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055例拟受血者血液传播疾病血清指标的分析

2012-04-18 10:27吴书笔解放军第五三五医院检验科湖南怀化418008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年22期

胡 莉,吴书笔,朱 合(解放军第五三五医院检验科,湖南怀化 418008)

输血治疗是临床抢救危急重症患者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输血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输血感染是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一种感染途径,因此血源性医院感染受到广泛重视。输血前开展受血者血源相关传染病的检测不仅能有效控制血源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同时也可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确保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1-2]。本文对本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拟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以及梅毒螺旋体(TP)相关抗体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拟受血者15 055例,空腹取静脉血分离血清,24h内检测完毕。

1.2 检测试剂和原理

1.2.1 抗-HCV 抗-HCV检测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试剂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复查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试剂,两种试剂检测均为阳性才能报告阳性。

1.2.2 抗-TP 特异抗体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试剂购自山东潍坊三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采用间接凝集法,试剂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阳性标本采用梅毒特异性试验即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试剂为日本富士公司产品。

1.2.3 抗-HIV 抗-HIV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人血清中的抗-HIV1/抗-HIV2。初筛试剂购自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复查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试剂,两种试剂检测均阳性方可报告抗-HIV阳性待查,阳性待查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证。

1.3 仪器 洗板机为KHB ST-36W,酶标仪为为KHB ST-36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15 055例拟受血者3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是:抗-HCV阳性252例,阳性率为1.67%。单独ELISA检测抗-TP阳性415例,阳性率2.76%;ELISA和RPR检测抗-TP均阳性87例,阳性率为0.58%;单独RPR检测抗-TP阳性4例,阳性率0.03%,ELISA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抗-TP阳性符合率达100%,单独RPR检测抗-TP阳性4例经TPPA确证阴性2例,阳性2例,其中有15例同时抗-HCV和TPPA检测抗-TP阳性。抗-HIV阳性4例,阳性率0.03%。

3 讨 论

HCV主要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俗称输血后肝炎。抗-HCV是一种非保护性抗体,测定结果阳性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依据。本试验从15 055例拟受血者中发现252例抗-HCV阳性,阳性率为1.67%,稍低于孙利波等[3]报道的2.24%。HCV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临床输血与血液制剂安全的重点病毒性传染病[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疾病之一[5]。试验结果显示,单独ELISA检测抗-TP阳性415例 ,阳性率2.76%,高于王凤莲等[6]报道的1.7%;ELISA和RPR检测抗-TP均阳性87例,阳性率为0.58%;单独RPR检测抗-TP阳性4例,阳性率0.03%,ELISA和TPPA两种方法检测抗-TP阳性符合率达100%,单独RPR检测抗-TP阳性4例经TPPA检测确证阴性2例,阳性2例。结果显示,单独ELISA检测抗-TP阳性比例最高,并且受检者多数年龄偏大,分析与检测方法有关。抗-TP检测的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后产生的针对梅毒螺旋体的IgG抗体,该类抗体在机体长期存在,阳性表示受检者曾经感染梅毒。ELISA和RPR检测抗-TP均阳性提示梅毒正处于活动期。单独RPR检测抗-TP阳性经确证为梅毒感染的2例临床证实为梅毒感染早期,而经确证为假阳性的2例分析是由于RPR反应的非特异性所致。结果显示,HCV和梅毒二者相互交叉感染的概率较高,15 055例受检者中有15例同时感染HCV和梅毒,可能与不洁性行为等共同感染途径有关。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7],基层医院对抗-HIV的检测只是初筛试验,初筛阳性标本必须按“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以蛋白印迹法确证后方能报告阳性结果。在15 055例受检者中有4例初筛试验阳性,原血样及新抽血样同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后均为阳性。有文献报道,HIV感染伴HCV感染率很高,此试验未检出此类病例,可能因HIV阳性例数过少所致。

近年来,因输血感染血源性疾病引起的纠纷逐年增多,做好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可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及医源性感染,从根本上保证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还有利于了解本地区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情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1] 周丹.2009~2010年我院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25(2):93-94.

[2] 韩选伟,胡同平,张文兰.10 681例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2,9(5):71-72.

[3] 孙丽波,李淑霞,刘秀英.2 012例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521-522.

[4] 刘彩玲,古旭东,周菊琳.手术前及输血前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检测7 100例结果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421-422.

[5] 朱志斌,雷鸣.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及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6):570-571.

[6] 王凤莲,蔡庆果,陈积健,等.输血4项中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51-255.

[7] 王健,王克霞,项桂菊,等.艾滋病行为干预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7):1061-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