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英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历史文化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五代十国时期,在地方割据政权中,后蜀与南唐曾是当时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两个。后蜀(934-965)存在31年,历二君,创业之主孟知祥建国半年即死,其子孟昶(初名仁赞)继位后统治后蜀垂31年,其统治政策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后蜀的兴衰,但学界对孟昶的研究常着眼于孟昶个人是昏君还是明君形象的分析,如武建国[1]、张邦炜[2]、张执让[3]、管执中[4]、王炎平[5]等,对后蜀的灭亡则多归结于孟昶后期的骄奢淫逸[4][5],而对孟昶的用人政策未能从其即位时的政治局势加以考虑。本人不揣浅陋,对孟昶的治国措施及用人政策加以动态考察,或许能深化认识后蜀失国的原因,不足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孟昶的统治以广政十一年(948)为界分前后两个阶段。934-948年间为后蜀政权巩固稳定时期,此时正值中原王朝屡革,无暇他顾,僻处一隅的后蜀得以存在并发展;不过,此间又是后蜀内争最激烈的时期,因为孟昶即位时尚幼,其父遗命六大臣辅政,孟昶成年以后,为了加强皇权,采取拉拢分化、残酷诛杀、胁迫辞职等手段,最终将六大臣排挤出政治中心而独立执政。949-965年为后蜀政治衰退期,随着顾命六大臣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军事经验丰富的老臣退出政治舞台,孟昶提拔重用的一些新人把持了要害部门,但这些人缺乏政治远见,既不能战,又不能谋,接连出现决策失误,从而加速了后蜀的灭亡。本文将以此为线索,探讨孟昶加强皇权的斗争及对后蜀灭亡的影响。
孟知祥自925年入蜀,经过近10年奋战,却唐兵,破董璋,奄有两川,奠定了后蜀的割据基础。但建国甫半年,孟知祥就仓促辞世,遗命立孟昶为太子,监国,“召司空、同平章事赵季良、武信节度使李仁罕、保宁节度使赵廷隐、枢密使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奉銮肃卫指挥副使侯弘实受遗诏辅政。是夕殂,秘不发丧”[6]9123。孟昶虽被立为太子,但能否顺利即位存在变数,处于“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7]3005的五代乱世,孟昶能够稳定住这个新生政权吗?
当时政治状况之凶险程度,一如《资治通鉴》所载:“(枢密使)王处回夜启义兴门告赵季良(高祖已崩),处回泣不已,季良正色曰:‘今强将握兵,专伺时变,宜速立嗣君以绝觊觎,岂可但相泣邪!’处回收泪谢之。季良教处回见李仁罕,审其词旨然后告之。处回至仁罕第,仁罕设备而出,遂不以实告。”[6]9123本条下胡三省注曰:“强将,谓李罕之(当为李仁罕之误)、李肇等。”[6]9123他们欲乘孟知祥辞世时图谋政变,并企图拉拢宰相赵季良等,所幸赵季良和王处回坚定拥戴孟昶,“丙寅,宣遗志,命太子仁赞更名昶,丁卯,即皇帝位”[6]9123。
不甘失败的李仁罕又对新君提出新要求:“蜀卫圣诸军都指挥使、武信节度使李仁罕自恃宿将有功,复受顾托,求判六军,令进奏吏宋从会以意谕枢密院,又至学士院侦草麻。蜀主不得已,甲寅,加仁罕兼中书令,判六军事;以左匡圣都指挥使、保宁节度使赵廷隐兼侍中,为之副。”[6]9124判六军又称判六军诸卫事,当时后蜀一如他国,例置卫圣、匡圣、捧圣控鹤、奉銮肃卫军、骁锐、亲卫等六军,其中李仁罕所掌卫圣诸军实力最强。但他并不满足,为摆脱其他大将牵制,他提出总判六军。
李仁罕自求官职,且志在必得,这令孟昶非常震怒。据《十国春秋·李仁罕传》载:“是时诸将多高祖故人,事后主益骄蹇不法,务广第宅,夺人良田,发其坟墓,而仁罕及张业尤甚。仁罕在高祖时已恣为豪奢,前蜀主宫嫔有国色,欲娶之,惧为高祖所责,至是渐有跋扈之志,颇恃功,求判六军。后主虽曲狥其请,加中书令,判六军事,而内不胜其忿。”[8]759为了稳住李仁罕,孟昶只好暂时答应他的要求,但同时任命和李仁罕怨隙很深的赵廷隐为六军副使以为掣肘,并进一步加强了皇宫的宿卫:“帝(指孟昶)自置殿直四番,取将家及死事孤子为之,乃命李仁罕子继宏、赵季良子元振、张业子继昭、侯洪实子令钦、赵廷隐子崇韬分为都知领焉。”[8]706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孟昶决定先发制人,一举解决李仁罕及其党羽:“蜀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张公铎与医官使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茶酒库使安思谦等皆事后主于藩邸,素怨李仁罕,共谮之,云仁罕有异志;蜀主(指孟昶)令继勋等与赵季良、赵廷隐谋,因仁罕入朝,命武士执而杀之。癸未,下诏暴其罪,并其子继宏及宋从会等数人皆伏诛。”[6]9125
李仁罕被杀一事,诸书记载详略各不同,《九国志·赵廷隐传》云:“昶袭位,李仁罕求总六军,将图非望。以廷隐为六军副使以制之。”[9]卷7是说突出了赵廷隐与李仁罕的矛盾。然据同书《李仁罕传》:“知祥卒,命仁罕辅政,昶嗣位,令判六军事。仁罕奉幼主无隐情,自以先朝旧老,遇事必谏。时控鹤指挥使张公铎、内医韩继勋、丰德库使韩保贞、弓箭库使安思谦等,皆昶在东府时旧所亲狎,素不为仁罕所礼,皆怀怨怒,每谮仁罕欲纳王衍妃徐氏为侧室,遂诬以奸。昶大怒,俟仁罕入朝,命武士击杀之,年六十二。”[9]卷7据此则李仁罕之被杀,在于其触怒众人。综合诸史所载可知:李仁罕即使未必真有谋反之心,但其自恃宿将,不把少帝及其左右放在眼里,最终贾祸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孟昶新提拔的亲信诸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诛杀李仁罕,显示了孟昶对跋扈大臣绝不姑息的一面,也表明孟昶年龄虽少但深谙斗争策略:主少臣强,功臣宿将军权在握,处置不慎不但皇位不保,甚至会身首异处。孟昶假意答应李仁罕的要求以稳住事态发展,同时争取威望素隆的赵季良、赵廷隐等老臣支持,“令继勋等与赵季良、赵廷隐谋”;在诛杀李仁罕时,也仅仅针对李仁罕的党羽数人,并没有借此大肆株连,即便对李仁罕的外甥张业也极力笼络:“仁罕既伏罪,业是时方掌禁兵,后主惧其反侧,乃用为相以安之,命同平章事。”[8]760孟昶最大程度争取其他功臣支持,所以诛杀李仁罕并未引起政局动荡,反而树立了新君的威望,也惩戒了那些有不轨之心的大臣,宿将李肇就深受触动。
李肇是孟知祥的创业五节度使之一,时任昭武节度使。孟昶即位后,李肇按照惯例应该前往参拜新君,但李肇却态度倨傲,史言:“李肇闻蜀主即位,顾望,不时入朝,至汉州,留与亲戚宴饮逾旬;冬十月,庚午,始至成都,称足疾,扶杖入朝见,见蜀主不拜。”[6]9125不过,就在李仁罕被杀当日,“李肇释杖而拜”[6]9125,可谓前倨后恭。即便如此,孟昶对李肇也没有手软:“后主既诛李仁罕,心颇不平于肇,左右以肇倨慢,请加刑,后主竟罢其军务,改太子少傅,徙邛州。”[6]9126此后,一直到老死邛州,李肇再也未被起用。二李一死一罢表明了后主对功臣的强硬态度,功臣自恃有功,挑战皇权,其结果是自贻祸端。
惩罚了凶悍的二李后,孟昶没有继续对功臣开刀,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孟昶大位已定,但政治局面、人心并不稳固,宫廷叛乱等人为祸乱被时人认为是天象不稳的地震山崩等现象不时发生的征兆。这些都足以表明,孟昶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尚需时日。
二李事件并不意味着孟昶与元老大臣斗争的结束,其后孟昶一直处心积虑裁抑元老大臣的权力,并抓住一切时机安插自己的亲信,即使对有拥戴之功且忠心耿耿的赵季良、王处回,孟昶也没有排除疑忌。
作为孟知祥的主要谋士,赵季良在后蜀建国过程中功推第一,是后蜀“每有谋议,无不见从”[9]卷7的元老功臣,因而在建国后加特进、守司空、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判三司,成为实权派人物。及孟知祥崩殂,赵季良又临危不乱,与王处回联合拥戴孟昶即位,并挫败了李仁罕的政变阴谋。孟昶即位后,为示优崇,又加赵季良为司徒,位比三公。对于这样一个手握行政、财政大权的重臣,尽管其人并未挟功自傲,孟昶却不能完全放心。明德二年(935),孟昶宣布以御史中丞毋昭裔为宰相,改变了赵季良一人独相的局面;广政元年(938),又以武信节度使、同平章事张业为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一步分散了赵季良的权力。广政三年(940),赵季良主动上书,请求与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毋昭裔、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分判三司,得到后主允许,此后财权一分为三,季良判户部,昭裔判盐铁,张业判度支,三人形成了相互牵制、相互掣肘的局面。
枢密使王处回,也是孟昶重点防范的人物之一。孟昶曾安插亲信韩保贞为枢密副使,即为分王处回之权的一次尝试。尽管韩保贞何时擢、罢枢密副使已难以考证,但他曾经担任此职却是不争的史实,据《新五代史》:“昶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枢密副使韩保贞切谏,昶大悟,即日出之,赐保贞金数斤。”[10]803可证韩保贞曾经担任过枢密副使。
为稳固政权,后主孟昶刻意培植新的政治势力。具体措施如:
(1)和韩保贞、李昊等宠信大臣结成姻亲。据史籍载,后主有女儿凤仪公主嫁给宰相李昊之子少连,銮国公主嫁给毋昭裔之孙克恭,还有女失其封号,分别嫁给韩保贞之子韩崇遂、伊审徵之子伊崇度等人。
(2)注意从降将中提拔、培养人才。如张虔钊、孙汉韶、李廷珪等人,都是新归降的将领,孟昶对他们有意识提拔任用,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培植自己的势力。张虔钊、孙汉韶本仕后唐,后来以山南之地纳款于蜀,孟昶袭位,二人皆受宠遇:张虔钊历左右匡圣马步军都指挥使,孙汉韶也曾授左匡圣都指挥使,又迁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将领。
广政十年(947),后晋为契丹所灭,雄武节度使何重建举秦、阶、成三州降后蜀,凤翔节度使侯益、晋昌节度使赵匡赞也有意叛汉附蜀,孟昶遂“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节度使何重建副之,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侯,共将兵五万,虔钊出散关,重建出陇州,以击凤翔;奉銮肃卫都虞侯李廷珪将兵二万出子午谷,以援长安。诸军发成都,旌旗数十里”[6]9379。这是孟昶继位以来对外规模最大的一次用兵。在这次重大军事行动中,原来的五节度使已不见踪影,而张虔钊、孙汉韶两位后归新人却被委以重任,十足表明孟昶对军队的控制措施已经初见成效。
(3)肃清旧臣势力。广政十一年(948),孟昶继续削减旧臣势力,张业、王处回、赵廷隐自此彻底被逐出政治舞台。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是张业,理由是他图谋造反,据诸史载:“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性豪侈,强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狱,系负债者,至有瘐死者。其子检校左仆射继昭,好击剑,尝与僧归信访善剑者,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与业有隙,密告业、继昭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复从而谮之。甲子,业入朝,蜀主命壮士就都堂击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籍没其家。”[6]9394
张业谋反事件不久之后就波及到老臣王处回:“张业既死,蜀主不忍杀处回,听归私第;处回惶恐辞位,以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6]9394不久王处回请病告老。王处回之后,就轮到了赵廷隐:“蜀安思谦谋尽去旧将,又谮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欲代其位,夜,发兵围其第。会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入朝,极言廷隐无罪,乃得免。廷隐因称疾,固请解军职;甲戌,蜀主许之。”[6]9395一夕之间,孟知祥遗命六大臣中尚健在的三人中一个被杀,其余两人被迫交出权柄。从孟昶934年即位至948年,历经十五年,故将旧臣殆尽,“上始亲临庶政事”[11]卷7。
(4)人事调整。在肃清旧臣势力之后,孟昶接着进行人事大调整,据万斯同《后蜀将相大臣年表》,其时中央大员中宰相三员——毋昭裔、李昊、徐光溥,系孟昶一手提拔;枢密使高延昭、王昭远则是他自小的玩伴;军队主要将领左匡圣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右匡圣马步都指挥使、领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孙汉韶等[12]7716,也都是孟昶一手栽培起来的将领,至此完全听凭孟昶旨意的政治中枢集团完全确立。
客观地说,孟昶加强皇权的策略是成功的,在顾命大臣集团环伺之下,孟昶不仅成功站稳脚跟,而且逐渐剪灭了旧臣势力,强化了皇权。可悲的是,孟昶新任用的一批人也非廉洁之辈,甚至更加贪浊。如曾担任枢密副使的韩保贞,“初事高祖为押牙,及(高祖)登极,以为丰德库使,兼广义库使。后主嗣立,累迁眉州刺史、枢密副使,已复为汉州刺史,拜宣徽北院使”[8]804。韩保贞的亲吏杨虔范“讼保贞不法,后主令斩虔范以谢”[8]805。之后更是对韩保贞不停地加官封爵,“李昊让度支,诏以保贞代之。已又加宣徽南院使,山南节度、左卫圣马步军节度指挥使,迁奉銮肃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又选其子崇遂尚公主”[8]804。枢密使王处回被解职后,“蜀主(孟昶)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以其名位素轻,乃授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昭远,成都人,幼以僧童从其师入府,蜀高祖爱其敏慧,令给事蜀主左右;至是,委以机务,府库金帛,恣其取与,不复会计”[6]9395。高延昭自知不堪重任,不久自求解职,后主又以自己的表兄弟伊审徵为枢密使,“审徵,蜀高祖妹褒国公主(《十国春秋》云崇华公主)之子也,少与蜀主相亲狎,及知枢密,政之大小悉以咨之,审徵亦以经济为己任,而贪侈回邪,与王昭远相表里,国政由是遂衰”[6]9460。李昊也是后主提拔起来的宰相,“后主之世,位兼将相,秉利权,资货岁入无算,奢侈尤甚,后唐伎妾曳罗绮数百人”[8]774。当后主以李昊兼领武信军节度使时,“右补阙李起上言:‘故事,宰相无领方镇者。’蜀主曰:‘昊家多冗费,以厚禄优之耳。’”[8]729诸多事例显示,孟昶对这些人全无原则,而这些人被任用并非具备治国安邦的才能,仅仅是和后主关系近密。起用这么一批人执掌大政,无怪乎后蜀的统治江河日下。
对于孟昶任用非人的政治失误,时人并非没有觉察。如孟昶的母亲李太后就曾颇为担忧,史载:“李太后以典兵者多非其人,谓蜀主曰:‘吾昔见庄宗跨河与梁战,及先帝(孟知祥)在太原,平二蜀,诸将非有大功,无得典兵,故士卒畏服。今王昭远出于厮养,伊审徵、韩保贞、赵崇韬皆膏粱乳臭子,素不习兵,徒以旧恩置于人上,平时谁敢言者,一旦疆场有事,安能御大敌乎!以吾观之,惟高彦俦太原旧人,终不负汝,其余无足任者。’蜀主不能从。”[6]9570就连身处后宫的李太后都已看出王昭远、伊审徵、韩保贞、赵崇韬等人平庸无才,可是孟昶对他们大加任用。这些既无威望又没有实际才能的平庸之辈在承平时期掌兵尚可,一旦有强敌入侵,后蜀的灭亡便为期不远了。
其实早在947年张虔钊、李廷珪出兵关中时,就已经暴露出后蜀所任将帅皆不称其职:“张虔钊至宝鸡,诸将议不协,按兵未进,侯益闻廷珪西还,因闭壁拒蜀兵,虔钊势孤,引兵夜遁。”[6]9384此次出兵由于统帅张虔钊素乏威望,诸将不听指挥,致使贻误战机,本来打算投降后蜀的凤翔节度使侯益又倒向后汉,后蜀损兵折将,在子午谷吃了败仗。遗憾的是,孟昶并未接受这个惨痛教训,不久后蜀再次兴兵,更大的失败也就再所难免了。
955年,后周谋取秦、凤州,秦、凤地处后蜀北部边陲,孟昶遣客省使赵季札按视边备。季札素以文武才略自任,回奏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凤州刺史王万迪非将帅之才,不足以抵御大敌,请自代,后主遂任命季札为雄武监军使。事实上,自诩甚高的赵季札不过是脓包一个,他行至德阳,“闻周师入境,惧不敢进,上书求解边任还奏事,先遣辎重及伎妾西归。丁亥,单骑驰入成都,众以为奔败,莫不震恐。蜀主问以机事,皆不能对;蜀主怒,系之御史台,庚午,斩之于崇礼门”[6]9528。赵季札虽以丧师被杀,但所言韩继勋非将才并不谬,到后来韩继勋不战而逃,致使后蜀丧失秦、凤等地。
孟昶委派的另一个抵御周师的将领是李廷珪,一开始便犯了战略性错误,遣先锋都指挥使李进据马岭寨,又遣奇兵出斜谷,屯白涧,又分兵出唐仓镇及黄花谷,绝周粮道:“蜀染院使王峦将兵出唐仓,与建雄(周将)战于黄花,蜀兵败,奔唐仓,遇周兵,又败,虏峦及将士三千人;马岭、白涧兵皆溃,李廷珪、高彦俦等退保青泥岭。蜀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弃秦州,奔还成都,观察判官赵玭举城降,斜谷援兵亦溃。成、阶二州皆降,蜀人震恐。”[6]9531
就当时形势而论,周世宗虽然锐意进取,但是蜀道险远,粮草供给是个大问题,所以后周利在速战;而蜀方如果坚守险隘,待其粮尽再进行反击,胜算就很大。但主帅李廷珪先是分散兵力导致战斗力不强,继而又贸然主动出击,加之蜀将作战不力,最终导致后蜀尽失秦、凤、阶、成四州。后蜀将帅的无能在此次战斗中暴露无遗。
965年宋师伐蜀,其实是知枢密院事王昭远自启衅端,史言“昭远好读兵书,颇以方略自许”[8]828。北宋平荆、湘,孟昶大惧,“将发使朝贡,枢密使王昭远固止之”[13]卷下,并献计派使者送书联合北汉共同出兵中原,对宋形成夹攻之势。不料使者赵彦韬却将蜡丸书献给宋太祖,“先是宋帝已有兴兵意而未发,及得书,笑曰:‘西讨有名矣。’于是问蜀中地理”[8]732。北宋遂发兵六万分路伐蜀。
后主派王昭远、赵崇韬、韩保贞等领兵拒战。王昭远自以为建功立业时机已到,出征前夕,宰相李昊为之饯行,王昭远口出狂言:“酒酣,(昭远)攘臂谓昊曰:‘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小儿,取中原如反掌耳。”[14]136及行,昭远“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意气扬扬,自方诸葛亮。将至汉源,闻剑门已破,遂股慄色战,发言失次。(赵)崇韬布阵将战,昭远据胡床不能起。俄崇韬败,(昭远)乃免胄弃甲走投东川,匿仓舍下,悲嗟流涕目尽肿,惟诵罗隐诗曰:‘运去英雄不自由。’俄为追骑所执”[8]828。另一将帅韩保贞也是畏敌如虎。宋军先锋进围西县,“保贞懦,惧不敢出,遣兵数万人,依山背城,结阵自固”[14]137。这样的统帅御敌,后蜀焉得不败?
剑门乃四川门户,得知前线溃败,后主出金帛募兵,以太子玄喆为帅,李廷珪、张惠安为副,增兵剑门。玄喆生于太平之世,长于深宫之中,从未历过战阵,初莅前线,“辇爱姬,携乐器、伶人数十辈以从”[8]734。“精卒万余,旌旗皆织文 为之,以锦绸其杠。是日微雨,元喆虑沾湿,令解去,俄雨止复斾之,旌旗数千,多倒系杠上,识者异焉”[8]750,全然视军事为儿戏。副帅李廷珪、张惠安也是庸懦无识之辈,行至绵州,闻听剑门已失,遁还东川,所过之处焚掠庐舍仓廪。自宋出兵仅66天,富庶一时的后蜀为北宋所灭。
孟昶年幼即位,先主孟知祥为其选择赵季良等六人辅政。出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争夺,也是为了避免沦为勋臣的傀儡,后主孟昶采取杀戮、罢黜、分权等手段,将军政大权从权臣手中夺回,有力地加强了后蜀的皇权控制,实现了乾纲独断的目标。
剿灭旧臣势力、加强皇权控制与后蜀灭亡,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但随着那些富有政治经验的元老勋旧被逐出政坛,后蜀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出现断层。后主孟昶任用的新人如王昭远、伊审徵等,虽然都是自己的亲信,但这些人既无政治远见,又虚妄自大,轻狂躁进,遂使后蜀脱离稳健发展道路,从而走上衰亡的不归之路。广政二十七年(964),枢密使王昭远又不自量力,谋取联合北汉对抗宋朝,轻起衅端,结果促成北宋出兵伐蜀,加速了后蜀的灭亡。
[1]武建国.略论孟昶[J].历史教学,1986(6):7-9.
[2]张邦炜.昏君乎?明君乎-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9(1):117-125.
[3]张执让.后蜀孟昶死因试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88-90.
[4]曾智中.前后蜀之败亡[J].文史杂志,1986(4):47.
[5]王炎平.略论前后蜀的国情和国运[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89-93.
[6]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陈尚君.旧五代史新辑会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路振.九国志[G]∥傅璇琮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0]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勾延庆.锦里耆旧传[G]∥傅璇琮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6049.
[12]作者不详.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3]张唐英.蜀梼杌[G]∥傅璇琮主编.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6097.
[1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