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珍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今天的学校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仪器。因此,教师在教法上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模式,但无论模式再多,教学过程都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师生双方的主观思维共同作用于教材,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最后达到师生间的共识——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主导的方面无疑是教师。因此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相一致?如何让学生一起参与对教材的钻研?这是每位教师在备课与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历史;双向性;教学
教师备课,类似电影导演编写分镜头剧本, 导演写分镜头剧本是把原来的文字剧本变为画面,观众通过画面来理解剧本。教师的备课与此有相似之处。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初中历史课本在教学目标上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等手段,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培养初步综合分析能力。就目前学生一般状况来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完全独立寻找教材的重点,去理解课文的内在逻辑,去进行中外历史比较,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重新处理教材——即设计教学方法时,应针对学生实际来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让他们以“主体”的身份去学习课文,让学生的思维“转”起来。
那么传统讲授法能否起到这一作用呢?历史课要完全抛弃传统的讲授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不能把讲授法排除在启发教育的范畴之外,讲得好,照样可以启发人,而且事实上大部分历史课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但是那种教师一人从头到尾滔滔不绝,不顾学生的思维如何运转的方法应该改进。在历史课本中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的内容,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一节中涉及到了比较抽象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理论性问题,如何在短短的授课时间内,迅速帮助学生扫清理论上的空白,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缺的,历史课要通过对历史的讲授,给学生以历史的启迪。首先教师要全身心投入,以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精炼和生动形象。用讲授法来教授历史,能否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不在于这一教法本身,而在于具体讲授的质量。在一般情况下,用讲授法上课,总会配以提问。但提问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提问的目的性。提问应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引起思考和为理解下一个问题打下基础;二是提问的艺术性,提问的形式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可思考性,这样才能引起讨论。例如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当时英美力量对比,然后提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什么美国人民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讲述。这样在讲述独立战争过程时学生必然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把这个问题弄清了,对于理解下一个问题——有关独立战争的性质与意义也就不难了。
为了让学生学得“主动”,还可实施“以课题组织教学”。就是在重新处理教材时,可以针对某些课文的特点,把课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转换成一个或几个问题(即课题),用课题来串联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这种教法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阅读、讨论和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为主,教师只是点拨、引导和总结。比如在学习《重庆谈判》一节时,鉴于学生通過影视材料对这部分历史比较熟悉,在教学时,我采用整章齐下的办法,设计两个问题:“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面临一种什么样的情况?”“重庆谈判是怎样发起的?”围绕问题,阅读课文,“交头接耳”相互启发,问题搞清楚了,对课文的重点也就基本掌握了。但这种教法并不适合每一堂教学,采取这种方法必须要求学生对该课文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认知能力,否则学生会是一片茫然。
历史课要达到它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技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课堂上,应尽可能让学生去钻研教材,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要代他们去做。比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节时,我们在讲到西安事变后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时,就设计了一个题目:如果同学们身处当时中国共产党地位的话,那你们认为该怎样解决西安事变呢?学生们一下提高了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几种方案,最后归结到是“杀蒋抗日”还是“逼蒋抗日”。教师又陈其利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了引导,点拨,归纳和讲评的作用,而同学们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历史现象背后的哲理,这样也使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总之,在加强双向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学生的“学”才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而起作用。因此,在加强双向性教学活动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