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债券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2012-04-29 00:44:03周呈思
支点 2012年9期
关键词:王巍盛宣怀辛亥革命

周呈思

中国近现代金融历史很短,资料缺失,可供参展的品类不多;同时熟悉历史、金融和博物馆知识,又能有操作能力的人太少。

落址于天津的中国金融博物馆,完整保存了一张1911年5月20日发行的债券:面值20英镑,年息5厘,九五折实付,期限40年。

就是这张沉浸了历史密码的旧债券,诉说着金融与辛亥革命的直接关联。“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张债券直接引发了一场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国金融博物馆创办人、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巍说。

债券签名的手迹出于清末官商盛宣怀,他是这场借款风波中的关键人物。当年,盛宣怀根据湖广总督张之洞生前的提议,“四海大借款”举债600万英镑修筑铁路;而为解决还款来源,他强力实施民营铁路的国有化,引发民间“保路运动”,最终直接导致满清王朝的覆没。

正是出于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王巍专程来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我要特意去表示一下尊重。”王巍对本刊记者说。

身材高大的王巍在业界素以敢言著称,这位留美经济学博士已经在金融行业中摸爬滚打了30年,被称作“中国并购之父”。

近两年,王巍更加“不安分”,他只将三分之一的精力花在公司事务上面,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鼓捣一个新的行当,就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金融博物馆。

2008年夏天,在全球次贷危机的阴影下,金融圈里的人们开始寻找金融业的历史痕迹。彼时,王巍看到一篇报道说,造访位于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博物馆的访客是以往年份的几倍。这篇报道立即引起了他的好奇。

当年10月赴纽约出差时,王巍与天津市一位副市长一起,同索罗斯会面讨论次贷危机,后者也提到这家博物馆。一行人于是乘兴而去。随后不到一个小时的参观,让他们印象深刻。

“中国人习惯的博物馆多是集中介绍古董和收藏品,美国金融的历史很短,没有什么像样的古董。但是,这家金融博物馆通过声、光、电手段,让我们迅速了解了金融历史和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王巍说,当时他即决心筹办一个以教育功能而非收藏功能为中心的金融博物馆。

2010年6月9日,中国金融博物馆在天津开馆。这是中国第一家兼具展示、教育、金融文化消费和研究功能的专业金融博物馆。两年来,博物馆相继举办了20多次金融专题展、艺术展和设计展,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万人。王巍担任该博物馆理事长。

如今,中国金融博物馆已与美国金融博物馆、日本货币博物馆和英格兰银行博物馆结成博物馆联盟,其位于苏州的中国基金博物馆亦于2011年11月开馆;而王巍的第三家博物馆,很快也要在上海落成。

王巍坦言,当年“下海”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会在十几年后做这样一件事。如今他玩微博,大部分都是谈博物馆和读书会。

“有机会的话,我当然希望能够在辛亥革命的发生地举办一次中国近代金融展览。”王巍表示。

下面,是王巍回答记者提问。

《支点》:在国内开办金融博物馆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你是如何办起来的?在资料和展品筹集上会碰到什么问题?

王巍:2008年从美国回来后,我就开始在北京、上海、四川和天津等地四处访问专家,征求各方意见,也看了几十个不同的博物馆。最初受制于各项条件,我只能“身先士卒”。这几年我几乎翻遍了所有中文的金融史著作和相当分量的英日文金融史资料。

好在有几十年从商经验的积累,我回头读书读史,常有豁然开朗的情趣,乐此不疲。急用先学的同时,我和一批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的创业团队,在各界的支持下,两年内建立了两家金融相关的博物馆。

这几年我的感触是,中国近现代金融历史很短,资料缺失,可供参展的品类不多;同时熟悉历史、金融和博物馆知识,又能有操作能力的人太少,而长期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得金融和历史学者有强烈的居高临下教诲他人的情结,不习惯博物馆的对话与启发模式。

《支点》:看到你发微博说,来武汉专门抽空去了一趟辛亥革命博物馆,这里有金融博物馆感兴趣的东西吗?

王巍:里面(有价值的)东西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的发生背景是“保路运动”,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朝廷派湖北新军入川,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那么为什么民间要保路?是因为清政府财务困难,需要不断向外国借款,而铁路几乎是大清在海关和港口权益之外唯一可以为外国接受的抵押权益。

时任邮传部大臣的盛宣怀提议将川汉、粤汉铁路的股票改换官办股票,事实上就是用官订价格强制将民营铁路国有化。为什么要收路呢?因为盛宣怀在北京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铁路借款合同,借款600万英镑,修造湖南湖北粤汉铁路及鄂境川汉铁路。这600万英镑的四国借款,直接导致盛宣怀强力实施民营铁路的国有化。

所以,正是由于对外借款导致盛宣怀收路,收路导致民间保路,保路就导致了辛亥革命。因此我们可以说,那张铁路债券通过一系列演化导致了辛亥革命,从而改写了近现代历史。

一直以来,学界对辛亥革命的政治源泉、军事因素、制度变革以及文化变迁等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和表述,但是,对辛亥革命背后的商业要素特别是金融动力却是知之甚少。这就是为什么我到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原因。

武汉是一个非常有金融历史传统的地方,从张之洞时代开始就是。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今后能到武汉开办相关的展览。

猜你喜欢
王巍盛宣怀辛亥革命
王巍作品
王巍作品(2)
王巍作品(3)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在个人交谊与国家利益之间:井上馨与盛宣怀围绕汉冶萍问题交涉始末(1897—1915)
近代史学刊(2021年2期)2021-12-02 08:37:18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廉政瞭望(2020年15期)2020-11-18 11:34:11
Particle–hole f luctuationsand possible superconductivity in dopedα-RuCl3*
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粤汉铁路及铁路借款上的恩怨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对联(2011年16期)2011-11-20 03: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