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易:变革,让课堂生机勃勃

2012-04-29 00:44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尖端讲授王老师

33岁,王春易就被评为特级教师,34岁,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学设计在全国中学生物学年会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行云流水般的讲授,引人入胜的教学环节,赢得学生100%的满意度评价。“我从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我的课讲得精彩,课堂就是我展示的舞台。”王老师完全沉醉在自我讲授的课堂空间里。直到2008年,十一学校提出“课堂成长年”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这让王老师有点蒙,放下驾轻就熟的教学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们行吗?

2010年,生物学科教室的建立让王老师彻底打消了这种疑虑。学科教室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学生所迸发出的热情,呈现出的喜爱、专注与投入,给王老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她决定颠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亲历经典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生物学科教室建立以后,王老师加大了实验的力度,打破了教科书中对于经典实验的步骤陈述或教师仅用演示文稿进行效果呈现的传统授课模式,而是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几百年前做过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兴奋于自己可以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更振奋于他们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同时能进一步完善科学家的实验。几百年前,科学家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多长叫尖端?从中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中都没有说明,王老师的学生开始探究,在胚芽鞘上画一条竖线,在黑暗环境里让它直着长,于是,长得快的地方抻开了,实线变虚线。上面还是实线的部分就是尖端,长度大约是2毫米。“这个尖端长度永远不会在考试中涉及,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远比考点与分数重要得多。”王老师说。

有了学科教室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变革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

“我们现在的课堂几乎都是在为问题而争论。”最初,学生面对自主学习,有些茫然。王老师设计出“学习规划书”,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重点,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她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每节课教学的起点,开展精讲、拓展。课上学生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下学生梳理知识框图、制作模型,做巩固练习。面对小组讨论不起来,王老师在教室里拉出横幅——“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讨论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话语激发着学生的热情,学生的能量被充分地挖掘。王老师开展小组捆绑式评价,让一个人的优秀带动全体的优秀,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影响着学生。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的交流变成了一种争论。当学生全情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神态太美了。王老师经常拿着相机给学生拍照,记录他们讨论问题时的严肃,得出结论时的惊喜,辩论过程的激烈,定格着他们每一个专注的神态。王老师由衷地欣赏着学生,并欣慰地说:“变革,让我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否定自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是我希望看到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与真正意义的成长。”王老师做到了。当她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时候,学生身上所迸发出的激情与智慧,让她获得了巨大的心里享受,感受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尖端讲授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有趣的动物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镜头看展
基于位移相关法的重复压裂裂缝尖端应力场研究
加速尖端机床国产化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