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思考

2012-04-18 05:38陈旭霞
关键词:都市京津冀建设

陈旭霞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思考

陈旭霞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

都市圈文化不仅是规划都市圈发展机制、模式和进程的关键因素,还是推进都市圈由交通、经济领域的接轨,向文化产业群落、文化市场接轨进程中的核心力量,更是重塑都市圈形象,加速提升都市圈的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的有力支撑。在“十二五”期间,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更快速、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京津冀;都市圈;软实力;文化建设

一、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人文基础

随着京津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大都市为依托的都市圈正在走向成熟。这意味着京津冀城市间不同区域文化,在首位城市北京的主导下,完全具备了融合统一的现实性基础。考察京津冀都市圈,我们发现,京津冀除了有共同的城市交通、政治体制、经贸往来之外,还是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区域,地脉、文脉相通,有着相近的理念和风俗习惯,这种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与潜移默化的发展,由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历史因素内生出来的社会文化网络,使得区域文化圈层和区域经济圈层逐渐趋于一致[1],对构成京津冀都市圈的文化软实力体系,以及以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达成都市圈的和谐发展、共识决策、互利共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京津冀有共同的地域人缘优势。从地脉看,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又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得“政治”之便,已发展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得“地理”之便,己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河北环绕京津,是京畿要地。虽然京津冀三地从行政区划上各有疆界,但三地同处燕山、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和渤海的交接地带,是东北、西北、华北联系的咽喉与要道,地脉上彼此相通。相连的地域人缘,不仅可以在京津冀发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的优势,还可为都市圈不同层次城市实体产业的合理分工与规划整合带来新的分析维度。

(二)京津冀有共同的社会文化根基。从文脉看,京津冀有着共同的燕赵文化传统。千百年来形成的个性独特、魅力无穷的燕赵文化,在历史上获得了深厚的积累、繁荣和进步,并逐渐孕育出了具有近现代标识和特色、充满张力和活力的北京文化、天津文化和河北文化。在历史进展中,北京文化、天津文化和河北文化虽然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但同根同源,血肉相连,相辅相成,总体上体现的是燕赵文化的累积与裂变。[2]文化上的同一性铸造出统一的心理素质、行为准则和共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京津冀区域这种特有的人文地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与精神范式,不仅直接参与并始终影响着京津冀都市圈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同时成为区域内在当下必须倚重、利用与借鉴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传统精神文化资源。

(三)京津冀有共同的文化发展理念。从现状看,京津冀有共同的发展渴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和百年奥运所积累的文化优势,从其历史走向看,几乎所有的政权都非常重视北京的文化建设。北京的不朽和辉煌不是由于政治而是文化创造的。近年来,在北京举行的音乐节、艺术节、文化交流年等各种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为北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新创意、新思潮、新理念,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现代文化与北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深厚独特、宽容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批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的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正在逐步形成,并呈现不同的发展模式;各类专业人才聚集北京,不断开展各种创意、创新活动,不断推出新作品、新观念,使得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充满活力,蓬勃发展。[3]北京成为中国目前的“文化高地”之一,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增进了全世界对北京的了解,提升了北京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北京借此向世界展示了国家和城市的实力与责任,成为北京迈向世界城市的新起点。如今,和所有国际大都市一样,北京将发展定位在文化上,在最新制定的空间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

天津曾是中国北方的漕运重地、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位海、临海、面海的地理优势,不仅带给天津财富,也繁荣了天津文化,塑造了天津“众水所钟、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建成了天津图书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和自然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维修了中国大戏院、艺术博物馆、戏剧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区县级文化活动场馆;进入新世纪以后,又先后建成了天津博物馆、泰达图书馆、华夏未来少儿艺术中心,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如海河音乐厅、京剧大观园、天津城市发展博物馆、天津文学馆、天津美术展览馆等也陆续建成。[4](P93-96)这些文化建设实践,不仅赋予了天津城市永久、多样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同时也使得天津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创新优势。加上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整个环渤海区域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让天津这座现代化港口城市正在以中国文化的新气象展示出勃勃生机。

河北位于京津之间,拥有其他省份没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注定它既是京津的文化消费供应地,也是共享京津所拥有的种种文化资源的聚集地。河北还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朝历代的河北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河北这块宝地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河北破除了边缘化心态和“内陆心态”,呼唤“海洋文化”,用沿海思维定位谋划河北的经济方针。建设沿海强省,精辟地传达出河北的现代气息。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全省各地兴起的建设广场、修扩园林、栽种花草、拆墙透绿等城镇化建设,在力度上、规模上和意识观念上都表现出了河北人对燕赵文化由内而外的一种自信表达和自觉实践。覆盖全省的与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在整体上呈现出河北城市文化建设不断深化的趋势。

二、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京津冀都市圈有着便利的地理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人文基础,是中国政治、科技和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与京津冀比肩。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相比,文化创造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主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海内外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也未能达到发达国家都市圈的水平。寻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整合缺乏凝聚力。京津冀都市圈各区域都有各自的文化脉络,形成了区域内多姿多彩的文化风貌,这些文化,既是都市圈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形成各吹各调、各弹各琴的“诸侯文化”争雄局面的原因。如河北打出燕赵文化,天津亮出津门文化,北京推出京派文化等。这些文化虽然都曾各领风骚,但都有一定的区域局限,形不成在全国范围有规模影响的整体城市文化优势。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不仅是活力强劲的经济增长极,还需要生机勃勃、开放和谐的文化支撑力。这种文化应该对内是丰富多元的、相互借鉴而又各具特色的,对外是开放包容但又与众不同的;是有京津冀气派的;是与传统不可分割却又闪耀鲜明时代精神的。她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京津冀都市圈特有的地域文化,它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显而易见,这种文化,目前还没有形成。[2]

(二)传统文化缺乏创新力。京津冀地区存在着三种文化:皇城文化、漕运文化和直隶文化。[5](P184)这三种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建设的进程。北京是典型的“城”世界。北京城墙之多,铸就了封闭自大的围城情结,造成了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京派文化的霸气、大气、帝王之气。这种特质衍生出的盲目自大、养尊处优的心理,无形中阻碍了北京的核心辐射作用。特别是“官文化”或称“皇城文化”涌入到城市的行政管理中,使得北京的“老大”思想严重,导致京津冀区域独有的不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黑洞空吸”现象。天津的“漕运文化”既赋予天津人创新的精神和开放的气质,同时也带给天津人小富即安的封闭心态,使天津文化具有相对保守本位的特点,这种文化特点限制了天津人的决策,制约了天津的发展,使天津常常处于“平庸而无为”的状态。河北曾拥有文明起源最早的天时,怀抱京津的地利,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环绕京畿之地的利,使河北衍生了太多的直隶情结或说是“直隶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渐渐消弭了自身的特点,使文化体系变得驳杂多样,而且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河北人变得保守,错失了太多的发展机会,成为京津冀都市圈发展中的“短板”。

(三)文化管理缺乏竞争力。京津冀虽然构成了都市圈,但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城市延绵区,各区域基本上是自顾发展,存在着习惯性的“群散性”倾向,城市之间“群合性”不足,区域一体化功能弱。虽然京津冀的诸多城市都处于文化开发的热潮中,但“由于过分强调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具有太强的地方功利性,唯GDP马首是瞻,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能源供应、工业排放等方面的问题,以工业园的名义圈地之风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制约了区域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6]。特别是同质竞争,使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不断增大。

(四)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力。京津冀都市圈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四合院文化”;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以及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曲艺曲种文化艺术资源;河北的红色旅游文化、赵文化、直隶总督文化、杂技文化,以及皇家园林文化等。单个来看,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其他省份所不具备的,但长期以来,除了极少数成为文化品牌外,多数都经济效益不佳。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少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佳的大型文化品牌,在一定意义上是各自为政的“单干”意识作祟,是以跟风、浮躁、投机为主要内涵的粗放形态而致。

(五)理论研究滞后于需求。尽管三地都一直在做着各自的文化研究,如北京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津门文化的研究、河北燕赵文化的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和加固了文化软实力的经纬,强化了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但对京津冀都市圈的文化整体、历史传统、精神关联,尤其是以燕赵文化为主题对京津冀的社会与精神生态问题等的研究一直是空白。最令人遗憾的是,新世纪以来,尽管强烈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文化强省(市)”、“世界城市”等发展目标,但由于未能对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等进行科学论证和“无缝对接”,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予以支持,导致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脱节,而无法取得和谐的发展。[1]

三、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选择

在“十二五”期间,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健康发展,除了更进一步夯实硬实力以外,还要着力培育文化软实力的客观环境,包括提升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底蕴、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制度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文化软实力。

(一)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国际上许多大城市在设计21世纪的城市发展计划时,都把人的发展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强调都市圈建设中人的因素。如新加坡政府在21世纪发展计划中,强调了相对于“硬件”、“软件”的“心件”。[7](P260)深圳从2000年开始设立中国大陆城市中第一个读书月以来,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以及香港居民参加,成为珠三角及中国都市圈文化建设的一大创造。[8](P431)这些造福于广大居民的文化活动,对于改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软环境”,凝聚京津冀文化精神,突出京津冀都市圈的文化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公共文明素养等,应该是一种典范。

(二)以文化人,实现传统燕赵文化的重建。进一步更新观念,对京津冀各城市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盘点和梳理,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丰厚的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善于借势,合作互补、合作互利、合作互赢。特别是在宣传上,应该集体出击,统一整合文化资源,形成都市圈强大的文化合力,拉长京津冀都市圈的文化短板。同时,努力培育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又具有经济运作效益价值的文化名牌,“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9](P852),注重文化创新,逐步推进具有京津冀都市圈气派、京津冀都市圈风格、京津冀都市圈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以创新为魂,加快制度文化建设。一是创建制度化的文化建设协调组织,承担起协调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建设的职能。二是建立由“‘一省两市’省市长联席会议”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合作组织框架。其中主要领导联席会负责统筹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中的重大事宜及布局建设,审定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三是建立由“一省两市”相关领域专家、国务院有关部委、学者、文化企业和文化行业协会负责人及其他特邀人员等组成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合作咨询委员会,为区域文化合作提供重大决策咨询,并对文化合作中重大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利益评估,形成科学合理、多方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四是设立由国家引导、“一省两市”为主的文化合作协调与发展基金,围绕主要领导联席会确定的重大议题,确立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合作专项基金,用于区域文化合作重大攻关和引导资金。并以基金为抓手,进行区域文化利益平衡和补偿,以建立在区域文化合作中产生的区域文化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实现京津冀都市圈深层次文化合作。五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京津冀都市圈社会服务体系的共建共享,建立京津冀都市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挖掘、抢救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保护和传承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六是培育开放、畅通、一体化的都市圈文化共同市场,以市场化的手段促进都市圈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规律自由地流动,充分利用京津冀都市圈的各类文化资源,打造自己的核心文化产品,从而扩大区域文化资源在市场中的份额。七是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工程,激励优秀文化产品创作,打造优秀文化艺术品牌。不断提升以京津冀都市圈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凝聚力,以原创能力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创新力,以文化传播能力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辐射力,以文化品牌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影响力,以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文化生产力。

(四)加强文化自觉,积极发展大文化产业。借鉴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目前重点发展四大文化产业,形成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群:一是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的传媒出版中心、文博会展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二是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我国北方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和竞争优势突出的体育比赛培训基地,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设计基地。逐步形成若干个有燕赵文化特色的高质量、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批具有集群效应的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创意文化产业群落,实现文化产品的规模化、链条化、产业化。三是在京津冀都市圈全面形成优势互补、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统一开放、运行有序的文化市场格局,全面形成政策协调、监管有力的宏观文化管理格局。四是推进具有深厚燕赵文化底蕴和国际影响力的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文化品牌建设。围绕文化名城、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民风民俗、手工技艺、地方戏曲等文化资源,突出项目带动,通过高品位策划,促进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一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重点文化旅游景区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产业优势,逐步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旅游市场一体化。

[1]刘士林.江南文化的当代内涵及价值阐释[J].学术研究,2010,(7).

[2]陈旭霞.文化:如何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助力[N].中国文化报,2007-01-02.

[3]赵弘,王俊红.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4]文化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新时期优秀文化设施图典(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王小平,李素喜.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区域服务业竞争与合作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李程骅.城乡一体化与产业空间优化的战略选择[J].创新,2008,(5).

[7]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8]彭立勋.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竞争力:2008年深圳文化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流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G127

A

1671-3842(2012)01-0025-04

2011-10-13

陈旭霞(1954-),女,河北平山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HB2009G25)。

责任编辑:贾 岩

猜你喜欢
都市京津冀建设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