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蓉, 毛 燕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西安 710077)
J波是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的J点抬高≥0.1 mV,时限≥20 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的电位变化,又称Osborn波。J波形成常伴ST段的起始部或全部ST段的抬高。J波的发生率在正常心电图中约占2.5% -18.2%[1],多见于早期复极综合征及年轻人,多属于正常的心电图变异,称之为“生理性J波”。当J波时限明显延长,振幅增高时,则称之为“病理性J波”,预示着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相继问世,J波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本文对近2年来我院心电图出现J波患者58例进行分析,旨在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01~2011-12住院患者5 400例心电图资料(其中心血管病患者688例,非心血管病患者4 712例)。心电图描记均应用日本光电 -9130型12导同步描记心电图机或LAB2.0心电工作站,心电图的走纸速度为25 mm/s,增益为10 mm/mV,所有患者均在安静平卧状态下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由专人同步记录,心电图经图像放大,取基线平稳、图像清晰的导联进行测量。出现J波者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0.16±15.08)岁。出现J波的58例,其中出院诊断为心血管病的14例(冠心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原发性高血压Ⅱ、Ⅲ期4例),非心血管病的44例,均无低温、高钙及脑损害。未出现J波的5 342例,男性2 276例,女性3 066例,平均年龄为(41.32±13.17)岁。在5 400例中,心电图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45例,其中合并J波的28例(心血管病患者8例,非心血管病患者20例)。
1.2 J波的诊断与分型 ①诊断:J点之后的顿挫称为J波。J波振幅≥0.1 mV,时限≥20 ms,严格删除J点偏移,包括J点的压低和J点的抬高(图1)。②分型:驼峰型,波幅较高,峰顶圆顿,可位于R波降支或J点处(图2A);顿挫型,为R波下降支明显顿挫呈一定波幅的图形(图2B、C);尖峰型,为J点处呈尖峰型,波幅不定,常与早期复极综合征伴随出现(图2D、E)。
图1 J点偏移示意图
图2 J波分型示意图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PEMS3.1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J波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J波的发生率为1.07%(58/5 400),其中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占2.03%(14/688),在非心血管病患者中占0.93%(44/4 712)。早期复极综合征的45例中合并J波的28例,发生率为62.22%。不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5 355例中合并J波的30例,发生率为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早期复极综合征伴J波的28例,占J波总数的48.28%(28/58)。
2.2 J波出现的导联和方向 以胸导联最为常见,出现最多的是V5导联,为84.48%(49/58),其次为V4、V6、V3、Ⅱ、aVF、V2、Ⅰ、aVL、aVR 等导联,平均各出现1例,为1.72%(1/58)。J波的方向均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2.3 J波的振幅和形态 J波振幅均在0.5-2.0 mV,时限均在 0.02 -0.04 s,平均 J波的振幅为(0.016±0.009)mV/s。出现 J波的 58 例中,呈顿挫型的11例,尖峰型的47例。心血管病患者在顿挫型与尖峰型中分别占54.55%(6/11)和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J波与心律失常 本研究中J波合并心律失常4例,占J波发生率6.89%,其中房颤2例,室性早搏1例,房扑1例,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其中顿挫型与尖峰型J波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7.27%(3/11)和2.13%(1/4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电图上的J波又称Osborn波,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与复极的开始,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有10 ms的重叠区。临床上常见于正常人和早期复极综合征者,也可见于某些病理状态,如低温、高钙及脑损害等。J波的形成机制与心外膜和心内膜Ito电流差相关,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心室外膜动作电位切迹加重,心室透壁电位差增大,可引起巨大的J波,出现病理性J波。
近年来,J波受到临床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它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随着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相继面世,证明J波在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病的发生率[2,3]。本文通过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发现,58例出现J波的患者,在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为2.03%,在非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为0.93%,提示J波与心血管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顿挫型J波的发生率远高于尖峰型的发生率,且以伴发心血管病患者为多,虽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但说明顿挫型J波与恶性心律失常之间存在有相关性;J波的振幅增高,时限延长,也预示着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大。本文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J波的发生率为62.22%,提示复极提前是J波产生的主要机制,但并不都是良性的,它可能与心源性猝死存在有某种潜在的联系。随着对J波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J波的细胞和离子流机制在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颤、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急性期等所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把以上的这些临床病症及良性的早期复极综合征,现已统称为 J波综合征[4,5],其 J波的出现可以是心源性猝死高危预警的一个指标。所以临床通过对J波的心电图诊断可以较早期地发现高危人群,有助于临床积极干预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提高对心源性猝死的防范。
[1] 王东琦,苏显明,崔长宗.J波和J波综合征[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1):4 -5.
[2] 李玲,王一欣,孙宗林,等.J波改变33例心电图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6):424 -425.
[3] 廖红.J波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J].心电学杂志,2008,17(3):237 -238.
[4] 王现青,严干新,崔长宗.J波综合征[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5):360 -361.
[5] 严干新,姚青海,王东琦,等.J波与J波综合征[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4,8(6):360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