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爱琼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因素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反映了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弊端以及高效课堂建立的重要性。教学质量一直是各个学校以及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率(时间省、容量大、效果好)、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使地理学习卓有成效?本文侧重探讨高校课堂的创新模式。
一、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人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可认为“教学效率”至少包含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包含如下几点。
★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
★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纠错实现落实、点拨实现提升、开放实现拓展。
★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三种利器: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二、高效课堂的创新模式
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指课堂的高效率(时间省、容量大、效果好)。高效课堂的程序为时间划分:10+30+5;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六大模块:交流预习、任务分配、合作探究、展现拔高、巩固穿插、测评达标。
高效课堂的模式特点如下。
(1)一般模式:亦称基本模式。为10+30+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要少于10分钟,这其中应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对学、群学等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子之间的“两两”检测,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小纸条”测评,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
(2)“杜郎口”模式:主要针对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
常态模式:10+35,又叫“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支配时间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35分钟。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合理构建中学地理高效课堂方法。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教师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实例
以横沥中学初一(4)班为例,全班44位学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优秀生(七科平均分80分以上)有10人,七科总分在350分以下的有12人,中等生22人。在组织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可把全班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按学习能力强弱搭配,10个优秀生分在10个小组中,还有一个较弱的小组由老师亲自坐阵辅导。
全班分组结构如下:1个优秀生+2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在讨论合作学习中,老师布置任务的难易程度以2个中等生能接受的程度为准。在小组批改作业、抽背检查中,1个优秀生担纲挑重担,对不合作的学生名单交给科任老师或班主任处理。老师严格控制布置任务的量,要符合中等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最难管理的是那一个后进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考虑到本班的实际情况,对这12个后进生,将作业量适当减少、作业难度适当降低,有一两个厌学的同学可对其减少作业量、降低难度,若仍不配合,可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共同陪伴其子女在教室跟班上课一周,让他们了解其子女每天在学校的学习状况。一个学期以来,效果显著。
例如,在“澳大利亚”一课就其地形与气候的探究学习中,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完成。
如果到澳大利亚当牧场主,你会选择在哪里建设自己的牧场?
·根据澳大利亚的地形来选址。
·根据澳大利亚的气候来选址。
(小组自选课题,选择牧场位置.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不仅要说明所选位置,而且要阐明选择依据)
选取一优秀生的一组画面,可将一聪明但厌学的某同学安排在这一组,在讨论完成任务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就澳大利亚牧场选址的方式和理由探究学习,培养学习解决问题能力。这样以1+2+1的方式以好带差,效果比较显著。
四、高效课堂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1)优越性:①“零”作业状态是同学们最喜欢的状态。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精、准,不宜无休止地重复。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②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③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④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⑤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2)局限性:①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原因:部分教师对教材和课标未深入钻研;教师对中考无经验;学习科目增加。②课程计划不能得到完全落实。研究性学习成为学校的装饰品;综合实践成为课程的点缀品;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奢侈品。③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大,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睡眠不足。其原因在于中考 (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招生方法)不能很好地支持课改,未能解决好教学改革与中考的关系。▲
附调查问卷:
1.你对初中学习生活的总体感觉是:
A.挺轻松的 B.有一定压力 C.压力很大 D.没感觉
2.你认为导致一些同学(或你自己)学习有压力的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多选):
A.课程太多 B.作业太多
C.考试太难 D.老师和家长期望太高
3.你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可以多选):
A.个人兴趣 B.公民责任感
C.学校和家长的压力 D.为将来找份好工作
4.你每天睡眠时间约为:
A.4小时以下B.4~6小时C.6~8小时D.8小时以上
5.你每天做作业(指教师留的作业)的时间约为:
A.8小时以上B.6~8小时C.3~6小时D.3小时以下
6.你每天的学习时间(含上课、作业、自学时间)接近于:
A.10小时以下 B.12小时左右
C.14小时左右 D.16小时左右
7.你是否经常看报或者看(听)新闻:
A.每天都看(听) B.经常 C.偶尔 D.根本没有时间
8.你是否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
A.经常 B.偶尔
C.学校没有图书馆 D.学校不让学生去
9.你是否参加过研究性学习活动:
A.参加过,有兴趣 B.参加过,但没兴趣
C.没参加过,因为我没兴趣
D.没参加过,因为学校没开课
10.每一节课刚上课的5~10分钟,老师最常用的引入新课的方式是:
A.考试 B.复习、提问
C.设计一定的情境(讲趣闻、故事、事件等)
D.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11.从总体上说,在课常学习中,同学们是否有机会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或想法:
A.几乎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D.几乎每节课都有
12.老师在讲过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容后,是否能引导你们归纳出全章(或单元)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体系或网络关系):
A.一般是老师归纳、我们听和记录
B.一般是让我们自己归纳,上课讨论
C.一般不归纳,章(单元)复习就是做一些习题
13.你们老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以讲授为主
B.有较多的学生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C.引发较多的讨论和交流
D.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
14.在初中阶段,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
A.老师以讲授为主
B.有较多的学生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C.引发较多的讨论和交流
D.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
15.在课堂上,大多数老师的讲授时间(不含提问、讨论、练习的时间)约占一节课的: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几首整堂课地讲
16.在课堂上,你希望:
A.老师要多讲,学生多听、多记
B.老师少讲一点,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练习时间
C.讲练结合,以学生能理解为宜
D.我无所谓
17.你们老师留的作业大多是:
A.以练习或记忆、背诵为主
B.以读书与思考为主
C.实践性作业,如动手操作、小制作或社会调查等
18.各学科累积起来,你班平均每周考试的次数为:
A.1次以下B.2~3次C.4~6次D.7次以上
19.从总体上说,你和老师的关系是:
A.服从和被服从关系 B.朋友一样的平等关系
C.“家长和孩子”一样的关系 D.很不和谐的关系
20.你最喜欢哪种老师:
A.知识渊博 B.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C.幽默风趣 D.勤勤恳恳、诲人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