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畅
摘要: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环节,探索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一定要从中学生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紧跟时代变换的步伐。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55-02
为适应当今社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由于中学生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认知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比较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让中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只有在中学生人生道德观形成的雏形时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寻有效路径,才能摆脱困境,使中学生成长、成才。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中学生对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存在抵触心理
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内容的设置相对单一化,单一化主要体现在没有分层分类地设置内容,这使得正处于人生叛逆期的中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中学生这个群体包含着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如果只笼统地对全体中学生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然会使内容的适应性下降,从而影响教育效果。现有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中没有专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内容,没有专门针对学习优秀学生的内容,没有专门针对“问题学生”的内容,没有专门针对性格内向或外向的学生的内容,这必然影响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重智轻德”偏差
由于重智轻德,一些父母关注的重心是孩子智力的发展,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却被视为无足轻重而被淡化。这就会使不少学生认为,现在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做老实人“吃亏”,讲道德的人“无用”。
(三)教育环境不佳,垃圾网络信息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来说,当前中学生教育环境有待改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缺乏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不能形成合力来影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相反,部分中学生经常上网,网络环境上会包含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相抵触、不一致的信息内容,对正处在成长期缺乏正确判断能力的中学生影响很大。一些长期玩网络游戏的学生,在进入和沉浸到虚拟的网络游戏空间过程中,由于不能实现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中的角色转换,从而造成一种行为错位乃至心理失衡。
二、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学生自身原因
中学生在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同时,也具备教育主体的性质。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有效地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者外因的作用下,才能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然而,中学时期的学生处于心智的转变期,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不健全,产生错误想法和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叛逆情绪较重的中学生,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很容易产生很强的抵触情绪,不愿接受正确的引导,对于未知的世界想要去尝试,这样不便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教育者原因
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者的施教重点,从而导致了中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二是多教书本知识,少进行社会实践。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范围就局限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直至走向社会才发觉世界原来是如此的多彩,却又是那样的无奈。三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采用最多的方法还是劝说、引导等,方式不够生活化,因而学生的接受程度往往较低。
(三)教育环境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的碰撞,外来的东西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更对中学生的认知和判断提出了挑战。另外,由于生活的压力,很多家庭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没有真正地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中学生自身道德观念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并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概念、道德感性经验之上,对社会道德规范理解并形成一定的道德概念,再进行道德判断的一个思维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道德观念的养成就建立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教育中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从理性上以及感性上对道德的理解,养成德才兼备的品行。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使中学生的道德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了教育的导向性原则。中学生阅读中华文化传统经典著作对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也极具积极意义。许多名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知识,从中可以明善恶、辨美丑,中学生在自主读经典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通过读经典使自己基本道德素质的形成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从而增强了榜样的影响,也使中学生道德的感性行为在书中找到共鸣,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无论对学生个体或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言,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转变教育形式,教育者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填鸭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说教为渗透,变包办为自主,变被动为主动,去体现时代特色,使作为受教育者的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增强各方面的应变能力,积极朝素质教育方面引导。
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形式,采取真实化,生活化,生动化的教育形式。例如当前中学政治课的教育形式就需要转变,曾经照本宣科的教育形式,中学生很难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真正价值,真实含义,学生只能死背书本而难以运用。然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若能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转变陈旧的教育形式,往往采取改变教育的活动形式,采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接受教育主动性。
(三)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监管教育,改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全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主动占领网络领地,构建健康的教育环境,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一是要求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游戏的监督管理制度、办法及技术对策。政府要完善对网络游戏的审查监管,清理包含不良内容的网络内容,不断完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降低网络游戏诱导成瘾的特点,对于故意引诱玩家连续不断的投人时间和金钱者应予以坚决的抵制。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才有可能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带来的种种问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学校应构筑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思想动态网络预警与援助体系。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化档案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普查,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体指导,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分类指导和警示,将所有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帮助学生端正态度,学好知识。
综上所述,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当代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与高尚道德品质的历史使命。在社会转型的现阶段,虽然我国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关心学生、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根据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按照有效路径的指引,从方法和理念上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且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苹.浅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中学生道德认知的作用[N].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管彦兵.运用网络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学大众,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