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英, 陈 华, 侯向青, 张 静, 李秀花 (山西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太原0000;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外科教研室;山东省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科)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对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体力和智力的良好发育、顺利完成学业起着重要的作用[1]。卫校学生的年龄多在15-18岁,该阶段的营养状况、营养态度不仅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且对他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及所服务的人群产生影响,为了了解这一特殊人群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营养行为,为了更好地指导卫校专业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善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于2010-04对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的483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作了如下分析。
1.1 对象 选取晋中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为单位按年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三个年级的学生483名。
1.2 调查设计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问卷项目及答案均在查阅相关资料后确定。在正式调查前选取50名学生预调查,间隔2周后重新进行调查,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其信度[2]。两次问卷调查作相关性分析发现营养知识(r=0.84,P <0.001)、营养态度(r=0.82,P <0.001)、营养行为(r=0.79,P <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3 内容 营养KAP现状调查以问卷(自填式)形式进行,完成整个问卷需要10-15 min,要求当面完成。问卷以选择题形式为主,包括下列内容:①一般情况;②营养知识(K):单选题回答正确1分,多选题答对一项得1分,共28分;③营养态度(A):共11题;④饮食行为(P):共13题。
1.4 质量控制 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统一标准。采取无记名自填式调查,现场回收问卷后,立即进行核对、补项、整理。
1.5 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Epidate3.1录入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
2.1 一般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490份,收回490份,问卷收回率100%,有效问卷483份。问卷有效率为98.6%。其中共调查三个年级,其中一年级264人,二年级149人,四年级70人。来自城市的学生123人,农村学生360人。由于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共有475名女生,8名男生。
2.2 营养知识
2.2.1 整体营养知识测评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卫校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总体得分情况为11.0±3.6(满分28分)。其中营养知识题中知晓率高的为植物性食物中哪种食物含蛋白质最多(71.3%)、便秘病人该多吃什么食物(67.2%)、哪些食物不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56.8%)、最经济最有效的补钙方法(55.3%),知晓率低的知识题为熏烤食物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8.7%)、来源最广最经济的营养素(12.9%)、哪种食物含铁丰富且容易被机体吸收(14.3%)。
2.2.2 不同基本情况学生营养知识认知比较 来自城镇或农村不同区域学生的比较,来自城镇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情况为17.8±4.1,来自农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为10.7±3.4,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城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05)。
一年级营养知识得分为9.7±2.9,二年级营养知识得分为11.3±3.3,四年级营养知识得分为15.2±3.6,经方差分析,不同年级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058,P=0.031)。随着年级的增高,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也越好。
不同月饮食支出的学生营养知识认知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0,P=0.871,P >0.05)。
不同体重指数的学生营养知识认知水平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7,P=0.990,P >0.05)。
2.2.3 营养知识来源 大多数卫校学生现有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较多,其中从电视获得营养知识的人数最多(74.3%),其次为家人(58.6%)、报纸书籍(55.3%)、网络(55.2%)。大多数卫校学生希望获得营养知识的渠道也以电视最多(55.3%),与实际得到营养知识途径比较,人们更希望通过网络(54.2%)和讲座咨询(51.8%)获得营养知识。
2.3 营养态度
2.3.1 营养态度积极率 大部分学生营养态度端正,69.3%的护理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83.2%的护理学生会改进饮食中存在的问题,93.6%的护理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98.2%的护理学生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71.8%的护理学生会把营养知识运用于日常饮食中。
2.3.2 饮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饮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蔬菜水果摄入少(65.8%)、挑食偏食(47.2%)、食物品种单一(42.9%)、喜食烧烤油炸类食物(34.2%)等。经济条件的限制(30.4%)、挑食偏食(46.8%)、对合理营养不了解(46.0%)、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食物(61.3%)均为使学生饮食结构产生问题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喜欢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食物。
2.3.3 城乡卫校学生营养态度比较 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等态度题在城乡间做了比较,结果显示,城乡卫校学生营养态度积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城乡卫校学生营养态度积极率比较 (%)Tab 1 Positive rate of nutritional attitude i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
2.3.4 不同年级卫校学生营养态度比较 不同年级卫校学生营养态度积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卫校学生营养态度积极率比较 (%)Tab 2 Positive rate of nutritional attitude in different grades of students (%)
2.4 饮食行为
2.4.1 饮食行为调查情况 35.4%的卫校学生饮食规律,64.6%的卫校学生每天吃早餐有吃夜宵习惯,7.7%的卫校学生每天吃水果,10.8%的卫校学生每天都吃蔬菜,20.3%的卫校学生食用油炸食物频率大于3次/周,10.8%的卫校学生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
2.4.2 城乡饮食行为发生率(%)的比较 学生的饮食是否规律等行为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城乡饮食行为发生率的比较 (%)Tab 3 Comparison of the eating behavior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tudents (%)
2.4.3 不同年级饮食行为发生率的比较 各年级在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可看出四年级较二年级做的好,二年级较一年级做的好。
表4 不同年级饮食行为发生率的比较 (%)Tab 4 Comparison of eating behaviors among different grades (%)
调查结果显示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一般,大部分卫校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营养知识11.0±3.6。各项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差异较大,其中对植物性食物中哪种食物含蛋白质最多、便秘病人该多吃什么食物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高达71.3%和67.2%。熏烤食物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回答正确率较低,为8.7%。可见需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教育,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本次营养知识调查结果表明三个年级中高年级得分高于低年级,与他们在校所学的知识多少有关,二年级时开设了营养课。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卫校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对学生的营养知识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良好的态度是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工作的有利因素和基础,由于种种原因卫校对营养学课程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涉及临床营养学的内容就更少,导致学生的营养学知识比较局限[3]。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使他们不具备应有的营养知识,不能正确安排膳食计划、选择食物。
饮食行为表现较差,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有吃夜宵习惯、经常吃油炸烧烤,且以低年级出现较多,可能与他们的营养知识构成有关,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受到的关于营养知识的教育多。研究表明,营养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经常不吃早餐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4,5]。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许多营养问题严重危害着他们的健康,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不能合理地选择和搭配食物。有关资料表明,对食物选择的行为和对食物的认识有一种函数关系[6]。营养态度的正确与否影响了人们对营养知识的求知欲望,它们又共同影响了人们的饮食活动,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应将营养教育列入素质教育,并确定目标,联系实际,进行达标教育[7]。中专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态度较好,目前中专医学生在膳食行为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有必要通过科学的营养教育改变其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目前国内的卫生学校很少开设营养学相关课程,营养知识的宣传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有待加强[8]。营养教育不但要传授关于选择食物影响人体健康及寿命的正确信息,而且要引导人群将营养知识用于日常生活。中等卫生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从事基层医疗、护理、卫生保健和卫生防疫工作的高素质中等专业人才,许多疾病的发病、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都与营养知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各专业中开设与营养有关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1] 王运良,孙翔云,万修伟,等.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营养KAP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44 -1046.
[2] 彭迎春,常文虎,沈艳红.如何测量问卷的信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383 -384.
[3] 伭万里,李玉霞,刘永平,等.营养护理学教学设想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47 -348.
[4] 孙杰,尹俊水.早餐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1994,15(6):447.
[5] 马冠生,刘小慧,李小白,等.中专学生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0,14(2):93 -95.
[6] 邱服斌,毋亚男,王晓君,等.太原市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0):896-899.
[7] Hu SP,Liu JF,Shieh MJ.Nutriti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ractices among senior medical students in Taiwan[J].J Am Coll Nutr,1997,16(10):435 -438.
[8] 黄小明,杨将,马晓菊,等.某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