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三大重塑

2012-04-14 02:03孙力
湖湘论坛 2012年4期
关键词:重塑政党苏联

孙力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三大重塑

孙力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20世纪,两种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两种现代化道路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的更新基本上是由中国实现的。如果说此前是苏联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话,中国则重塑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对重塑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对现代化政党推动模式的重塑、对现代化制度设计的中国重塑、对现代化交往模式的中国重塑。

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模式;重塑

资本主义开创了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但同样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灾难和困境,社会主义的出现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在继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以及避免其灾难和困境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20世纪,两种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不仅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也极大地更新,后者的更新基本上是由中国实现的。如果说此前是苏联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话,中国则重塑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这一重塑体现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现代化政党推动的中国重塑

现代国家的构建是现代化展开的政治前提和秩序保证,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继承了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创建的文明成果,如代议制度、宪政制度、政党政治、法治政治等,从机制来看,特别是对政党政治予以了根本性的改造。

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一开始就是党派分立的,无论是开始形成的两党制,还是后来的多党制,它都以承认政治的分野和派别的对峙为基础的,并以这样一种利益整合机制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都是由这样的政党政治来拉动的。

但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变了这一机制,用社会主义的一党制来拉动现代化。斯大林曾很明确地说:“几个党,也就是政党自由,只有在有利益敌对而不可调和的对抗阶级的社会里,譬如说,在有资本家和工人、有地主和农民、有富农和贫农等等的社会里,才会存在。可是,在苏联已经没有资本家、地主、富农等等阶级了。在苏联只有两个阶级,即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利益不仅不彼此敌对,相反地,是互相友爱的。所以,在苏联也就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些政党自由的基础。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可以存在,这就是勇敢和彻底地保护工农利益的共产党。”[1]P117-118实际上,直到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都是同其他几个革命的党派并肩奋

从实际的现代化效果来评判苏联的政党推动,应该说在实现其工业化、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方面是非常成功的。这样一个政党政治与现代化的耦合应该说比较顺利地运行了一段时间。但其后苏联的崩溃和现代化的巨大挫折恰恰也与其政党模式密切相关。根据苏联解体前的民意调查,苏联共产党实际上已经不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意了。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阶级的占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2]P95这样的政党显然已经失去了领导现代化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整合水平还比不上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中国没有实行苏联的一党制。在选择中国的政党制度时,毛泽东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并且说,“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苏联不同。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3]P733中国创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样一个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我认为,不能够简单地等同于按照通常一些方法分类的某一种政党制度,它完全是一种政党制度的创新。尽管从理论上的阐释还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刻,但在实际的运作中却已经成效显著,持续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根据现代化和政治发展理论,不同的政党制度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如果我们对照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来考察的话,可以发现,中国特有的政党制度兼具了这些政党制度的某些重要特点,而又避免了它们一些重要的缺陷。

首先是这一创新的政党制度适应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稳定的重要需求。亨廷顿对发展中国家的稳定问题有过经典的研究,这不仅几乎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头号难题,而且它恰恰同两党制和多党制相悖。之所以一党制主要是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也与这一内在的需求紧密相关。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了一党制的这种优势,它创造出的强有力的整合和有效的稳定给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这一创新的政党制度也能够有效地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完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整合,这又是一党制难以做到的。政党是利益代表的机制,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和利益多元化,对一党制的挑战越来越大,苏共退出历史舞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已经无法整合和代表社会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正好与一党制的天然属性联系在一起。中国强调多党合作,为整合能力的提升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再加上“两个先锋队”思想的提出,注意了共产党整合的包容度。所以中国运用这一政党制度,不断地对社会分化的利益群体进行整合,巩固了自己的阵地,缩小了遗漏的空间,保证了对现代化的持续领导。

二、现代化制度设计的中国重塑

十月革命以后,现代化推进就与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以后,人类才开始严格地区分和研究不同的社会制度。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对资本主义予以了深刻的解剖,但他们对社会主义阐述却十分的原则和宏观。所以恩格斯直到晚年还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4]P561

苏联共产党的重要贡献,就在于把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化为现实的制度,因此,从苏联开辟出这一条现代化道路以后,社会主义就主要以制度而不是以原则影响社会发展。特别是苏联建立起来的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依托,使其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苏联构建的制度轨道上运行。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苏联的制度模式问题日渐显现。苏共其实是比较早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赫鲁晓夫在总结斯大林的经验教训时,将之主要归结为斯大林个人的问题,说斯大林的错误“在许多方面是他的个性、他的性格中的重大缺点造成的。”[5]P424显然这种反思不足以推动社会主义运动迈入制度创新的里程。

邓小平真正启动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在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讲:“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6]P333更重要的是,邓小平还特别强调了上层建筑存在问题:“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6]P135”对此,他斩钉截铁地说:“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可”。[6]P131

首先,经济体制的重塑涉及到所有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层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层面,打破了将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的框框,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在分配方式的层面,打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模式,构建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运作层面,打破了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

值得强调的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的重塑,一方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全新变革,突破了经典作家的论述以及苏联模式的原则;一方面,又明确地与西方经济制度区分开来,突出社会主义的自身属性。

毋庸置疑,中国构建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其次,政治体制的重塑使社会主义迈入了全新的政治发展历程。

构建社会主义的法治政治应该是重塑社会主义政治的最大变革。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前,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忽略了法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斯大林忽视法制建设,“大清洗”是最典型的表现。苏联一直到解体前,都没有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现代法律体系,法治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调节相当有限。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法治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越来越大。首先是邓小平提出著名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6]P147十六字方针。然后深入到党法关系的理顺。1982年彭真在主持宪法起草工作时,特别主张“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党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写入宪法。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把“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载入党章[7]P531,十六大则进一步把“依法执政”写入了工作报告[8]P50。十六届四中全会在阐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时,特别强调“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9]P281

把政治置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尤其是对党的领导的法治规范,都截然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这应该代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行的新阶段。

实际上,对制度的重塑还不只以上这些内容。最重要的还在于:从邓小平开始大大降低了对制度的依赖性,用更加灵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制度问题,把重心放到了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理念的追求和实现上。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起源于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发问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前者抛弃了把社会主义安放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中的传统,后者则把对制度的追求转向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五句话“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P373就不是从制度的角度讲的,而是从功能和价值来阐述的。以后,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P648都摆脱了用制度来规范的立足点。

因此,可以说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制度重塑和制度创新的历史新阶段。

三、现代化交往模式的中国重塑

现代化是一个以世界历史取代民族历史的进程,因此,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对于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0]P64,78

但自从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后,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不同的制度模式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相互间的斗争、打压,以致形成东西两个完全对峙的阵营。因此也使民族和国家间的交往成为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以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现代化道路,

斯大林1952年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关系问题,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1]P620在这样一种理论的引导下,社会主义实行了一种脱离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很难说具有开放性。从1948年到1976年,苏联出口贸易额最高只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量的4.4%,而同期美国、日本、英国最高分别占到21.8%、6.9%和11.5%。[12]P82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才达到13%,是世界上最低比率的国家之一。文化的交往更加欠缺,以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的教育交流为例。1950年到1965年平均每年仅670多人出国留学,还主要是到苏联和东欧国家。[13]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从1964年起中国停止对苏派遣留学生。此后从文化大革命开始长达10多年的时间,新中国的留学教育几乎完全停顿。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对外交往模式,重塑了社会主义与不同发展类型的民族,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首先,在物质生产层面,以市场经济融入了当代的世界大市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新进程,社会生产资源要素的配置在全球的平台上进行。从绝对量上来看,中国2009年的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2073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从外贸依存度来看,中国近些年来的外贸依存度均已超过60%,甚至已经大大高于美国等自由市场的国家。

融入世界经济无论对社会主义运动来说,还是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来说,意义都非同寻常。它涉及到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融入当代大市场,意味着社会主义必须同当代的其他民族,包括资本主义共享这一市场,在这一市场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而不是另辟蹊径。这一对外关系的重塑,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对外关系,无疑是给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以新的定位。中国的发展模式恰恰成为这一重新定位的起点和代表。

其次,在精神文化层面,交流和借鉴实现了从一般的社会文化交流深入到最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层面。一般的文化交流已经达到不仅对于中国,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以教育交流为例,从改革开放至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136万人,其中学成回国37万人。改革开放30年来出国留学生人数是1847年到1978年130年人数的12倍。[14]这些留学生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攻读的专业几乎涵盖了全部现代学科门类。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文化学习和交流,何尝又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时代新貌?

更深层的文化交往体现在基本理念层面,特别是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传统社会主义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理念,以阐释其社会发展的道路、方向、原则、目标、途径等,鲜明地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把自己的社会发展理念与人类文明的大潮相融合,既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也奉献中华民族的精华。过去,如自由、人权、公平、正义、法治等理念,不属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话语,基本被否定或避而不谈。但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当代世界文化之间构筑了空前宽阔的交流渠道,在开放中促进自己文化的现代化。

以人权为例,中国从1990年代初开始,打破了社会主义不谈人权的尴尬被动局面。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人权建设,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当代社会主义的人权观。诸多中国赞同和主张的人权理念受到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如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不能脱离经济、文化、社会权利谈政治权利,不能脱离集体权利和国家主权谈论人权,人权包括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坚决反对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其它国家内政等等。中国已经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人权宪章在内的近二十个重要的国际人权条约,其中一些条约,如作为世界人权宪章主要内容之一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至今也没有加入。

可持续发展观念最集中体现中国在基本理念层面对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中国已经融入这一理念到科学发展观之中,作为其指导思想的核心词之一。这一吸纳借鉴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动形象的开放过程。国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而引起广泛关注,同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被认为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路标。1980年,联合国首先提出“全球的持续发展”问题。1981年,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L·布朗推出第一部可持续发展专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1993年联合国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错过了这些研究成果。中国代表团参加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回国后的汇报材料中,仅谈到同国际资本主义进行政治斗争,而对环境与发展这一会议的中心议题几乎只字未提。[15]P3

改革开放彻底扭转了文化交往的格局,使中国高度关注并充分吸收国际社会的研究成果。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就在当年开始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世界上率先编制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继而又在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一起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2003年8月,战胜“非典”不久后,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16]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中就已经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系统表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7]P465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

交往模式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在传统社会中体现在交通、商路方面的交往态势,往往决定着相应地区和城市乃至民族的兴衰,而现代社会的交往则更加丰富广阔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使其成为影响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一个关键性要素。

[1]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肖枫.两个主义一百年[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刘克明,金挥.苏联政治经济体制7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2]世界经济统计简编[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司张宁:《留学与中国现代化进程》[DB/OL].http://www.coesa.cn/info/ content.shtml?Id=1634.

[14]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馆长李克欣接受记者采访公布的材料[EB/OL].新华网2009-01-4.

[15]曲格平.《只有一个地球》序[A].〔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C].辽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6]新华社2003年9月2日电讯[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2/15/ content_1231504.htm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秦小珊

D6

A

1004-3160(2012)04-0019-05

2012-04-23

孙力,男,江苏无锡人,南京政治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斗,相互支持的。斯大林用行政的手段把多党并存局面转化为一党掌控的天下,开始了推进现代化的一种新的政党政治。

猜你喜欢
重塑政党苏联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李沧:再造与重塑
重塑灵魂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