足各行各业文职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为目标进行设计的,秉承“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先进理念,依据“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把前后续课程的知识融为一体。通过真实的企业项目工作来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多种教学模块的教学都以“一个大学毕业生从求职到做好本职工作的经历”作为中心,根据“她从事公司文职人员工作为主线”链接所有的模块,较好地贯彻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设计教学布局,每模块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高级两部分,同时根据每个专业具体需求不同,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对市场营销、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数据的高级筛选、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等。使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实现了因材施教。

2.5 完善考核方式,采用以证促学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教学模块,本课程采取了开放的过程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本课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现了由理论考试到操作技能考试的转变;并且引进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全国信息化应用能力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考核的方式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70%)组成,改革为平时成绩(占20%)、技能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并且每位同学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通过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2.6 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促进师生互动

本课程利用学校提供的精品课程网络管理平台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课程网络资源、课程特色、作品欣赏、授课录像、实践教学和电子教材等。网络教学资源比较全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课程的总体情况,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或视听作业,通过链接访问各大专业网站,与教师在网上实时互动交流。为了方便师生交流和沟通,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课程交流QQ群,在群内师生可以就课程问题畅所欲言,同时教师可以利用QQ群共享功能将每次课的实训项目共享给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促进了师生互动。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强,使各领域的工作岗位也愈来愈依赖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基本科学素质,并能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列,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振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胡丽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院校
农业院校科技孵化园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浅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3:40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0:4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