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辉,齐 伟,李 铁,王富春*,洪 杰,王洪峰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根据我院新近修改的教学大纲,单就针推专业而言,《针灸治疗学》由原来的2个学期授课,共144学时,改为1个学期授课、90和108学时,因为又增加了临床课时的比例,这就必须删减一定的理论教学内容以适应课时的安排。为此教研组在2007届和2008届针推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基于系统整合理念的《针灸治疗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
《针灸治疗学》的开课对象是针推专业大四的学生,在以往的中医教学中,学生们已经完成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科等学科的学习,有良好的临床基础,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在每个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辨证分型及表现上浪费讲课时间。因此在讲授内容上注重针灸疗法的特色之处,重点讲授其处方的配伍特色、临床应用及疗效等方面。大大减少与以前的中医临床各科教学与《针灸治疗学》重复的内容,加强了《针灸治疗学》中各种针灸方法的教学力度,注意了针灸治疗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强调经络辨证,结合脏腑辨证和八纲辨证,以促进针灸临床教学。
我们对《针灸治疗学》的理论教学内容按系统分类进行结构整合和实际讲授,注意了《针灸治疗学》与中医临床各门学科的衔接和交叉,见表1。
表1 整合教学结构后的授课内容时数分配表
每个系统的疾病都进行专项讲授,概述其病因及发病情况,重点讲述针灸对此类疾病的取穴规律分析,及针灸在治疗某个疾病上的特色,使针灸治疗临床各系统的疾病将规范化和简约化,以便将来学生正式进入临床后在诊疗疾病方面能够举一反三,按规律辨证处方。
本课题研究是在我校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针灸治疗学》课程体系按照临床疾病的系统分类规划讲课内容,进行专项教学,使《针灸治疗学》理论教学结构得到整合,确保针灸临床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更有利于整个知识系统的传授,使课程结构更加趋向合理。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达到了优秀水平。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临床课程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