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阶段性教育

2012-04-29 08:52官爱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阶段性教育者个体

何为教育?教育诣在立人,使个体沿着某种期望学习发展并逐渐臻于完善,从而达到自身与社会同步发展,是一项贯穿个体一生的社会性活动。通俗点说“教:上做下学(或模仿);育:正确态度对待客观。”教育最终目的是个体能以正确的习惯和态度对待客观。教育过程开始于出生并将持续到终身,若在此过程中注重个体的阶段性教育,明确个体不同阶段的特征及所需教育环境等,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式势必使整个教育过程事半功倍。

人一生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婴幼儿时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各阶段个体相对应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并掌握这些信息,再对号入座建立相对完整的教育模式,这样就把原本庞大的教育体系具体、细致、实质化,教育不再是雾里看花、水中观月,变得可触摸、有质感,遵循阶段性教育的节奏,进行有针对性有方向的培育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告别过去盲目利益至上及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

婴幼儿时期(0~6岁),个体对于自我及社会意识尚且比较模糊,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需要监护人全面细致的呵护。因此此时的教育环境应是一个温馨的家庭,而不是出于经济考虑或其他家庭因素而造成使之留守的现象,隔代教育鲜有高成效。在此基础上首先应该培养的是个体自主控制肢体的能力,从而更充分自由的用感官去接触他们所处的这个尚且陌生的世界。再然后是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通过家长有目的性而又不缺乏兴致的活动引导,充分激发其遗传下来的天性并使之显现。家长应传输孩子以正面健康的情绪,尽可能充分满足个体的所有合理需求,给予其充分的信任感与被保护感,这对个体性格的初期养成很重要,过多的责备和体罚只会给处于生命早期的婴幼儿留下深刻的烙印,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接下来的生命过程中的性格不完整。婴幼儿时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其脑神经处于极度敏感的阶段,应充分利用这一敏感性,刺激并开发,使其潜意识里形成多元智能脑网络。同样适当的交流技能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可以选择让个体在同龄人(这样可以减少隔阂)之间学会基本的交流,能尽早的使其朦胧意识到个体相互之间潜在的关系。

儿童期(6~12岁),此时个体无论在思想、性格、智力、体魄上都处于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阶段,因此把握好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个体一生中的关键。首先在身体上,一方面物质社会在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很多儿童却拥有着亚健康体态,这一现象的产生折射出了很多父母及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接下来一系列教育的资本,有助于儿童精神状态积极向上。与之并肩而论的是儿童的性格养成,“人之初,性本善”,最基本的性格教育当数教会孩子善良,只有从小教会孩子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才能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走弯路,道德意识不至于泯灭,不易被迷惑。很多家长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儿童,致使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居家则溺爱百依百顺,于校则只允许沉迷学海。在知识至上与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过度压抑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家庭与学校配合教育,培养孩子勤奋而不呆板、思想独立的性格,才会使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作为孩子的第二学校——家庭,父母是儿童的最直接的老师,对于一些敏感的如性知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也是不可忽视或绕题而回避的,此时的儿童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好奇心,作为教育者应选取合适的言辞或灵活运用情境,务必为其作比较系统的解答。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个阶段的个体身体趋渐成熟,而思想上也有大的飞跃,开始质疑某些事物,并有着一套自己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系。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认为青少年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同时生活在“理想世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这三个不同的世界中。只有弄清楚青少年在这三个不同的世界里受教育的情况,才能全面地把握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从而对我们很少加以反思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无论是在理想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里,青少年理想世界或像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浪漫热情,或是期望学业顺利无阻以后做人上人,再或者是英雄般有所作为。事实上这些想法都是值得肯定的,教育的核心首先是尊重个体的愿望天性,但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给予青少年以沉重的打击,社会上各种不公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容易致使其心灵蒙尘。作为家长或学校方面这时候更应该注重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否定,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哪怕包括理想世界的,让青少年转化为现实中的动力。对于已经陷入迷途的青少年,应该耐心,用理解感化,以温情融化,达到最终的效果是青少年个体对自己有所领悟,对自己对周遭有更清醒的认识。另外处于这个阶段青少年的道德及法律意识也是必须加强的,青少年缺乏强有力的自制能力,因此需要教育者为其明确规划可行与不可行范围。

成年早期(18~35岁),这个阶段的个体,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其所接受的教育此时已不再单纯属于家庭和学校,而更多的来自社会这所大学堂,而教育者的身份也在悄然改变,此时的教育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是长辈的经验之谈,亦可以是良友间的用心交流,还可以是自我的内心审视从而达到新的高度,甚至可能是某一件事、某一段经历使个体受益匪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阶段教育者要帮助个体发展恰当的兴趣、角色态度和价值观,充分发掘个体潜在的能力,在经济或精神上给予个体支持。特别是精神上,鼓励其完全自主独立,使其肩负起成人的责任和职务,其行为应符合当下社会文化的要求,扮演好配偶、父母、独立的劳动者等角色。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适应人们所期望的成人标准,他就会遇到挫折,会影响其成年中期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也会影响成年晚年生活的幸福。黄全愈说“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点教育者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只有教会个体足够的生存生活技能,才能使之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而与此同时,成年早期的个体自身也转化为下一代的教育者了,因此在自身审视上也应该下工夫,整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及思想,为教育下一代尽心力。

成年中期(35~60岁),是个人一生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高峰期。此阶段的个体已经具备足够的体力和智力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基本控制,又有充分经验对自我状态进行调节。中年人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社会地位和声望,都深受人们赞赏。纵然如此,成年中期,个体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影响,其人格教育较之成年早期更为重要。众所周知,成年中期个体被期望值很高,因此很容易造成中年危机,此时的个体不仅身体状况呈下滑趋势,精神上的压力也前所未有,一方面不得不在某些时候学会妥协婉转,而另一方面内心却仍然有随性的天性,这些外在和内在的矛盾都需要教育者悉心的加以抚平,使之不再继续锐化,而此时的教育者大多来自家庭,一个明事理的伴侣,以及一群天真无邪的孩童,这些都可以唤醒中年个体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从而使其有足够的勇气和良好的心态面对每一个晨曦。与此同时,个体自身的发展,也可称之自我教育与外部教育同等重要,个体对行为的目标及意义均应形成自己的视角,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从而改变对事件的认识。个体对于自己过去成就和将来发展的潜能性,均应以客观态度审视明晰,避免因为一朝一夕的成败而狂妄或停滞不前。

成年晚期(60岁~生命终结),此时的个体生理机能正在快速衰退,而个性方面则是处于可变性与稳定性的平衡协调状态。晚年个体心态近乎回归天真无邪,一切经过岁月的磨蚀均已沉淀下来,情感变得深刻而持久,处于生命晚期的个体无论从哪方面讲均应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们的社会贡献过光和热。而在教育这点上,老年个体在经济上此时已经几乎无创造能力,身体也开始出现体弱多病现象,而人际关系圈更是单一化,所以很容易如未经世事的婴孩般对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感。面对此境况,教育者不仅要加倍照顾好个体的生活起居,对老年人不离不弃,而且要给个体创造接触朋友和新鲜事物的机会,使其保持活力,个体才能不因为外形的变化而产生衰败感,只有心态年轻才能如前几阶段般完整的生活。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情感上给予老年人温暖和踏实的安慰,帮助老年人回忆曾经值得欣慰的过往,消除个体的消极迟暮感,以及走在人生最后一段路程中的孤独、被冷落感,帮助个体认清对人生最后的疑惑,让老年人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继续坦然幸福安度晚年。

以上是本人对阶段性教育的理解,另外对阶段性教育的定义,社会上很多教育学者均持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依据所受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将阶段性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以提高个体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旨;家庭教育以提升个体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方面的品质为目的;而社会教育是指通过社会的历练而使个体道德人格品质更加完善;而自我教育则是个体为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而作的教育行为。也有的根据教育的形式的不同而将阶段性教育分为幼儿教育、正规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幼儿教育是指教育幼儿身心发展从不定型逐渐转变为基本定型的教育;正规教育指在特定场景进行传授比较系统知识的教育行为;成人教育指因社会需要而进行后期脱产教育的行为;终身教育指自由的、无特定限制的长期教育行为。

综上所述,不管阶段性教育怎样定义,也不管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目的只有一个,即更好的推广教育,从而产生更多优质的个体,实现自我的价值的同时也服务了社会。每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中都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理想教育模式,阶段性教育也只是应运而生的其中一种,催生阶段性教育的背景是不甚理想的教育现状——或顾此失彼或片面失全亦或整个教育方向已经悄悄偏离了轨道,变得毫无章法、论乱无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浅显的语言却道尽了教育的实质。相信阶段性教育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最终能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进程。

作者简介:

官爱,女,(1992.06.25~)籍贯:江西,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美术学09级。

猜你喜欢
阶段性教育者个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