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诗歌八骏”

2012-04-29 00:44叶舟
西部 2012年9期
关键词:乡愁诗歌

叶舟

娜夜

望天

喝茶望天

——摇椅里 倾斜向下的我

突然感到仰望点什么的美好

仰望一朵云也是好的 在古代

云是农业的大事

在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县以北

仍然是无数个村庄

吃饭的事

而一道闪电

一条彩虹

我在乎它们政治之外的本义

看啊 那只鸟

它多么快

它摆脱悲伤的时间也一定不像人那么长

也不像某段历史那么长

它侧过了风雨

在辽阔的夕光里

而那复杂的风云天象

让我在仰望时祈祷:

一个时代的到来会纠正上一个时代的错误点评:

娜夜的诗歌是一种永远的现在进行时,即便她的笔下披金沥沙,检视典籍,她呈现的也是此时此在。娜夜诗歌的魅力,在于那针尖般的穿透力,在于她一以贯之的“美的短暂性会提升美的价值”,在于爱、低语、忧郁、赞美中隐含祈祷的姿态,在于不动声色的诗行刹那间爆发的蝶变,在于她不可替代的只属于她自己的语言方式。这恰像一幅法相庄严的唐卡画,娜夜正是用一枚枚汉字,进行着这样的生命刺绣,不喧哗,不强辩,避离人群和流派,唯聆听自己。她不容忽视,但也不在乎你何时提及。——在一个晦暝难分的时代,想起一位叫娜夜的诗人仍在仰首问天,不亦快哉!

高凯

老照片

一个瞬间

就这样在时光里老了

尘埃落定

几位亲人已不在人世

此刻我和已故的亲人们

聚在一起

我注视着我们

我们注视着我太意外了

其实大家是面面相觑

从前我们

怎么把所有的日子都过成了黑

或者白

一层薄纸生死两茫茫

我看了正面

又看背面

点评:

革命是一种乡愁,这像话剧中的一句台词;但乡愁也是一种革命,或许是高凯诗歌实践中的一种真实写照。高凯从黄天厚土的陇东一角起步,以诗为戟,逐渐廓清了他艺术和生活的宽幅。他最初的作品描情状物,勾画简略,充斥着旧年的记忆、风土和故乡,一如他的钢笔画。此后,他不再满足于自己,他需要深度,于是他从乡土抒唱中跃升而出,抵达了乡愁的沉吟。说高凯的诗只是乡土的,乃是一种粗暴和简单——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生命的乡愁犹若一枚发光的徽章,质地精纯,无所不在。

古马

旅夜

小箪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

孔雀的叫声淘空了大雁塔

淘空了四月的牡丹

花若虚花影若虚人若虚

剩有乱麻似的黑暗了在我心里

就只剩我一个人抱膝团坐

我无眠秦朝数万甲士岂能休眠

沉沉原野下他们个个虎目圆睁

替始皇帝守卫着阿房宫外的银粉碟

和绿汗巾

孔雀孤单地叫着在客馆带喷泉的花园里

即使孔雀暗自开屏七十二只黑蓝的眼睛

又能看穿什么

夜雨潇潇

孔雀孤单悠远的叫声淘空了每一滴春雨

每一滴斜飞的雨中啊都有她在笑颜添灯

点评:

西风中的古马写诗经年,一路走来,由最初稚童般的民谣颂唱,对古典诗词的重新锻铸,以及对置身其间的西北风土的强力抒写,都带有一种殊异的自身风格。在他的游吟中,诗歌其实是一种建筑,洇透纸背,比碑坚硬,比夜雨柔软。而今,在铁马秋风的塞上,已届中年的古马继续用类似的笔墨,结庐人间,究问着匆匆过往的时间和心情。

他是自己这一座寂寥客栈中的主人,一边点灯,一边研墨,迎送季节,定位词语。终于,他装订成册,标题:《红灯照墨》。

梁积林

在甘州平山湖蒙古乡丹霞地

1

在这样的大戈壁上

一朵花的开放

就是一次艰难的穿越

从冬到春到夏

孤独的日升日落

2

如果给这些丘陵重新命名

如果从一个蒙古人的口里大声朗诵:

呼毕力冈哈德

红红的丹霞山顶

有两只老鹰在进行着一次旷世的战争

3

一滴血就是一个部落

一声喊就是一场爱情

绝壁上的几枚山羊神的脚印

4

如果我的身体是一座贮满词语的蒙古大营

晚风啊

你需要多少的翻动

才能翻出一个生锈的人名

5

我与一个牧羊人的对峙

瞬间

交换了时光的黄金和白银

6

在一片落日的夕红中

几匹驮盐的骆驼缓缓而行

一匹白的突然的长啸,仿若

大地的前身

点评:

一座亘古蜿蜒的祁连山,对一个诗人来讲,一定是一种试探;一条湮灭良久的河西走廊,对一个诗人而言,也一定是一份荷担。恰好,身处甘肃山丹的诗人梁积林同时拥有了这两份问卷,并勤勉不辍地用自己的诗章作答。

地理太雄宏阔大了,历史亦斑驳如铁,如果诗歌是神遗存于旷野上的足痕,又如何辨识“时光中的黄金和白银”?

我想,这不仅是对边疆的浪漫化想象,同样也是梁积林和我写作中的疑问之一:在辽远的暮色中,一切来得并不那么轻易。

第广龙

朋友

那些年,人年轻

日子过得粗糙,都在矿区的野外队

许久才会走动一回,翻越一架又一架山

我去找他,吃饭没有多余碗筷

一双筷子,传递着夹菜

天黑了,在四个人的单身宿舍

我和他挤一张单人床睡

早上,用他的牙刷刷牙

那时没有觉得这不卫生

朋友来看我,也一样

土里头挣扎,油污里进出

身上很脏,我们都不嫌弃

都觉得是干净的

点评:

是谁说过,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温暖?第广龙有兄长般的敦厚与笃实,这让他的诗歌埋藏着一种醇酒般的甘洌与温煦。最好是黄昏,最好落下一场薄雪,最好在低矮的屋檐下,景象黑白。在这样的作品前,一个人只须盘膝坐下,扪心聆听,足矣!

离离

坦白

和生活妥协的时候

我想到了井,低陷,顺从

也想到水,流到哪里

哪里都有爱情和

怀念。但想到井水

我的身子就绝望般

颤栗

曾经从井里取水

随着绳索,桶下去

水被提上来,

桶被提上来,低头间

自己的影子

在水里晃来晃去

再一低头,就感到眼底的潮湿

就感到一只手

从我的身体里取水

每次一到井边,我就恐慌

怕一低头

就忍不住,什么都没有了

点评:

我对离离的诗所知甚少。仅就这一首《坦白》而言,就足以令人击节赞赏。与她不同,她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影子时,我却揪心的是那一根战栗的井绳。

其实,诗歌恰是那一根无辜的井绳,当我们试图“和生活妥协的时候”。

马萧萧

上海

当我从一只太阳的

左眼,望到

另一只月亮的右眼了

海是上策

上海,是上上策

上到海上

打——开——

这酒盅里

最孟浪的书页

太平洋大西洋

正是我小小的

眼镜片哩

长江摇车

最大的泪水

生明月

5

这个热气球

用长江的吊绳

拴住大半个中国

往海上飞呀,飞

点评:

诗人马萧萧少年成名,饮马西北,身上有湖湘才子的翩然与灵慧。近些年,他致力于《易经》修习、黄河奇石收藏、书法和水墨创作,技出多门,兴趣频发。同时,他野心勃勃,在地图上漫游和想象,试图用自己的诗行将全中国的地县名称一网打尽,装进诗囊。《上海》一诗,便是他尝试的结果之一。

迄今,他还在路上,我拭目以待,静候归期。

胡杨

喜鹊

老柳树上的喜鹊叫了

一家人急忙穿衣出来看

嘎嘎嘎的声音

越传越远

昨夜的灯芯开花了

也是噼啪一声

母亲搭好了梯子

孩子登上了房檐

戈壁上空空的

阳光一波一波涌来

母亲说,再看看

往实里看

孩子站上了房顶

手搭凉棚仔细地看着

孩子说,戈壁上起土了

我大*的马车回来了

一家人拥在一起

像几只喜鹊

激动不已

*注:大西北方言,父亲的意思

点评:

这首诗像默片时代的一段情景,我的赘述也显得多余。打住!

栏目责编:舒卫

猜你喜欢
乡愁诗歌
诗歌不除外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寻找乡愁
诗歌岛·八面来风
乡愁凭寄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