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晖
本次研究过程中运用联合用药方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1],帮助社区医疗部门拓宽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便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的血压水平维持稳定,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2008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A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61.9岁;病程2~21年,平均4.2年。B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62.6岁;病程2~23年,平均5.1年。两组资料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具有可比性。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 (口服,5mg/次,1次/d,服用2个月)联合缬沙坦 (口服,80mg/次,1次/d,服用2个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用药期间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案实施结束后病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判定 (1) 显效:舒张压水平下降超过10mmHg(1mmHg=0.133 kPa),并已经处于正常水平,或下降超过20mmHg;(2)有效:舒张压水平下降不足10mmHg,但已经处于正常水平,或下降超过10mmHg但不足19mmHg;(3)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B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者15例,B组者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病情复发率比较 A组患者病情复发17例,B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Table1 Comparison of the curatire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高血压指的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明显增高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的综合征,是社区医疗机构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3]。
非洛地平是1种第2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属于第3代钙通道阻滞类药物,对小动脉平滑肌的选择性非常高,通过时外周血管阻力减少,进而使动脉血压降低,可使全身的血管压力明显降低,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从而达到降压的治疗目的。由于该药物具有血管扩张作用,长期应用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头痛、头晕、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4]。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的特异性受体AT1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对所有的心血管效应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明显下降,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治疗目的。此外该药物还对心、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抗心力衰竭、延缓肾脏损害的作用非常明显[5]。
综上所述,运用非洛地平与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治疗方案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患者的血压水平不仅能够快速恢复正常,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平稳,不会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1 陈新云,余波,刘敏,等.成都市社区高血压前期流行病学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575.
2 郭正勇.非洛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8例临床分析 [J].山东医药,2008,48(46):103.
3 袁井丽.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39-40.
4 李秋菊,朱剑,张小庆.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2):162-163.
5 陈刚,江志忠.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J].广东医学,2007,28(12):2018-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