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理玮张红霞
(1江苏省城市职业学院如东学院; 2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江苏 如东 226400)
高职语文作为一门特点分明的学科,是介于中学语文和普通高校大学语文之间,有别于这两者语文教学的一类学科,更多突出了人文性。具体来说,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使得人类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由于知识传授的作用,再加上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的直接实践,能够较好地内化为学生们的人格、气质以及修养等个性化特点。基于这种本质,高职语文一定要以时代的需要为中心,全面更新和发展,在保证良好的应用性的基础上,必须要将人文性特色变得更加鲜明,才能使得这一课堂教学变得“生气勃勃”和“充满活力”。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不应该被肤浅地认为只是一门“学科”,而是应该被看做是统筹所有学科,将人文精神和所有学科内容紧密结合的一种独特的“学问”。通过语文知识的掌握,可以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理解,反过来也是一样。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灵魂有着最强感染力的影响的就是语文教师。语文学科具有良好的工具性,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是两种属性的完美融合。语文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化教学内容,应当及时更新教学思路,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整体推进。现阶段以就业指向形成的新时期教育理念,决定了职业教育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能教育上,更多地突出了专业课和技能课的重要地位。
因此,语文教育提供的学习和训练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可是,要想从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困境中走出来,首先要求这一方面的教学理念必须得到及时全面的更新,要求“素质教育”的理念成为其中重要的时代成分,发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使得文和道之间形成良好的统一性,实现科学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有效整合。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更突出强调人文科学的特性,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开展思想教育,增加价值教育,提高审美教育。不仅是要促使学生们掌握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运用能力,而且要将学生们训练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以及富于创新的人才,才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时代精髓。
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最早正式形成于《周易》,其中《易·居·贲》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将人文精神理解为人之所以是人的文化内在精神,是一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这一概念最为根本的中心内容就在于要体现“人”和人的价值,是一种以“人”的根本利益和长期发展作为核心的认知。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偏重于完全技术性和操作性的机械层面上的教育训练活动,而将语文课应当具备的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创新发展能力方面的职能抛在了一边,造成语文课独特的人文魅力被极大地削弱。这种状况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的获取上,使得学生们更多地朝着应用和实用的方向进步,但是缺乏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构建。
实际上,高职教育应该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放置在同等的地位上。在推动学生更加全面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更需要适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遵循技术进步的规律,以提高劳动者立体素养作为教学中心。因此,学生只是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应有的人文知识,就只能止步于“匠”,而无法成为“师”。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确立了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是主要以技术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这种现实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难以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想为社会进步提供全面素养的专业人才,就一定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提升到应有的水平。
借鉴前人关于“人文精神”的认知,并立足于对高职学生的调查资料,清楚地界定高职语文教学中应当实现的人文精神培育目标。一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生存科学性;三是提升学生情感水平,促使他们感受生命之美。围绕这些目标,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要想强化人文教育,以便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有效方式才可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可以采用的良好教育途径主要有: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落实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不只是要能够优化知识传授型模式,而且还应当有能力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人文素质和知识传授融合教学的现代模式。同时,知识、文化和思想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教育元素,非常广泛地存在于文学作品里,而要想找到合适的作品用于知识或能力的训练,适用于文化层面的拓展,以及符合思想领域的探析,都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和专业功底。现阶段一些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语文的文学性体现出来,往往将一些意境非常优美的课文不合理地分割成条块,成为了一种单独的知识点训练。这种偏差的教学理念,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难以实现教育和审美的培育作用,造成了语文学科应有的美育和情感教育功能都有所丧失。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让语文这门从思想到文学方面的作用都很强的基础工具课真正发挥教育职能,教师应将发挥鉴赏文学作品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先进意识的做法,变成自己的教学自觉性。
应当积极在高职教育中加大对学生开展文学审美能力的培育力度,更好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任务。语文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帮助学生们不断加强文学素养。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学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全面的文学情趣陶冶学生,传递美好的文学形象激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出现对语文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不是将学语文作为任务,而成为一种爱好,使得他们通过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对社会和人生眷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扭转文学性当前被削弱的问题,一定要更好地发挥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功能。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进行一定的思考,使得语文教学的情感熏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才可以保证学生既能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启迪,又可以在审美方面得到应有的乐趣。以便更好地将语文教材中内在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保证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得到人文精神培养,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由于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增加,决定了社会不同行业都对人才提出了统一的新要求,那就是更希望人才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以往那种局限于书本,学习僵化,以至于高分低能的学生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需要。语文这种工具性突出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落实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就一定要将“未来”性放入到人才的培养上,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用文学作为主要引领,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跟随文学的指引,满足时代要求。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指出“:教师如果成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学就有了好的开端,学生也就不再觉得学习苦,而是得到足够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尽量绘制一些鲜明直观的投影图片,配合生动的文学介绍,并利用一定的配乐反映出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且借助于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施,直观地展现出这些情景,帮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通过创设情境,使得师生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快、和谐与轻松,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和多样,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成功地被激发出来,使学生们有主动表达的想法,确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可以促使学生在和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里,更为容易地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习效率。
现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的核心所在。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人文精神和教育之间的紧密结合可以发挥重要的教学作用,因此,一定要借助于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世界,以便更好地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时,需要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能够形成诸如公平、正义、诚信以及友爱等良好的个人品质,才能够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让他们在理性和感性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保证他们在知识和人性两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建构。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切实体现出人文性,帮助学生们正确的人性形成,以及在人性境界上不断提升,使得他们具有更加完善的人格。总的来说,遵循新时代教育理念,深入探索和全面实践,使得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人文性,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人格和心态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大幅提升。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到上述趋势并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落实,才能够大大推进素质教育。
[1]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韩军.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精神[J].语文学习,1993,(1).
[4]肖敏.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同[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0).
[5]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6]陈武英,王珏.高职高专院校应重视大学语文教育[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