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实施策略

2012-04-29 00:44杨德军朱传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民族能力

杨德军 朱传世

编者按: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2011年年末,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新的课程标准,2012年秋季正式执行。为帮助老师们深入理解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效指导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刊特约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各区县教研员、一线特级教师分上下两期共同解读新课标。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在继承与革新中完成了阶段性工作,其坚持德育为先、素质教育、能力为重、与时俱进、减轻负担的工作重点,也是修订后课标的主要变化点,教育教学实施要开展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教育、社会公共利益教育、个体健全人格教育这三种基于利益取向的教育,二是关注人才培养目标下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和开放性,三是在教、考、研、训分离背景下控制好课程容量和课程难度。

【关键词】课标修订主要变化应对策略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至此,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告一段落。此次修订工作,总体思路明确,体现在四类行为取向上:一是巩固和发展。强调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的成果,继续深化课改。二是坚持和吸收。力倡四个“坚持”和一个“吸收”,即坚持“三个面向”的精神,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坚持民主、科学的修订程序,吸收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三是分析和完善。允诺深入分析实验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回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承担的精神。四是应对和更新。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进行与时俱进地更新。这是一种发展的眼光。

与此同时,修订工作明确了原则与重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1)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内有机渗透;(2)坚持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情意行结合;(4)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5)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这五个方面是课标变化的主要点,是今后教育教学要着力的方面。在此,提出一些应对性策略,以落实课标修订中的变化点。

当代国内外环境下三种利益取向的教育应对

要开展国家、民族的核心利益教育

当代中国,经济领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定上层建筑的体制性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政治、文化、教育、道德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其中一些负面的影响正腐蚀着人心。中小学教育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事业,要教育后代明确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要提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国家形态、民族面貌被更大范围的国民了解和认识,并进行比较。全球化浪潮下,各民族文化被迫“面对面”,被迫“碰撞”。这种认知的进程和全球化的进程齐头并进,而且不可逆。更为关键的是,“全球化进程的实质就是对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姜淼,2004)。既然民族文化要和世界文化发生互动联系,这就意味着有优胜劣汰,如果不注意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造和创新,就很可能被另一种文化所湮没,甚至吞噬。如果一种民族文化连自己民族的子民都不信了,那就会在“碰撞”中被击得粉碎。所以,基于国家国体、政体的认同教育,基于民族精神和特质的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要开展社会公共利益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互联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公共利益的面越来越宽,这就要求教育要做多方面的调整。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文化,认识到中华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引导学生适应现代化,将自己塑造成明理、笃信、爱国、负责、守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公民。三是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思考和行动,同时推动基于稳定的人类、国家、民族秩序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中,涉及“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以及“保护好我们的环境”,重点关注能源、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第三,要开展个体健全人格教育

从总体来看,这个世界还是一个竞争的世界,畸形的竞争心态左右着人们的行为。要避免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公共利益凸显之间造成的人格分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建立民主思想、自由观念、平等法则,如何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差异化地实施教学,使得每个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能健全发展,健康成长。

总之,与时代互联,和国际接轨,以中国为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也培养具有健全个性的人,这是中小学教育要整体思量的,也是每一所学校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实施的,还是每个学科都要加强渗透的。

关注人才培养目标下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和开放性

《教育纲要》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而人才强国战略中,“能力为重”又是基本战略,这在新修订的课标中得到了强化。作为教师,要把握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变化,加强能力教学的规范性。

一是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比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教学中就要设计出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中发展思维,释放情感,形成数学经验,凝结基本思想。

二是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针对教师反映指导“探究学习”有困难的问题,物理学科在修订中提炼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要素,以此明确“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物理学科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

三是细化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针对长期以来教学实践中将推理能力简单化为演绎推理的做法,数学学科在修订中将之细化为“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并对这两个概念及其功能进行了阐释,使认识更全面,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纠偏,并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实践推理能力中的合情推理。

在教、考、研、训分离背景下控制好课程容量和课程难度

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总体上是教学、考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分离体制,各把一头,互不沟通,再加上各个学科之间也是自闭门户,不相往来,致使课程容量处于超饱和状态,课程难度加大。本次修订,围绕减负进行课程“瘦身”,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课程容量控制方面,采取了“精选内容”和“减少条目”的措施,各学科要明确删除的内容和条目,避免因为不放心而不放弃,从而加重学生负担。

在课程难度控制方面,采取了五条措施:(1)刚性处理,删除难点。对于繁难偏旧的内容,直接删除。(2)柔化处理,降低要求。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比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3)弹性处理,实行选学。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比如,一些理科的实验,规定了必做实验,而有些难度大的、对实验要求高的列为选做。(4)梯度处理,调整学段。调整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比如语文学科,在保证高年级段写字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低年级段写字的基本量。(5)无缝处理,加强整合。加强了各学科内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学段要求,减少了课程内容的交叉和重复,进而减少了内容总量。如历史与社会学科删除了与思想品德课程完全雷同的内容,约占原内容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精细化了本课程不可或缺但与思想品德课程有一定重复的内容。作为教师,集教学、备考、科研、培训于一体,则要将考试部门、教研部门、培训部门的要求和精神进行重组,梳理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不唯内容而内容,而是把准课程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和教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达课程目标为目的,最终考试目标也会实现。

参考文献:

①姜淼.论文化民族性及其建设[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②顾明远,石中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民族能力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们的民族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多元民族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