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民
韩非讲过一个只有四五十字的小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就凭这一小段文字,让吹竽的南郭蒙冤两千多年。老夫反复琢磨,仅按上述文字推断,真能得出南郭处士乃“滥竽充数”的结论吗?非也,至少事实不确凿。而将板子全打在南郭一人屁股上,冤哉!
韩非是何等高明之士,他抛出一个话题“毛坯”,虽模棱两可,但隐喻颇深。以他的大咖名气,“公知”身份,足可以“带节奏”。两千多年来,世人据此短文,演绎出一个浅白的“滥竽充数”的典故,意思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而其深层的隐喻,却无人肯说破。其因何也?恐怕是说真话太危险的缘故吧。而据此典编成的故事,捏造细节,添枝加叶,甚至无中生有,更将其深意反衬无遗——
南郭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他自吹自擂,说奏乐如何了得,简直是大师级。于是,宣王大悦,就混进了乐队,和其他乐师一样,享受很高待遇。南郭压根就不会吹竽,每当乐队为宣王吹奏时,他就学着别人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作样。南郭一混就是好几年,不但没露出一丝破绽,还领到优厚的赏赐。后来,宣王去世,湣王即位,同样喜爱听吹竽,只是需要每个乐师独奏,南郭知道后,怕露马脚,便溜之大吉。
韩非之文,妙就妙在容易产生歧见,使得杜撰“滥竽充数”故事的高人,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讲起离谱的故事。表面上还装出义正词严的模样,似乎是在严厉斥责如南郭处士之流,仿佛正能量满满。然则再往深里想,窃以为,“滥竽充数”绝非“黑”了南郭一人,同时更讥讽了齐国昏庸的治理者。不同的是,南郭是箭矢所向的“明靶子”,倘若此故事当真,那似乎不止南郭是混子,而齐国朝堂上下的大小官吏,更是实至名归。倘若看官不信,容老夫慢慢道来。
其一,齐国的王宫是菜市场么?齐宣王是卖菜的小贩么?倘若不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如何能进王宫如入无人之境,见齐宣王如同见菜贩子般容易?平民百姓想见“县太爷”都要“过五关斩六将”,颇为不易,遑论见王爷?然而,南郭却能在齐宣王面前“自吹自擂”,还能让“宣王大悦”,说明了什么?要么南郭名声在外,确为吹竽大师,朝堂上下皆知其能,入王宫见宣王相对容易;要么是齐国满朝官吏,统统是糊涂蛋,任凭一个骗子忽悠而不吭气,这可能吗?
其二,为国君招聘演奏师,难道没有择优录用的考核环节?不需要试奏试听么?难道不需要深入了解吹奏师的底细、进行资格审查?倘若混入敌国的刺客,如之奈何?朝堂上下绝不至于愚蠢到不顾君主性命的地步。如此思之,南郭安能“滥竽充数”?
其三,南郭在王宮乐队一混就是好几年,不但没露出一丝破绽,还领到优厚的赏赐,这尤值得怀疑。凡乐队,皆有指挥。指挥者,耳力极佳,哪怕谁吹错一个音符音阶,都逃脱不掉,何况某一区域总不发声,岂能不露马脚?再说,其左邻右舍很容易发现身边没有乐音。退一步讲,混了好几年,南郭又不笨,假如最初技艺差些,俟齐湣王即位,也该练得炉火纯青了吧?如若不然,老夫真的羡慕那会儿的共事环境,没有告密求荣的货色。要不就反证了南郭的确是位出色的乐师。
其四,“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这恐怕是“滥竽充数”最有力的证据。然而,在老夫看来,这同样不能确定南郭在“滥竽充数”。南郭或许厌烦了这项工作,或许想辞职轻松轻松,或许身体染恙,申请离宫未允,于是不辞而别。纵观上述种种,仅凭这一句话,就断定南郭乃“滥竽充数”,实在证据不足,站不住脚。
话又说回来,倘若南郭真的在“滥竽充数”,那么,“滥竽充数”之人绝不止南郭一位,证明齐国庙堂上下,个个尸位素餐,上不能辅政,下不能益民,一起营造出可以“滥竽充数”的大环境,并被南郭当猴耍,岂非一群窃禄人?一个艺人“滥竽充数”,其害尚小;然则大小官吏若“滥竽充数”,并混其一生,必将误国殃民,贻害无穷。
其实,南郭是否在“滥竽充数”,并不重要。然可由此断定,那些治理能力低下,在其位不谋其政,或乱谋其政,不懂装懂,胡乱指手画脚,又极善吹捧或极喜被人吹捧之流,以及某些“专家”,才是地道的“滥竽充数”者,如今似乎也容易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