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教学研究

2012-04-18 11:34郝周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日语外语

郝周绍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教学研究

郝周绍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后方法”理论是对传统的“方法”概念的否定。它寻求的不是另一种方法,而是方法的替代物。“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本文拟对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更加科学的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

后方法;日语听力教学;文化因素;教学方法

一、外语教学之“后方法”时代

外语教学同语言本身一样,走过了很长的发展道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百年的外语教学史上,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发生着重要的演变。各种不同的客观原因促使着外语的专家学者和外语教师们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地探索有关外语教学的各种方法。外语教学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等条件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受到了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这些理论无可否认地在一定程度上对外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教学也在不断地面临新的问题,旧有的各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很多合理之处,近年来一些学者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后方法”这一概念,并受到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也日趋丰富和完善,与以前的外语教学相对,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随着教学理论的探索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日益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教学方法每隔几十年就像循环周期一样必定有新的教学法出现,它取代旧有的教学理论,同时也吸收了前一时期各种教学法流派的优点和长处。实际上这些教学法流派存在着很多重叠之处,有的理论看上去似乎是全新的,实际上却是对原有方法理论的变异,也有很多教学理念和先前的教学思想相比,更大的不同仅是理论观察的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终于渐渐认识到,所谓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外语教学的规律或者满足一切外语教学的目标。

而在后方法时代,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探索并不是寻求另一个方法,而是寻找方法之外的东西,追求能够克服方法的局限性的方法的替代物。当然后方法时代我们并不否认或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和意义,而是更强调从策略角度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也不再拘泥于教学环节的各个细节,而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关注教学对象对各种能力的运用。

二、日语听力教学现状分析

听力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听力教学特别是日语听力教学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比起精读和泛读这样的传统外语课程,听力课程虽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整个日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处于从属地位。这就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使得本来就难以提高的听力学习变得更加让学习者和教授者感到棘手。造成这种局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理念的相对滞后。听力课程的重要性不管是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还是对于公修外语的学生来讲,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听力作为外语学习的四大核心部分之一,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其他三方面的技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很多语言学家也都表示,语言学习中的头等大事是听力理解,听力训练是应该放在语言学习的首要位置。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却在大部分听力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感的培养,听力训练过程中亦是如此,语感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而我们的传统教学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系统的知识,人为的促使了听力这一重要环节逐渐成为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从属内容。这样的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日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从各方面深入分析,才能有效改善日语听力教学。首先,我们要明白,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定位应是一个引导者。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往往会被忽视,那就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听日语听力时的一种惧听心理。虽然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日语的学习作为外语中的一个特殊语种,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我们的教学对象往往起点比较低,甚至很多是零起点开始学习日语的。要想在日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收到实效,不仅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过硬,对教学对象的学生更是要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一定程度的日本文化知识背景。这些基本要求之外,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便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无数事实证明,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外语听力成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一要素是非语言要素,所以往往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被忽视。很多情况学生听力成绩不理想,多是因为应试时出现的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所致。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外语课堂的引导者,在听力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日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因素方面也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多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克服惧听心理。

动态教学模式的培养也是对当前日语听力教学过程的必然要求。虽然这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却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便是刺激反应,没有刺激的教学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没有刺激的教学势必成为一种灌输。现行日语听力教学不应该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应以变革课堂组织形式为着眼点,构建起一种动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采取诸如对话、合作、碰撞等多种类型的合作模式去构建全新的听力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势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而且这样一种教学状态不但对日语听力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甚至能带动学生其他相关日语课程的学习热情,听力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会话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些触类旁通的激发作用。

三、结语

面对日语听力课堂教学的各种现状,在外语教学发展的后方法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求教授者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原则和程序,而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践行一种实施于社会和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适合具体环境的日语听力教学。首先,从教学内容本身来讲日语听力教学必须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一定的日本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日语听力的必然要求。听力教学绝不单单是听力材料的反复练习,文化因素应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渗透也绝不仅仅是若干文化概念的重提,而是让学生通过有效途径真正了解并掌握文化的内涵如日本民族的心理特质和思维习惯。如果能充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听力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克服紧张恐惧心理是目前日语听力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日语听力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作为起点普遍较低的外语听力学习,听力课堂过程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内容安排得比较丰富。日语听力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会从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对整个日语听力学习的影响相当消极。这就需要课堂的引导者对教学对象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另外,日语听力教学也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这不仅要在课堂上实现,更应在课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在上完课后交流的机会本来就不多,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的进度和特点都缺乏相应的了解,因此每次课的衔接就不够连贯。因此要实现教学者和对象之间的积极对话,课内外的交流和沟通尤为重要,这样建立起来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反过来又能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总体来讲,后方法时代我们应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宏观策略,积极思考我们的整个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从更高的角度完善日语听力教学理念。日语听力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的内容,而后方法时代的各种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新的理论创新,笔者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后方法时代的日语听力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业内各位同仁的关注,同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日语听力课堂教学和外语教学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刘旭东.外语教学的后方法的源流.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1).

[2]陈力.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基础应用教育,2009(6).

[3]石晶.论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东北大学学报, 2001(5).

[4]林娟娟.论日本语言与文化研究交叉的必要性.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1).

[5]陈朝阳.探讨日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

H39

A

1008-7508(2012)05-0047-02

2012-03-14

郝周绍 (1981~),河南南阳人,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与文化。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日语外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