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后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2-04-14 02:03周正刚
湖湘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文化

周正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文化产业:后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周正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凸显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后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现由草根产业到支柱产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由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

金融危机;文化产业;战略转型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给世界各国经济体系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然而,与此相反是,文化产业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逆势飘红。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凸显了文化的作用,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最核心的话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选择。

一、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突出表现和重要作用

2008年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曾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把全球经济拖入不景气的“严冬”,但文化产业却在经济的严寒中“独俏”。

(一)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和影响,但金融危机之“危”却是文化产业发展之“机”,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呈现独特的“口红现象”。“口红”是一种廉价的化妆品,价格低廉却又给人尊贵的心理满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购车、买房相对困难,人们这时就会转向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要,又适合经济低迷时人们的承受力,因而形成很大的需求,刺激文化产业的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口红效应”。“口红”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那次经济危机纵贯十年之久,几乎使所有的行业都冻得发抖,但好莱坞的电影却热火朝天。也就从那时起,好莱坞奠定了自己电影产业的实力地位。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同样使中国文化产业,尤其是电影、戏剧和动漫产业等产生了“口红效应”,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08年,中国电影业以傲人的成绩看起来很像那支散发魔力的“口红”,其票房总收入为46亿元,比2007年净增13亿元,增幅近40%。2009年,全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高达62.06亿元,同比增长42.96%。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5%[1]。而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达2.75%。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均超过5%,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贡献日益突出。

文化产业对经济危机的诊治,揭示了文化产业与经济运动的一种内在必然联系,显示了文化产业的独特功能。文化产业不仅能在经济兴旺中发展,而且能在经济的“寒冬”中不衰。当然,这种“逆势上扬”只是一种趋势和可能,并非自然而然的简单现象。危机往往也是发展的契机,应对有道者常能以“变”应“变”、化“危”为“机”,准备不足者则只能坐失良机、望洋兴叹。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我国文化产业在逆境中突围,在危机中拓新,放大了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和发展格局。

(二)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危机中均具有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物质上出现问题,需要精神上给予弥补。金融危机之所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是因文化及其产业在经济困难时期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一是精神慰藉,文化给人们心灵以抚慰。文化具有抚慰心灵、振奋精神、感受美好的作用。危机压抑人心,文化放飞心情;危机伤害心神,文化抚慰心灵,经济严寒需要文化来取暖。金融危机不仅造成强烈的经济冲击,而且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可以缓解压力,舒展情绪,忘记经济上的创伤,带来一些轻松和愉悦。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治病和疗伤,但能够发挥抚触按摩的功效。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可这一时期却迎来了电影业的大发展,1930年我国梅兰芳赴美演出也得获得巨大的成功。90年代后期发生在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使日本和韩国经济受到重创,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影视剧却异军突起。可见,危机中经济的衰退往往不会导致文化产业的萎缩,反而可能使文化产业逆势上扬,高速发展。

二是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具有“抗衰退的能力”。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的规律性,自身具有较强免疫力和“抗衰退的能力”,有不完全同于物质产品生产的发展机理。内容产业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新型产业群。作为内容产业,文化产业主要依靠智慧、创意、科技来推进,投入的物质成本并不高,产品又具有复制和低成本传播的特性,呈边际收益递增的效应,可获得高附加值的回报。而且,文化产业带动力强,催生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渗透,能够开发许多新商品,发展新业态,有力地拉动需求。美国影片《阿凡达》投入5亿美元,票房高达27亿多美元。《大长今》、《冬季恋歌》等韩国影视剧产生轰动效应,不少国家和地区掀起了韩国时装热、美容热和美食热。国产原创系列电视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热播后,相关衍生产品持续热销。因此,在经济困难和危机中发展文化产业,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三是刚性需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对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具有不可或缺性。据西方未来学家预测,未来10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将会让人们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旅游等,发展中国家也会紧随其后,这为文化产业、休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拓展空间。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由物质型向精神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由满足型向享受型转变。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这意味着我们在基本物质消费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消费的需求将急剧增加,这样巨大的需求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而文化经济与其他经济活动有所不同,在经济形势特别好的时候,人们可能过于忙碌而无法去潜心消费文化产品;而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人们倒会从文化中去寻找安慰,促使文化消费成为热点,此时文化产业往往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加速器。

四是产业特点,文化产业属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以知识和文化含量为特征;是创意产业,以创意推动产业增值和升级;是绿色、低碳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可有力改善经济结构,因而与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增效益的要求高度契合。恰恰是经济困难和危机中应该大力倡导发展的产业,是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活力的“朝阳产业”。特别是当经济危机到来时,资本投入日趋谨慎和减少,很多行业受到灾难性冲击。一些高投入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被淘汰出局,另一些行业、产业面临着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得文化产业大有可为。经济危机能促使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和集聚,全球文化市场进一步扩大,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因而是振兴文化产业的最好时机。

可见,文化产业“口红效应”并非一种想象,在经济困难和不景气时,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愈加凸显,战略地位愈加突出和重要。

二、后危机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和重要作用,使其声誉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长期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一系列动荡和新变化。它使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各国普遍加强战略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消费总需求下降,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借贷式消费受到强烈抑制,但文化产业呈现出强劲的消费势头。金融危机显示出粗放生产,单纯依赖资源、能源和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劣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文化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滩的产业和阵地。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出口贸易严重萎缩,特别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受到严重挑战,因而生产文化含量高、符合低碳、绿色要求的文化产品成为新宠。因此,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中,都不约而同地打出了文化产业这张“王牌”。

国际金融危机也明显地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增长方式粗放、对国际市场依赖过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等。涨潮的时候暗礁危石隐在水中,落潮的时候这些隐患就暴露出来了。这不仅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而且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更加明确。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值的比重2010年才占到2.75%,而美、英、日、韩等发达国家一般都超过15%,成为本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外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涌入,这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争夺,也会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乃至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构成威胁和影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纯经济考虑、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也是面对全球化大潮强大文化冲击所实施一种文化战略、一种政治考虑。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中之重,而“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2],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推动科学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结构的优势。经济危机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畸形发展的产物,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后危机时期调整结构是治理危机的重点。而无论从总供给还是总需求的角度看,发展文化产业都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生活服务,又为生产服务,可极大地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经济质量和素质。其次,它具有扩大消费的作用。消费低迷,是经济危机后的必然伴随物。文化产业对于重建消费信心,扩大需求,恢复生产具有重要的启动和促进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扩大消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当今很多产业都出现产能过剩,文化产业是少有的几个总供给还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行业之一,是能够获得高利润的产业。按照国际经验估算,我国目前文化消费总需求应该在4万亿元以上,而实际上当前只达到不过1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潜力远未得到释放。当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转化为广泛的消费行为,必然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强有力的推动。再次,它具有就业创业的功能。就业是经济危机和困难时最突出的问题,文化产业在迅速恢复就业,带动创业方面屡见奇效。文化产业更依靠创意和智力的投入,不需要更多的土地、基础设施和厂房就能创造众多就业岗位。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等传统行业有的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批劳动力、妇女乃至残疾人就业。文化新业态的崛起,如手机报、移动电视、网络服务等的出现,在吸收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为缓解就业、带动创业提供了现实可行的途径。英国、日本、韩国就曾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危机后迅速恢复就业的奇观。第四,它具有促进跨越发展的效应。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文化产业一般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基础关系不大,可以率先崛起。只要文化资源丰富,有好的政策扶持,有突出的人才运作,就能超前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普遍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工业基础相对落后,如能善于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科技化运作上下功夫,把文化资源的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就能带动和促进本地区的跨越式发展。第五,它具有可持续的特点。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后危机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发展的一项普遍要求,就是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老路,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文化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真正的无烟工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是最能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产业。可以说,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其提速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文化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后危机时期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用重大。

首先,文化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和资金,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的重大作用。文化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不仅本身可以作为文化商品和服务获利,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产生乘数和连锁效应。发展文化产业能带动其先行产业、后续产业以及消费互补性产业等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活全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它是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的新动力。文化产业具有政治宣传和示范的功能。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既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也是推动政治文明进步的课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活动和文化参与是政治参与的预演。文化产业活动和运作的参与性、互动性强,对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培育公民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活动和运作,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强、对社会的热点更加关注,这无疑有助于国民形成民主、科学、开放、进步的新观念和新品质。再次,它是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新途径。文化产业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途径。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居民文化消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高质量的经营性文化产品和服务,对提高人的素质,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砥砺意志、激励理想、凝聚民族精神起重要促进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传播、普及精神文化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教育进修等多方面的文化的需求,丰富和优化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产业层面提高文化软实力,既具体感性,又切实有效,是我们党保持文化优势极为重要的阵地。同时,文化产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手段。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营造一种开放活跃、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民族共融性和凝聚力。文化产品消费和服务对社会心理调适具有独特的功能。文化生活丰富,使人精神愉悦;文化生活缺失,则会导致精神紧张和烦闷。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尊重个人的选择,动心动情,促进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群体的认同感和热爱度,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与和谐。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人自身内心郁闷和矛盾的释放与排解。多样化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服务增加人们的舒适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助于人们更新思维方式,宣泄情绪情感,平衡慰藉心理。为排解高节奏工作、繁杂社会给现代人造成的心理、生理造成的压力,人们往往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费和享用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期通过心理沟通和交流实现心身的和谐。多年的文化产业实践表明,文化产业越发展,群众文化生活越丰富,越能激发群众的活力和凝聚力,社会越文明祥和。[3]P49

三、后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实行战略转型

金融危机警示和告诫我们,文化产业同任何其他产业一样,存在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合理、不可持续等种种问题。后危机时期实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实行战略转型。

(一)着眼全局和未来,把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实现由草根产业到支柱产业的转型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显露出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势头和地位。因此,我们应着眼全局和未来,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

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4]P48。这是我们党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现实,筹划未来作出的准确判断和决策,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已经到来。但现实中也不乏有“草根产业”的误区。有人认为,文化产业只不过是小打小闹的“草根”行业而已,不可能发展为朝阳产业或支柱产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它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可为可不为,用不着花大力气去培育和发展,任其在市场的风浪中自生自灭。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已从过去的附属产业形态——“草根产业”,发展为现代的朝阳产业、强势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当代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拓展渗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产业也都是包含文化、知识的产业;而现代众多文化形态也原则上可以借助某种形式、手段和载体使自己变得实在、具体、物化,进而发展为产业。现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已经达到10%以上,早已成为强大的支柱产业。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产业梦,树立文化GDP观念,打造自己的“文化帝国”。文化产业是后危机时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文化产业可以产生经济社会、物质精神、近期远期等多重效应,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当然,文化固然可以发展为大产业、支柱产业。但不可异化为单纯的赚钱行为,不能低俗、媚俗、庸俗,唯商业利益是从。后危机时期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只强化文化的经济功能,同样要强化它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

(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的转型

文化产业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要转变发展方式。我国文化产业目前大多还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所暴露的分散、粗放、低级和盲目发展等问题,严重阻碍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型。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集约经营和发展。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历史潮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造我们强大的文化产业集团,着力催生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知名文化品牌。一连串的小舢板,是无法抵御航母的冲击的。帮助文化企业摆脱目前“小、弱、散”状况,必须整合起来。但单靠行政手段“拉郎配”形成的产业链,往往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只能“大而不强”。只有以资本为纽带,依靠市场去自觉组合,才能打造成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同时,要着力建设文化产业集群或园区。产业集群代表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走向。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使文化生产要素集聚,促进资本、物资、信息、人力等资源的叠加,产生“集聚引爆”效益;能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辐射和带动整个集群的发展。应着力在战略布局上、区域发展上、优势项目上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通过协同、创新和辐射作用,形成地区文化产业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还必须下力气解决文化产业一些根本性、结构性的问题。有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即使没有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和项目也会倒掉、淘汰掉。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上的跟风、模式化、同质化生产和经营,造成了项目趋同、产品单一、结构重复的诸多缺陷。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成功模式,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走红的项目或节目,往往立马会成为群起效仿的目标,造成大量的经济和文化泡沫,这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硬伤”。只有优化结构,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在集约化发展过程中推进差异化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档次、上台阶。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实现由文化制造到文化创造的转型

困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是文化产品原创少,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创新的知名品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严重存在着为人作嫁的“纽扣现象”,即为国外做代工、做贴牌,处于“打工仔”的地位。我国制造的芭比娃娃,仅能获得2%的低利润。因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必须实现由低端到高端、由打工仔到开发商、由复制到原创的转型。

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在于思想的感染力、价值的凝聚力、精神的震撼力、情感的亲和力以及情趣的吸引力。这就必须有思想内涵、有文化价值、有生活创意,有创新的观念、手段、载体和体制机制。文化创新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尤其要注重自主创新,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观念创新是前提。当今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树立文化创意观念,用创意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高文化价值附加到产品上去,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和IT业等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可以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创造”。内容创新是核心。内容为王,发展文化产业如果没有切切实实的内容硬核,即使一时很热闹,也是没有根底和强大竞争力的。长久吸引受众的是有丰富内容的新思想、新故事、新人物、新形象,是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现代社会什么都可以用机器来完成,唯有思想和基本的创意必须由人脑来完成。形式手段创新是关键。手段新、形式活,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和震撼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就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创新形式手段是赢得话语权和影响力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必备条件。业态创新是基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这些业态是文化产业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一定要抢占这些新的制高点,使之在新业态的发展上争得主动。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文化体制是制约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障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传统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机制活,运转灵,全盘皆活;机制死,运行不畅,一切被动。我们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提高国家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四)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竞争,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实现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型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经济“走出去”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外开放的必然延伸。科学的开放,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不仅仅是“引进来”,而且必然包括“走出去”。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改变单纯“引进来”的被动局面,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推动文化及其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实施的战略转型。

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激荡中实现的,真正强大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只有走向世界,才具有永久的魅力和真正的竞争力。物质产品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文化产品的“中国制造”同样要走向世界,而文化产品一经走向世界,附加值会更高,影响会更大,作用会更强。文化产业崛起不仅显示经济实力,更显示文化的力量。现代社会如果不重视发展产业层面的文化,必然在文化竞争中打败仗。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生产能力、制作能力和营销能力差距都比较大。在西方人抱怨对中国有着巨大的经贸赤字的时候,我们同时也面临着对西方巨大的“文化赤字”,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我们许多很好的文化产品没有“走出”,一些可利用的渠道没有“走通”,很多有市场的地方没有“走到”,更多的操作和细节还没有“走透”。中华文化要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做到“不失语、不缺位、不退场”,就应当找准自己的方位,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大力推动外向型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交流和“走出去”要注重时空对接、情感对接和理念对接,因时因地而异,适应覆盖地区人们的价值需求、文化习性和情感特点。不要一说文化“走出去”,就什么都想往外推。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原因,由于文化价值观认同的距离,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以及制作技术和欣赏习惯的差别,中国要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扭转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劣势,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必然是长久的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博弈过程。文化“走出去”中尤其要注重战略创新,建立起国际文化市场规则的中国标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经验和理念,这是战略转型的核心与根本。只有有了中国的话语权以及标准、规则的制定权,那么中国文化“走出去”才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1]光明日报记者.文化产业家底摸清[N].光明日报,2010-05-22.

[2]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J].求是,2010,(12):10.

[3]周正刚.文化产业论——湖南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C93

A

1004-3160(2012)04-0062-0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社会和谐研究》[编号:10BKS033]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编号:09ZDB1148]阶段性成果。

2012-03-29

周正刚,男,湖南望城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问题与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肖琴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