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虚静”说新探①

2012-04-18 05:03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神思刘勰庄子

曹 明

(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北京100081)

刘勰“虚静”说新探①

曹 明

(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北京100081)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虚静”的含义及渊源问题,自古便颇多争议。很多人认为刘勰所讲“虚静”与《庄子》中的“虚静”在含义上有很大的差异。事实上,刘勰中的“虚静”与《庄子》中的“虚静”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只有《庄子》中出现了“虚”和“静”连在一起“虚静”的情况。其次,用来说明刘勰“虚静”的“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来自《庄子》。第三,庄子中的“虚静”有两种状态: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之时“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及庖丁解牛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状态。这两种状态分别与刘勰“神思”的两个过程互相对应:搦翰之前“神思”的过程,搦翰时“神思”的过程。第四,《庄子》中达到“虚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顺物自然”,这与刘勰对于为文时须遵循“自然之道”的要求是相合的。

刘勰;庄子;虚静 ;神思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虚静”的含义及渊源问题,学术界颇多争议。如刘永济先生言取自老子,“舍人虚、静二义,盖取老聃‘守静致虚’之语,惟虚则能纳,惟静则能照”[1](P93)。黄侃先生言取自庄子、老子,“《庄子》之言曰:‘惟道集虚’。《老子》之言曰:‘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P94)。

吴林伯先生言取自庄荀二家,“庄、荀二家之说,若合符节,都认为人心一定要虚空,排除一切杂念的干扰,才能专一、安静,思维所研求的对象,而有所得”[3](P303)。王元化、杨明照、冯春田先生言取自荀子①,“因此,刘勰所说的‘虚静’并不是虚无,而是纯净专一,从而保障专心致志地进行创作的思维活动。可见,刘勰的‘虚静’说在基本内容上更接近于荀子‘虚壹而静’的认识论”[4](P136)。张少康先生言以老庄为主,而吸收别家之长,“在虚静的观点上,刘勰以老庄为主,而吸收别家之长。不排斥他同时吸收了荀子关于虚静的积极方面”[5](P118)。

总之,众说纷纭,认为来自荀子而非老子或庄子的,无不是认为刘勰所言的“虚静”含义与老庄所言的“虚静”含义不相同,反而更接近荀子所言“虚壹而静”的含义。但是,仔细分析《神思》篇,发现“虚静”的出处及含义都与《庄子》有很大的关系。

从历来注家所引“虚静”出处的文字②可以看出,只有《庄子》中出现了“虚”和“静”在一起“虚静”的情形,如在《庄子·天道》中: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者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6](P457)

王元化先生认为刘勰的“虚静”说与庄子“虚静”说不同的一个理由,“《养气篇》赞中所说的‘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正可作为他(刘勰)的‘虚静’说的自注”[7](P152)。“水停以鉴,火静而朗”[8](P498)中的“水停以鉴”,正是出自此段中庄子对“虚静”的说明。“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庄子·德充符》篇亦有说明:“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③这是说,水只有停下来静止的时候,才能用作镜子。

可见,王元化先生此处用于论证刘勰“虚静”非出于《庄子》的论据不足以成立。而且,“水停以鉴”典故的运用,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刘勰对此段“虚静”描写文字的关注及重视。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刘勰笔下的“虚静”二字出自《庄子》。那么,刘勰“虚静”的内涵与《庄子》“虚静”内涵有没有关系?

“神思”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神思”的参与,包括行文前的构思、行文及修改等。为了更好得说明问题,在这里将“神思”分成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搦翰之前的过程——进入“虚静”状态后,只“神思”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搦翰时的过程,此过程中,将在第一过程中形成的意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那么形神分离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④这几句话的理解。

“志气”可理解为感情⑤,即关键之处是有感情把守的: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关键不塞,则神无遁心。

可见,感情的变化是引发“神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感情发生变化的缘由,则是由外物引起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说明:“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诠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情以物兴”、“情以物迁”说明情感的兴起、变化都是由物引起的。

外界事物的变化,使得感情发生变化,而引发感情变化的“物”便成了主体(“神思”之人)关注的焦点,主体的精神高度集中,注意力围着此物高速运转,精神世界非常活跃,这就是“神与物游”的过程,此刻“神思”开始了。此时,由于主体只关注此物,其他物体则不进入主体关注的范畴。由于不关注外界,主体全神贯注,达到没有视觉和听觉活动的状态,形体也保持静止。陆机《文赋》也说明过这个状态:“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9](P36)徐复观曰:“始言酝酿时用思之始,概括思考与想象两方面。这句是说要把用向其他方面活动的视听收拾起来,以得到精神的集中,即《西京杂记》谓司马相如作《上林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物相关’。”[9](P37)陆机描绘的状态便是此时的情况。

这种状态即“虚静”的最顶级状态:主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切干扰皆不关注,精神围绕关注物体高速运转,乃至无视无听的境界。

刘勰所要求“神思”时的“虚静”状态,在《庄子》中能找到对应的描述。

“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庄子·天道》)成玄英疏曰:“夫圣人所以虚静者,直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亦不知静之故静也。”[6](P459)成玄英用“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来描述“虚静”的状态。在《庄子》中,“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是用来描写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丧其匹耦的场景。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艹合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齐物论》)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庄子诠评》中解释,“人的形体本来可以使它像枯木一般毫无生机,人的心灵本来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不起一念”[10](P40)。

“像枯木一样毫无生机”是指主体形体不动,“像死灰一般不起一念”是指主体内心心无旁骛,没有杂念。但是“像死灰一般不起一念”并不是说主体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思考。关于所引的这段《齐物论》的材料,成玄英疏曰:“身与神为匹,物与我(为)耦也。子綦凭几坐忘,凝神遐想,仰天而叹,妙悟自然,离形去智,艹合焉坠体 ,身心俱遣 ,物我(兼)忘 ,故若丧其匹耦也。”[6](P43)南郭子綦“凭几坐忘”的目的正是“凝神遐想”。“凝神遐想”正是刘勰所讲的“神思”运行时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的场景。

南郭子綦既然“身心俱遣,物我(兼)忘”,说明南郭子綦沉浸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外界一切事物都不曾干扰,亦会达到无视无听的境界。这种“无视无听”的状态,其实并非张少康先生所讲的那种“完全排斥了具体感觉器官的具体感性认识的结果”[5](P118),而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个点上,外界的一切其他的干扰都不曾注意,才达到“无视无听”的境界。庄子所言:“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天道》),刚好可以描述这个状态。“虚而静”是指排除一切干扰,保持内心虚空的境界,随时准备接纳万物。虚空后的内心方能平静,做到了“虚”便达到了“静”,也即“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此刻便达到“虚静”。“静则动”,指达到“虚静”状态后,虽然身体是“静”的,但是“神”是动的,它围绕最关注的那一点(物)上高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高”的问题,也即“动而得”。而这个状态正是刘勰所讲“神思”过程中“神与物游”的场景:先达到“虚静”的状态,再开始进行“神思”。在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的场景中,主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乃至外界的一切因素包括视听,都不曾干扰,主体的“神”与天相通,最终达到“物我(兼)忘”、天人合一的状态。此种“坐忘”、“天人合一”的状态正是《庄子》中“虚静”的状态。这与刘勰所描述“神思”过程中“主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围绕关注物体高速运转,乃至无视无听的境界”的状态是一样的。

行文至此,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将刘勰“虚静”的状态用“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来形容,那么当“搦翰”之时,即“神思”的第二个过程中动笔写的时候,如何保持“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难道此时已经“步出”“虚静”的状态了?

当然不是,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主体都需要保持“虚静”的状态。“形同槁木,心若死灰”仅是“虚静”的一种形式:“虚静”的最高级状态。现实之中完全做到此点是很困难的,因为它需要百分之百精神的投入。文章中说道:“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是达到“虚静”状态的一个必要的客观条件。“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来自《庄子·知北游》,“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成玄英疏曰:“汝欲问道,先须斋汝心迹,戒慎专诚,洒濯身心,清净神识,打破圣智,涤荡虚夷。然玄道穴目冥,难可言辩,将为汝举其崖分,粗略言之。”[6](P741)也就是说,要保持内心纯净、专一宁静的自然心境。故达到“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后,便可说是进入“虚静”的状态了。“虚”是指内心空旷纯白,无任何杂物沉积,可随时接纳万物;“静”是指内心宁静、平静。“虚静”正是指内心纯净、专一宁静的自然心境。

范文澜先生说“疏瀹五藏,谓情性不可妄动,使人烦闷也。”[8](P498)试想,如果内心有很多杂七杂八的念头,注意力就不能高度集中,就不会达到“虚静”的状态。达到了“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的要求,已经进入“虚静”的界限了。至于“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虚静”状态,仅是一种“虚静”的最高级形式,一般主体不可能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这在《庄子》中也有说明。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可以及此言矣。”(《庄子·庚桑楚》)成玄英疏曰:“不逐物境,全形者也;守其分内,抱生者也。既正分全生,神凝形逸,故不复役知思虑,营营徇生也。三年虚静,方可及乎斯言。”[6](P778)“无使汝思虑营营”是指不要胡思乱想,正是要求“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成玄英疏中所言“三年虚静”不可能指主体一直处在“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可见,《庄子》中的“虚静”也并非单指“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之后,主体便已经属于“虚静”了。关于这点,也可以从《庄子》中找到类似的说法。

梓庆削木为 , 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

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

,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 ,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达生》)

此故事中,梓庆“削木为 ”的前提条件是“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指的正是“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保持内心纯净、专一宁静的“虚静”状态。李颐云:“气耗则心动,心动则神不专也。”待齐七日,“忘吾有四枝形体也”方入山林。“忘吾有四枝形体”即达到艹合“焉似丧其耦”、“吾丧我”这样的“虚静”状态。成玄英疏曰:“外事既除,内心虚静,于是入山林观看天性好木,形容躯貌至精妙,而成事堪为 者,然后就手加工焉。若其不然,则止而不为。”[6](P660)

梓庆在削木为 之前,先养气静心,待达到“虚静”状态后,方入山林开始观看好木,再以手加工。整个过程中,梓庆一直处在“虚静”的状态,但“梓庆”的形体却是动的。梓庆“削木为 ”的过程,跟刘勰所讲的“神思”之前需进入“虚静”的状态,展开“神思”,然后下笔成文的过程是类似的。

“梓庆削木为 ”的故事,可以反驳王元化先生认为刘勰的“虚静”不同于庄子“虚静”的观点,“老庄提倡虚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无欲无求、浑浑噩噩的虚无之境;而刘勰提倡虚静的目的却是为了通过虚静达到与虚静相反的思想活跃、感情焕发之境。”[7](P152)显然,梓庆达到“虚静”状态后的目的并不是无欲无求、浑浑噩噩,也并不虚无,他的目的是“削木为 ”,“虚静”是实现“削木为 ”的一个前提。在“削木为 ”的过程中,因为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他的感情世界也始终保持很活跃的境界。

可见,创作的主体也并非一直保持“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虚静”状态。于此“静”的“虚静”状态之外,还有一种“动”的“虚静”状态,即梓庆“削木为 ”过程中的“虚静”状态,也即庖丁解牛时的“虚静”状态:“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养生主》)。成玄英疏曰:“经乎一十九年,合阴阳之妙数,率精神以会理,岂假目以看之!亦犹学道之人,妙契至极,推心灵以虚照,岂用眼以取尘也!”[6](P120)“率精神以会理”、“推心灵以虚照”也即在“神思”中,以精神,以心灵与物游,去感知,去创造意象,而非以耳目这样的器官来感知。“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在庄子看来,以心、神、气来感知外物,得到的远比以耳目感知的多。

可以看出,《庄子》中此动态的“虚静”状态,恰好可以对应刘勰“神思”的第二个过程中搦翰时的“虚静”状态。

庄子中的“虚静”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另一种是庖丁解牛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状态。二人虽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南郭子綦的形体特征是“静”,庖丁的形体特征是“动”。但是无疑,二人都不是以本身具体的耳目感官去感知外界,而是以“神”,二人都达到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两种“虚静”的状态,在文艺创作中都是必须的。它们跟刘勰“神思”的两个过程是对应的:搦翰之前“神思”的过程,搦翰时“神思”的过程。而在这两个过程中,主体一直保持内心纯净、专一宁静的自然心境。

《庄子》中达到“虚静”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顺物自然。顺应自然,顺应物的自然本性,才能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对于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丧其匹耦的场景,郭象作注曰:“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夫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故止若立枯木,动若运槁枝,坐若死灰,行若游尘。动止之容,吾所不能一也;其于无心而自得,吾所不能二也。”[6](P120)所谓“任自然而忘是非”即是顺应自然的体现。而在庖丁解牛的过程中,也是遵循“依乎天理,批大谷卩 ,道寸大穴款 ,因其固然”的要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便是指顺牛体之物性,“依天然之腠理”[6](P120)。

顺物自然、遵循自然之道,亦是刘勰对为文的一项重要要求,如《原道》篇:“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明诗》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要求文章写作须顺应内心自然情感的变化,是“为情而造文”(《情采》),而非“为文而造情”(《情采》)。

从“顺应自然”的这种人生信念、创作信念能够看出,刘勰为文是不违背《庄子》的“虚静”理念的。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庄子》“虚静”说与刘勰“虚静”说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刘勰的“虚静”与庄子的“虚静”有很密切的关系。首先,只有《庄子》中出现了“虚”、“静”连在一起的“虚静”用例,说明《文心雕龙》中“虚静”一词应出自《庄子》。其次,刘勰用来说明“虚静”的“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亦来自《庄子》。第三,《庄子》中的“虚静”有两种状态: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形同槁木,心若死灰”的状态及庖丁解牛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状态。这跟刘勰“神思”的两个过程是互相对应的:搦翰之前“神思”的过程,搦翰时“神思”的过程。第四,《庄子》中达到“虚静”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顺物自然,这与刘勰对于为文时须遵循“自然之道”的要求是相合的。由此能够看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说与庄子的“虚静”说有很大的关系。

[注 释]

①正文中只引用了冯春田先生的话为例,王元化先生、杨明照先生观点如下:“刘勰的虚静说并非出于老庄的虚静说也是同样显而易见了……荀子的虚壹而静之说也是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前的准备手段而提出的,这与刘勰把虚静作为一种构思前的准备手段并无二致。”(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52-154.)“按荀子解蔽篇:‘故治之要,在于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壹;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足与此相发。”(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29.)

②上文注释中所引老子、庄子、荀子的文字已经出现,此处不再另注。另外,张少康先生认为“虚静”说与宋尹学派《管子·心术》也有关系。此处注出《管子·心术》中的一些文字,如“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则不屈,静则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伐”。(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8-786.)

③本文章参考文献[6]中已经注出,论文中引用《庄子》的文字皆出自此书,后文不再注出。

④本文章参考文献[8]中已经注出,论文中引用《文心雕龙》的文字均出自此书,后文不再注出。

⑤詹钅英先生《神思》篇引《孟子·公孙丑上》一段话证明:“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赵注:“志,心所念虑也。气,所以充满形体为喜怒也。志帅气而行。”(詹钅英.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志气’可解释作情志与气质,在这里泛指思想感情。”(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40.)

[1]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5]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9]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成都:巴蜀书社,2007.

I206.2

A

1007-9882(2012)01-0086-04

2011-11-10

曹明(1987-),女,山东莱芜人,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责任编辑:张 峰]

猜你喜欢
神思刘勰庄子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写诗
《庄子说》(二十二)
让“神思”再飞一会
《庄子说》(二十)
浅谈“神思”的运思路径及生命表征
《庄子说》(十五)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