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月 卢晓娟
(1.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在二十一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持续快速发展,使得物流管理越来越多地面向国际化,物流专业人才也成为紧缺人才。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关键的环节。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英语教育主要还是学科型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学生们不仅对实践活动缺乏感性认识,而且还缺少必要的专业能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积极探索和建构高职物流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
受传统学科型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普遍采用“以语言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还没有从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角度去合理定位,缺乏明确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导致语言技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不足,教材内容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外语能力需求,远远达不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1]
首先,教材针对性不强。目前采用的大部分物流专业英语教材多为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期刊文章修订拼凑而成的教材等,这些教材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太深奥,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多国内教材的文章也是侧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英语语法、专业词汇讲解为主,同时这些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和词汇运用都较复杂,高职高专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相当困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材内容不实用。大部分物流英语教材理论性过强、专业化过度,缺乏培养交际能力的学习任务或活动内容,学生学习之后无助于提高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多数文章又是以专业阅读为目的,采用“课文”+“翻译”的形式,且课文内容枯燥单一,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物流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听说方面的教学内容,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音频、视频资料更是少之又少,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教材体系不合理。多数现有的物流专业英语教材在教材框架体系上表现为结构单一,各单元模块内容之间缺乏内在逻辑性、连贯性,语言与专业知识比例失衡。很多教材所配置的课后练习基本上以问答和翻译为主,形式单调,不能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物流人才的需求。总之,真正适合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学习的好教材难得一见。
1.2.1 师资力量不强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均毕业于外语院校和英语师范教育专业,所学专业多为语言文学或语言教育,他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但对于物流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实用物流知识的指导,而大部分的教师因没有物流行业工作背景,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不高,缺少在物流企业实战的工作经验,即“双师”素质差,因此很难胜任教学工作的需要。
1.2.2 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完善
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受到学校场地限制、资金投入大和学生生源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不够理想。[2]
校内实训室多数是以物流软件为主的模拟实训,而对实践操作训练和技能培训有很大帮助的专业实训中心设施设备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多数仅能满足参观式、认识型的实习,且校外实训基地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多岗位轮换的实训要求,导致容纳学生实习的数量很有限,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校外实训机会。
1.2.3 实践教学落后
在物流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仍在起主导作用,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动手能力。
多数物流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翻译课文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物流专业英语课就相当于单词学习课和文章翻译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体现。另外,多数物流英语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环节,没有制定具体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教师在教学时理论知识讲授较多,指导学生实践部分相对较少,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物流理论知识和物流英语词汇,但缺乏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反映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问题,实际教学工作面临困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标准,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制定新的物流专业英语实训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时注重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合理提高实践课程的时间比例;到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根据岗位技能要求优化物流英语课程结构,突出实践能力,打破学科课程知识化、系统化的传统,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一,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上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手段,创设不同的涉外物流专业交际场景,推行项目实训模式,让学生融入项目任务完成的过程中,积极学习、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能力训练。[3]
第二,完善、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形成内外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在校内,一方面进行真实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即课堂情境模拟和课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模拟物流行业的实务环境,将外贸、单证、货代、报关、报检等流程全程展现,使学生通过实训基本掌握物流行业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为学生构建虚拟语言实践教学空间,即开辟网上物流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资源,以提高学生的物流专业英语技能。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物流企业为依托,通过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教师和业务人员的联合指导下,直接参与岗位工作,接触实际物流项目,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培养出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首先,由专业教师与企业进行联系,取得信任后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沟通协商,共建协作型校外实训基地。其次,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在校外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在此期间,学校应跟踪检查,建立考核机制,如要求学生提交实习资料、实习报告等。同时学校还可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办学机制。
第一层次是认知性实践教学,即通过企业参观、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有直观的感性认知,也对英语在物流活动的各个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有直观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可安排:认知码头、货场、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认知叉车、集装箱、货架等物流设备。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如了解物流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和业务来源等。
第二层次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内仿真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物流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教学内容可安排:货物出入库管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代理、报关业务代理等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应用,如商务谈判、合同签订、日常沟通、单据书写等,了解并熟悉国际物流的主要业务流程和重点管理内容。
第三层次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是在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环境中要求学生以工学交替的形式进行实习,直接参与物流企业所分配的岗位的工作。教学内容可安排:掌握物流企业实习岗位的职责,将专业理论知识同物流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熟悉物流管理工作流程及操作要领,学会独立操作。
在选编物流英语教材时,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广泛收集物流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突出能力培养,对职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安排,将物流企业的经营实例及最新成果编入实训教材,突出实用性。
物流专业英语教材还应突出交际性原则,充实听说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以英语为载体进行专业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沟通和交际能力。教材内容要符合实际物流工作要求,与物流人员实际业务相结合,按照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来编写;教材内容应展现物流日常工作的真实情境对话,补充日常物流英语工作过程中会话的音频材料和视频短片,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突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尽量模拟具有物流代表性岗位的工作场景,循序渐进,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掌握常用物流英语词汇及表达法,掌握一般的物流英语专业术语,熟知基本的物流运作程序,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编写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时,应该满足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要,着力于培养高职学生运用专业英语处理物流业务的综合能力。
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改革传统的、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笔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4]对学生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内容方式上包括:期末考试(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英语演讲、实习报告、专业技能证书(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中级物流师资格证等)等综合成绩。在评估时机上改变静态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对学生实施准备性、形成性、诊断性及总结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既可以检验和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
针对目前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探索和构建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实际的物流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物流活动为导向,以工作流程为线索”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物流业务能力和英语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专业文献的检索、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够使用英语处理物流专业领域的事务,并且提高在物流专业领域听、说、用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师生、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1]莫再熟.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2):68-73.
[2]高芳,王贵斌.高职物流专业英语能力需求及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97-99.
[3]罗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44-45.
[4]崔朝影.关于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