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纲要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 关纲要
作为清洁能源,水电一直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的现代化需要水电资源的开发,同时,大坝建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却直接关系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未来大坝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自然环境良好、生态功能重要、生物物种丰富和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系统敏感度较高、稳定性相对较差。水电开发在一定阶段存在“保护让位于开发”、“保护跟不上开发”的现象,对一些河流的水生生态、景观环境等造成难以恢复的影响。因此,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将生态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水电规划开发的全过程,维护好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和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本文通过分析水利水电建设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结合河流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及保护实践,从中总结一些河流生态保护措施与修复对策。
由于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的,水电站建设后,其各项设施和运行方式将对河流的特性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直接、最基本的影响是改变其水文水力特性,如上游由溪流状态变为湖水状态,从而使水质、泥沙规律、河道形态、水温等也会相应改变,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影响处于其中的水生生物、植被、动物,直至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从而影响整个流域生态系统。
对于水生生物的上下游活动,大坝的分割阻隔效应是明显的。受影响的鱼类一般是洄游性种类。一些河段因下游存在坝体阻隔,江海洄游性鱼类实际上已无分布,但其中生活的一些鱼类具有在繁殖期上溯至上游源头或支流产卵的习性,如行程中受坝体或减水河段的阻隔,可能失去繁殖的机会而渐至绝迹。
库区的缓流环境对流水性鱼类种群影响较大。例如,一些适应急流冷水环境的鮡科鱼类、鲤科裂腹鱼类、鳅科鱼类将上移到库尾急流水域,因生存的空间缩小,其种群也相应减小;而鳅类和适应性较强的鲤科鱼类因水体空间的增大、饵料生物的增多,在该段水域内的种群数量将大幅度提高;一些珍稀或特有鱼类由于对原生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因环境改变而一时难以适应,将会消失甚至灭绝。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可能使局部水体pH值和SS含量升高、溶解氧降低,对鱼类生长、繁殖造成一定影响。在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河段,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若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对河流生态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库容较大的水库,库下层水体温度变化较原天然河水温度变化滞后,下泄低温水将影响到坝下河段水生生物的繁殖及幼体成长;但这种影响只存在于水温分层型水库,与水库出水条件和物种适应性等因素有关,通常采用分层取水等措施后,其不利影响是有限的。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产生的大量噪声、爆破振动等惊扰了鱼类等生物的栖息,致使其活动空间减少。一些鱼类(如裂腹鱼类、爬鮡类)是肉质鲜美的经济食用鱼, 这些鱼类可能被大量捕食,过度捕捞将使鱼类资源趋于枯竭。在引水式开发形成的河段内,较小的流量为电鱼、毒鱼等鱼类捕捞提供了机会;河床暴露后,河道内挖沙等也严重地扰动了河床底质。这些人为破坏与水量减少一起将导致鱼类在减水河段内消失。
建设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首要的是决策者基本理念的定位。任何一个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以往的项目经济效益考虑得较多。未来的水电工程项目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社会因素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置于重要的、制约性的位置。因此,在水电开发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开发理念上做到生态保护优先。世界各国在水电建设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瑞典和欧盟建立了“绿色水电”认证制度,美国开展了“低影响水坝”评估,我们的邻国不丹为了保护森林植被基本将水电站建在地下。总体来看,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坚持生态优先,这对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二是在制定开发规划时做到生态优先。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应与流域综合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三是在决策过程中体现生态优先。水电建设必须以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环评作为基本依据,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
一要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二要统筹考虑干支流、上下游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问题。要做好干流开发和支流开发规划的有机衔接,尽快建立和完善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机制,积极开展“干流开发、支流保护”生态补偿试点。三要统筹考虑单个电站环境影响和流域水电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要进一步深化对水电站分层取水、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和放流、河流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了实现水电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水电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首先是河流管理。国内外流域管理经验表明,一个完善和高效的流域管理系统往往包括:一个权威的管理机构,一个可行的水资源法规及制度,一个可实施的河流治理开发规划,一定水平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一个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监控系统,一定规模的人才队伍,及一定数量的运维资金保证等。这些是河流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应根据河流利用开发方式的不同,分析正面和负面影响,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河流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其次是水流量的管理。目前各国政府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视。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已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对水电建设项目的生态放水技术已经进入规范化阶段,其有效实施必定为建站河流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水电资源作为一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水电资源的开发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建设生态友好的水电工程,这将是今后水电开发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的水电工程师必须要同时肩负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这里,关键问题是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设计理念。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将是未来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
湖北省老河口市汉江王甫洲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