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涉外旅游人才培养

2012-04-14 01:58:12吕燕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导游外语旅游业

吕燕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据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12%,入境过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 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1]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游客人数达1.37亿,占世界旅游总人数的8.6%,远远超出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2]因出入境游客人数逐年大幅的增长,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特别是合格的旅游外语人才的需求相当迫切。我国的旅游外语人才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同时也给我国旅游外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外语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1 涉外旅游人才定义及特点

所谓涉外旅游人才,是指在入境和出境旅游或旅行活动过程中,专门从事涉外接待服务工作的人员。涉外旅游人才应同时具备旅游及外语这两个学科的专业素质,这种要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旅游外语人才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对旅游业相关背景有较深了解;同时还应具备专业的外语素质,即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并充分了解外语国家社会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言语礼节、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由于旅游外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外语人才除了具备以上这些文化知识素养外,还必须拥有能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的能力,能在旅游专业工作场景中用外语进行交际,语言表达流畅、规范、准确、得体。

2 涉外旅游人才在涉外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

从涉外旅游人才定义看,涉外旅游人才涵盖的范围是极其宽泛的。具体包括涉外导游、出境领队、职业经理、国际商务与会展旅游、涉外旅游经营管理、涉外旅游市场推广、出境旅游线路策划、高档次旅游饭店部门经理等不同种类的专业人才。从世界近代和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看,旅游的发展一开始就与旅游组织者联系在一起。涉外旅游人才在涉外旅游接待工作中起着协调、沟通的重要作用,其业务是旅游接待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涉外旅游人才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为外国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的服务,并将这些服务串连起来,有序运作,使产品和相关服务的销售得以实现,取得利润,同时也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种种需求得到满足。

因此,涉外旅游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旅游方和接待方两方面诉求的满意度,一个合格的涉外旅游人才可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旅客的满足感,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3 目前我国涉外旅游人才状况分析

3.1 涉外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在我国已完成的“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中,旅游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国跃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直接就业达1 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而2011年作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开头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万亿元,增长1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增长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 850万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95亿美元,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6 500万人次,增长13%。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0%。[1]由此可见,旅游市场人才需求量很大,而随着我国入境和出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既懂外语又懂旅游业务的导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专业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3.2 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来源分析

目前我国从事涉外旅游工作的人员,其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大专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或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通过各种旅游资格认证考试,毕业后持证到涉外旅行社或星级酒店、宾馆从事涉外旅游接待服务、涉外导游、出境领队等工作。二是从其他专业、部门、行业及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改行[3],通过考取涉外导游、出境领队等资格证后,挂靠到国际旅行社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或者通过较大规模的旅游饭店、宾馆进行培训后,进入国际化酒店从事涉外接待服务工作。三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涉外旅游接待工作的人员,如朝鲜族导游,由于他们精通朝鲜语,通过资格认证和培训就可以从事导游接待工作。

3.3 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外语旅游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4]现在外语类院校中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也没有旅游实践的锻炼。而旅游类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教师基本只会说英语,虽然精通旅游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综合现状来看,现有的高校涉外旅游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于:既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老师数量不足,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导致了目前涉外旅游市场的专业人才缺乏。

4 加速培养涉外旅游人才的建议

4.1 改革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市场急需大量的旅游外语人才,而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培养出的旅游服务人才却不能符合市场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行业,涉及交通、住宿、娱乐、购物等多种行业,旅游外语广泛应用于涉外旅游活动中,因此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与就业方向结合起来,不仅要保证外语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应重视旅游专业内容的培养。对于该专业师资建设来说,应该重点培养懂外语、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建议开设旅游教学双语课程,不仅可提高外语水平,而且紧密结合了旅游专业知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首先,学校应鼓励涉外旅游专业教师进行多学科交叉进修,同时应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加深相关学科的了解,才能保证让学生接触到学科的前沿问题。其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加深其对国内外旅游业的状况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方面的了解,加强其外语能力,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5]比如受四川省旅游局邀请,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每年都会派出英、日、法三个语种的教师,担任涉外导游口语考试考官。在整个考试环节参与过程中,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语言功底,还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并熟悉旅游相关行业知识。每次涉外导游口语考试不仅增强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可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资讯,让他们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结合实际为学生传授知识。另外系部还鼓励老师考取各种旅游执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资格证等,并派遣教师到行业前线工作,让理论更好地结合实际。

在教学方式上,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模拟训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训练习,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模拟设施组织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工作流程。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每学期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旅游景区担任见习导游、旅游饭店及旅行社担任接待服务等,让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去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外语水平。在我国大力发展出入境旅游的形势下,培养既具备外语的语言功底,又具备旅游学科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提供助力。

4.2 校企结合培养涉外旅游人才

为适应我国的发展,特别是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高校应大力加强与旅游各行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培养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涉外旅游人才。“订单培养”就是指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外语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专业实践课主要由旅游企业派出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授课,学校负责把经过专业学习培养出的合格人才按照旅游企业要求,按时送到酒店、企业和公司。[6]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一系列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如涉外旅行社、外资酒店和旅游景点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加大对学生外语能力培养,特别是培养小语种学生,在学生毕业前半年或一年到企业进行旅游综合能力培训,适应旅游业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比如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与索菲特万达、希尔顿、香格里拉等多家外资酒店集团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更好地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通过与客人的交流,更好地了解其文化背景、风俗礼仪,再次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个人修养。经过至少半年工作岗位的磨练和积累经验,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让学生毕业即可就业,就业就能上岗。

4.3 在企业中加强对涉外旅游人才的培训

旅游业中,涉外旅游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为海外游客提供旅游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人们现代服务要求的提高,需要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旅游市场的发展步伐。同时,旅游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及时、有效、持续的培训学习,提升员工的素质,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了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感受和评价。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培训。由于海外游客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礼节传统、行为规范等都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企业需要长期不间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如举办相应的专业知识讲座、请优秀员工讲解心得体会、开展旅游服务比赛等,使员工更加深入了解海外游客的各种习俗,避免不得体的语言和动作,顺利完成各项服务工作。例如中国青年旅行社每年会选派具发展潜力、业绩突出的员工参加短期或长期境外培训,选派员工参加国内大学、培训公司组织的培训,让员工储备相关行业知识、积累经验,为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综上所述,为适应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前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做好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为旅游企业提供真正需要的人才,为提升旅游品质,为涉外旅游人才提供就业保障的大事。

[1]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1-01-18)[2011-11-21].http:// www.cnta.gov.cn/.

[2]冯颖,冯伟.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旅游经济,2010(8):104-105.

[3]刘又堂.关于涉外旅游人才培养问题之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74-176.

[4]张晓琳,朱明福.论高职院校人事干部应具备的素质[J].职业时空,2010(11):116.

[5]杨建芳.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双语学习,2007(11):62-63.

[6]李燕.市场经济背景下旅游英语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48-249.

猜你喜欢
导游外语旅游业
寻找火星导游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8-06 15:39:52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 05:59:54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奇妙博物馆(2021年2期)2021-03-18 03:29:57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金色年华(2017年12期)2017-07-18 11:11:19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旅游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