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2012-04-18 08:35:00朱鹤飞,王春晓,张春影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患肢髋关节膝关节

·经验交流·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人工髋关节;康复指导;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髋部疾患日益增加,长期卧床又可导致较多并发症,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患的首选方法,具有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优点。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对4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基本情况,给予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疏导,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事项,介绍同种疾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如患者焦虑严重必要时给予镇静药。

皮肤护理手:术皮肤区常规准备,做好大小便的术前指导,教会床上使用便器,不要使用大便器以免皮肤损伤。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小便通畅,术前12 h禁食水。

2 术后观察及护理

术后观察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各种管路、输液名称、滴数。

伤口敷料观察护理:观察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如有渗出或污染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更换敷料。

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打折、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引流液的量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留置尿管:妥善固定引流袋,防止脱落,打折。记录24 h尿量,尿量减少后无尿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及时补液。给予患者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

患肢观察护理:观察患肢的颜色、温度、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功能,观察患肢肿胀情况。使用抗凝药物期间,要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如伤口渗血增多、皮下出血、鼻出血等。手术当日患者保持平卧位,软枕固定患肢于外展中立位,患者麻醉清醒后立即行踝关节的背伸跖曲运动。

3 康复锻炼

正确的康复指导,可促进病人肢体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概括说来功能锻炼有以下优点:1)预防关节粘连和僵直;2)促进肿胀消退;3)减少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

术后1~3 d屈伸踝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保持3~5秒,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10~15次/h,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完全康复。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踝关节,3~4次/d,每次5遍。健侧肌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1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目的是消除患肢肿胀,恢复肌肉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3~5 d借助关节锻炼器(CPM)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功能锻炼,从30°开始逐渐增大,但不宜大于90°。臀部收缩练习: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绷紧,保持5秒钟。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大腿前方肌肉(股四头肌)绷紧,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每隔10 min练习10次,直到感觉大腿肌肉有点儿疲劳为止。目的是恢复肌肉力量。

术后5~10 d外展练习: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收回时不要完全并拢,3~4次/d。髋关节轻度屈曲练习:用吊带拉起髋部60°使脚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髋关节伸直运动: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可以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直腿抬高运动: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离床前10 cm)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重复练习,3~4次/d。卧位髋关节练习可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活动度,使患侧髋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

术后10~14 d伸髋练习:坐于床边,双手后撑,主动伸直髋膝关节。屈髋练习:使髋关节适当伸展,并置于旋转中立位。屈髋位旋转练习:双足分开,双膝合拢,用于练习髋关节内旋反之为髋关节外旋。以上动作时间控制在30 min。目的是逐渐锻炼坐位及增加患侧髋关节的活动度。

术后15 d下地练习: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将术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术侧髋外旋。健侧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坐下练习:坐下之前做好准备,需要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缓慢倒退,看好位置,双手扶稳,再缓缓坐下。屈髋不能超过90°,要坐高椅子。站立练习:开始需人协助,直到有足够的力量站立。练习3~4次/d,每次5~10 min。站立抬腿练习:双手握住扶手抬起患肢,抬腿时膝关节低于腰部,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 min。站立后伸和外展: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拉伸髋关节囊和屈髋肌群,注意保持上身直立,2~3次/d,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外展肌,练习2~3次/d,每次5~10 min。使用助行器的练习:先用助行器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改用双侧腋杖。先将助行器摆在身体前20 cm处,先迈术侧腿,再将健侧腿跟上,如此循环。开始时,3~4次/d,每次行走5~10 min,待逐渐适应后,增加至5~10次/d,每次行走20~30 min,行走有助于您保持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术后14 d后功能训练可使髋关节主动屈曲达到90°,在自行助行器的帮助下可自行部分负重行走,非骨水泥假体应适当延长负重行走时间。

术后1、3、6、12个月要定期门诊随访,患者一年后要每年随访1次,有肢体位置异常,或感觉髋关节脱臼,局部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就诊。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全程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即: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出院指导,体会到:康复不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术后予以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规范的患肢护理、疼痛的及时处理、引流管的有效护理,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进行术后早期、中期、后期的科学康复训练是髋关节达到良好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可让患者及家属明确认识到锻炼和锻炼方法的重要性,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原则,利于术后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日常生活动作及部分社会活动参与的需要。

1673-2995(2012)01-0022-02

朱鹤飞,王春晓,张春影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骨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3)

朱鹤飞(1982-),女(汉族),主管护师,本科.

R687.4

B

2011-10-20)

猜你喜欢
患肢髋关节膝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16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3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