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贞,邓蔓菁,贾 艳,张 芸(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重庆 400042)
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注重护理学员动手能力,还应培养护患沟通的能力。在口腔护理教学中,老师们基本都能按照大纲要求给学员讲解并示范整个操作流程,然而部分老师忽略了护患沟通技巧,直接影响到口腔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口腔内科门诊患者流动量大,就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配合工作任务繁重,而且对护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有很高要求,在护理学员的临床带教工作中,特别需要培养其护患沟通技巧。笔者经过数年带教经历,现将其带教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各位口腔护理教学人员探讨。
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护患沟通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过程之一,也是医患双方在护理工作中信息传递过程,通过护患沟通的有效开展,医患双方能充分的表达对护理工作的认知、理解和要求等[1]。因此,护理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带教中,最重要的是对学员的基本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带教老师应根据口腔内科门诊特点,系统地讲授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步骤、护理配合、卫生宣教等。这些是护理学员接诊能力的专业基础,也是完成临床医疗活动和取得患者认同的重要保证。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更高了,护患关系从过去的“被动护理”转变为“共同参与”的合作关系,护士与患者的地位平等。因此,从接诊到治疗完成及之后的整个过程中,首先应教会学员对自己接诊的患者要有最直接的责任感,主动向患者讲解有关的问题和内容,帮助患者对所患口腔内科疾病建立正确的认识,增加护患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以利于整个治疗的顺利进行。
同情心和爱心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将其贯穿在带教的始终。作为医务工作者,临床技能固然重要,但大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基本医学知识,不容易理解医护人员对病情的介绍和治疗,他们对医护人员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不管患者多么急躁、态度不好,应教会学员保持态度和蔼,不急不躁,耐心细致接受询问和解释。训练学员有和蔼的态度、能耐心细致的询问,可以弥补临床技能操作的不足,获得患者的认同。
护士接诊的过程也是医患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患者通过初次接触时护士的行为和仪表,除了对护士的能力及为人做出一定的评价,还可能延伸到对整个科室的诊疗水平的评估。应教会学员时刻做到行为端庄,穿着干净整洁、大方、典雅,给患者一种值得信赖的印象。患者在诉说病情时,应面带微笑,适当予以有理解的回应,同时辅以目光的交流,表现出对患者诉说的重视,获得患者的理解,使护患沟通和临床治疗更加顺畅的开展。还应时刻叮嘱学员,初次接诊一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取得患者的认可和理解,协助医生获得患者的合作,对进一步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疾病会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对口腔医学的不了解,以及部分媒体的不实宣传,患者可能一旦坐上综合治疗椅就更害怕了,尤其是看到口腔内科特有的诊疗器械,内心更为不安。此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解释,使他们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在诊疗过程中,护士还要协助医生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清楚,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治疗结束后,要向患者说明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及复诊事项。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应教授学员多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另外,因为口腔内科诊疗的特殊性,应谢绝陪伴,使患者保持心情平静。
学员虽然知道操作过程中要和患者交流,但是,有些学员与患者交流时过于机械、模式化,让患者感觉极不自然[2]。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严谨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人文关怀精神和积极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护患之间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良好的沟通可增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同时护士也可以通过沟通的方式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患者的康复。
带教老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员。老师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同时要培养学员医患沟通技巧,并把临床知识、技能与护患沟通培养相结合,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3]。同时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医德医风影响学员。临床诊疗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诉求和心理状况进行交流,并把交流技巧示教给学员,了解学员的实际能力,对学员的正确表现予以鼓励,错误的表现及时纠正,帮助学员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高口腔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1]李翠久,黄龙淳.影响护患关系信任度因素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7(13):1628-1630.
[2]张蕾,聂超.口腔护理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细节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57.
[3]刘英,唐婉蓉,米方林.口腔临床实践教学的挑战和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4):47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