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道德哲学的解读

2012-04-18 07:19:03邹平林
关键词: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井冈山

邹平林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井冈山精神:道德哲学的解读

邹平林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作为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最为根本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引导之一。基于道德哲学的角度,井冈山精神实质上体现的乃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结合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实质,阐释其具体内涵的当代价值,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井冈山精神;道德哲学;价值实质;当代价值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价值引导。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和挑战。就价值观念层面而言,随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以及西方各种思潮的引入和兴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诚然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另一方面也给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带来了挑战。面对这样的复杂形势,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凝聚人心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而培育和弘扬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的井冈山精神,使其内涵在现代条件下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实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

井冈山精神源出于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普遍平等的人道主义道德价值理想。因此,基于道德哲学的视角,井冈山精神其实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而要阐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现实性、包容性和超越性,就必须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

根据唯物史观,“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P72)因此,作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的道德观念,始终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现实生活关系交织在一起的。“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2](P167)“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3](P1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相关论述,都深刻地揭示了道德的现实性。任何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内容和生活关系的抽象道德观念,都无法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真正有效的引导与规范。井冈山革命时期的领导人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承认并注重道德规范的现实性,因而在纪律、规范的制订方面始终注意切合人们现实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始终尊重人们的道德传统和现行有效的道德观念,并予以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例如,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①井冈山时期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其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损坏庄稼”等具体内容,尽管朴实无华,但无不切合当时人们现实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以及现行有效的道德观念,因而才产生了真正有效的现实规范作用,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唯物史观承认道德的现实性,但并不因此而否认道德的理想性与超越性。那种认为人在现实面前毫无作为的庸俗的机械决定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严重误解。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式的直观唯物主义时深刻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58)作为包含着能动的意识于自身之内的 “主体”,人必然对现实有所反思和批判,并在反思和批判中形成某种道德价值理想,进而在这种道德价值理想的引导下通过能动的实践来改造现实。但是,道德价值理想要能够转化为人们自觉的实践动机并通过实践而转化为现实,就必须对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有真切的把握,必须对人们的与现实生活内在相关的实践动机有真切的把握,而不能是脱离现实及其发展趋向、脱离人们的实践动机的主观空想。可见,道德的现实性与理想性是辩证统一的,而作为这种辩证统一之中介的就是人的能动的实践。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理想就是,在那个工人阶级获得了解放从而也就是全人类获得了解放的无阶级的理想社会中,人们就应该“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当遵循的那种简单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4](P607)而“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无非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平等。这一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理想,正是从对充满压迫、奴役的不合理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中产生的,同时又是改造这一不合理现实的革命实践的价值引导。但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之不同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道德价值理想的地方在于,资产阶级道德价值理想的立脚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因而其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始终是抽象的,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则立足于消灭了私有制的未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因而其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才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而未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在于革命的实践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现实的和科学的分析基础之上并以之为指导的。井冈山精神无疑是以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为基础和前提的,其“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具体价值内涵,不仅仅是为适应当时艰苦革命环境的产物,它既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为内在目标的,因而体现了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正因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所以它又是具有包容性的。所谓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包容性,是指它能够将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价值成果吸收于自身之内,但由于有了理想性目标的指引,这种吸收就根本不同于实证主义对现行道德观念的消极的、无批判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批判式的继承,即扬弃。根据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上都有其相应的道德观念,人们不能凭主观愿望而逾越客观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样也不能主观地想像一种道德观念能够脱离开历史发展阶段而发挥永恒、普遍有效的规范作用。这就是说,与人类社会有其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相应,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同样有其历史阶段性。一种着眼于未来社会的道德价值理想,不能抛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道德价值成果,而只能将这些道德价值成果扬弃于自身之内。就井冈山精神而言,其包容性就体现为对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的批判性继承与发扬,对当时人们认可并遵守的道德规范的尊重和批判性吸收。

总之,井冈山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引导下的革命实践的现实产物,没有这种崇高道德价值理想的指引,井冈山精神就是不可理解和不可想象的。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对这一理想的执著追求,正是井冈山精神实质性的价值内核。这一实质性的价值内核,一方面规定了井冈山精神具体价值内容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也是井冈山精神具有包容性和超越性从而得以与时俱进、永葆活力的根本保证。

二、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内涵:基于当代视野的道德阐发

井冈山精神作为革命精神、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总称,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江泽民2001年6月3日考察江西时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着眼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这一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实质对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价值内涵进行重新阐释,既能够重建井冈山精神与当代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深度关联,也能够将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价值成就包容和扬弃于井冈山精神自身之内。

坚定信念,就是坚定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信念。没有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就不可能产生并坚持践行这种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的新型道德价值原则,就不可能产生在井冈山精神当中体现出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新型道德关系。另一方面,没有革命实践的锻造,以中国共产党人为领导核心的革命者团体就不可能巩固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因此,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前提。

事实上,任何道德要得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都必须将其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信念,从而才能将对道德规范的遵守化为道德主体的内在行为动机。就当前社会而言,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一部分青少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丧失了理想和信念、迷失了方向,从而对崇高的道德价值理想采取无动于衷甚至是嘲讽的态度。就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来看,社会生活以及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往往让人无所适从,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讲,这种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冲击更是不容忽视;市场经济所释放出来的各种物欲、诱惑往往导致崇高价值的消解;现实与道德价值理想之间的落差往往也消解着人们的理想信念。但就其主观原因而言,一方面,信念不够坚定本身就是信念动摇和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有些人往往抽象地看待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没有看到这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客观的、辩证的历史过程因而有其历史阶段性,没有看到人的能动实践恰恰是这一理想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本身就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得以实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观条件。诚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实践所证明的那样,正是有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这一坚定信念的支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才能够在井冈山革命时期,不为艰苦的生存条件所压倒,不为白色恐怖所压倒,不为消极悲观的情绪所压倒,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精神和昂扬斗志,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境界。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人们恰恰需要有更为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信念,以此来评判、统摄和整合其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以此指导自身的行为。唯其如此,人们才不至于迷失前进的方向,才能够在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才能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而得以实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并不妨碍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辩证的历史过程,因而有其历史阶段性。当然,正因为有其历史阶段性,在追求道德价值理想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价值成果以及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取得的人权、自由、平等等文明价值成就。唯其如此,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才不至于变成一种脱离社会现实和当前人类文明成果的说教和空谈。

艰苦奋斗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视野中,艰苦奋斗获得了新的丰富内涵。在这一视野中,一方面,艰苦奋斗是以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坚定信念为基础和前提的,因而它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的解放与复归是全部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马克思看来,作为解放了的劳动,自由自觉活动正是人的价值的本质体现,因为劳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根本方式。因此,在任何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无论社会物质财富如何丰富,也无论社会物质条件如何优越,艰苦奋斗都是一种最具根本性的社会美德。就是在艺术这样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艰苦奋斗,马克思指出:“真正自由的劳动,例如作曲,同时也是非常严肃,极其紧张的事情。 ”[5](P113)在革命时期,尤其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由于敌人的封锁,红军的条件十分艰苦,食盐、布匹和药材等物质十分匮乏,“红军从军长到伙夫,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油盐柴米钱。他们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单衣、草鞋”。[6](P145)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红军战士们“不出怨言”,精神依然十分乐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之所以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十分乐观的精神并最终战胜困境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有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作为精神支柱和价值指引。现在,人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不必像革命特殊年代那样吃红米饭、南瓜汤,穿单衣、草鞋,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渡过难关的权宜之计,它更是一种优良的生活作风和道德修养。在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中,本质上包含着人们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为他人、为人类的福利而牺牲自我的崇高道德境界。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为他人、为人类的福利而牺牲自我的崇高道德境界,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必需的。

实事求是既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作风和修养,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必然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要求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从实践出发,从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出发,来开展自己的工作。但是,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和方法。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要有大公无私的胸襟,和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实话、办实事的勇气。这种宽广胸襟和大无畏精神同样是来源于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对自己所坚持的真理、所说的实话和所办的实事必然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坚定信念。正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一次次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挽救了革命。例如,按照当时中共中央的决策,秋收起义部队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这一错误决策使得起义部队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一紧急关头,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分析了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大无畏的精神,力排众议,违抗中央指令,果断做出放弃攻打长沙而退守山区和农村的英明决定,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转移奠定了组织基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够焕发活力、取得胜利;而一旦偏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当前,有部分党政干部精神懈怠、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大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偏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种现象不仅毁损了党的形象和人民对党的信任,而且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制止,就会从根本上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有的人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分析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复杂形势,不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反而以一种主观情绪化的态度,片面夸大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与挫折,片面夸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困境,甚至别有用心地对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恶毒的丑化。可见,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方法、作风和道德修养,以便以更坚定的信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以便更好地辨别真假、善恶、美丑。

敢闯新路充分地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的发挥是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为前提的。在井冈山革命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型革命道路。与此同时,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最终都是以满足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最终旨归,不能满足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甚至有损人民利益的东西,无论表面看来多“新”,它最终都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因此,敢闯新路本质也包含着为他人谋福利的道德意蕴。并且,创新是十分艰苦的工作,为了他人的利益而艰辛地劳作,就更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了。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它没有任何直接的历史经验可资借鉴,同时也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它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国家、民族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华民族能否完成她的伟大复兴并以强健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取决于人们创新意识的强弱以及创新能力的大小。

依靠群众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实践运用。根据唯物史观,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真正的历史,而人民的利益、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价值旨归。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因为真正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才能充分地调动和发挥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却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他们不是代表群众的利益,而是代表自己个人或小群体的利益;不是相信群众,而是害怕群众;不是依靠群众,而是排斥群众;不是从群众中来,也不是到群众中去,而是严重地脱离群众,由此滋生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背离人民的人最终一定会被人民所背离,无数历史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勇于胜利是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为前提的。没有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信念,就没有勇于胜利的内在动机;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敢闯新路的精神,没有依靠群众的胸襟,就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当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勇于胜利有着不同于革命时期的具体内涵,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民办实事,总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添砖加瓦,都是勇于胜利的表现。

井冈山精神是一个基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之上的内在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不能将其具体价值内涵割裂开来理解。唯其如此,井冈山精神才能跨越时空的限制,才能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保持着内在的血肉关联,才能以自身的理想性和超越性而将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包容和扬弃于自身之内,从而才能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引导作用。

最后,我们必须看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他们原本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想的追求者和践行者,应当是广大人民的榜样,但他们自身却背离了这一理想而变得腐化堕落,这是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优秀革命传统在当代社会存在被边缘化、被淡忘之危险趋向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继承和发扬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优秀革命传统而言,党的作风建设以及政治文明的进步,无疑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工作。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张泰城,罗学渭,等.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Jinggangshan Spirits:A Moral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ZOU Ping-li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343009, China)

Jingganshan spirits are original national spirit and a part of precious spiritual treasures for the CPC and Chinese people.They would eternally be the fundamental spiritual support and value guidance for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s in China.Examined in perspective of moral philosophy,the spirits are actually a set of realistic,inclusive and insightful social moral value ideals.For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present context,it is significant to reveal concrete modern values of Jinggangshan spirits through scrutiny of their essentials.

Jinggangshan spirits;moral philosophy;value essentials;modern values

D26

A

10.3969 /j.issn.1674-8107.2012.02.002

1674-8107(2012)02-0010-06

2011-12-17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项目 “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JD1041)。

邹平林(1978-),男,江西抚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韩 曦)

猜你喜欢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井冈山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11-08 08:47:43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井冈山诗五首
坚定信念夯实党建基石 立德树人助力培根铸魂——明水县第三小学党建经验材料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4:08
不忘初心 坚定信念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10
“实事求是”定乾坤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0
致敬井冈山
当代音乐(2018年11期)2018-06-30 14:43:16
胶着With PVC
井冈山抒怀
红土地(2016年12期)2017-01-15 13:47:05
井冈山上唱井冈
中国火炬(2011年7期)2011-07-25 10: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