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培养思考

2012-04-14 01:45谢慧盈
关键词:艺体小学教师全科

谢慧盈,等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培养思考

谢慧盈,等①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如果把小学同一年级中的全部课程分为文科类课程、理科类课程和艺体类课程三大类,那么,一个“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能承担其中一类课程的全部教学工作。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是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必然要求,是小学“包班制”的现实需要,也是解决当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存在问题的权宜之计。培养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有效地增强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培养思路

我国新课改后,小学开设的国家学科课程主要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电脑、综合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还有各自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果把所有这些课程分成文科、理科和艺体科,那么,一个“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则是能承担小学同一年级中的全部文科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全部理科类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全部艺体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无论作为文科还是理科或艺体科,任何一科的小学全科教师都能承担。也就是说,“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是能承担小学同一年级中含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内的文科、理科和艺体科三类课程中的某一类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的教师。

一 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小学入学人口高峰即将远去,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包班制将会在发达地区占据更大的市场。从1998年开始培养小学本科教师,每年急剧增加的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将使小学教师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小学教育比其他学段的教育更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和综合性。要更好地体现小学教育的本质特点,满足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很有必要培养适应性强的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

(一)小学“包班制”的现实需求

“包班制”是小班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在发现并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整改而建立的“新班级教育”模式。最常见的包班教育是1-2个教师组成一个基本教育工作单元,全面负责一个班级除音乐、美术等专业性强的科目外的其他全部科目的日常教学训练,以及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管理等工作,也叫“班主任包班制”。[1]包班制不同于复式教学,②复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课时内采用不同的教材,分别对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地区。最早产生于德国,中国于清光绪年间从日本引进,曾一度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包班制”教学比复式教学更能体现其优越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虽然包班制本身也有其局限性,但它确实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弥补“专科制”和“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不足,能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有利于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许多理念。

早期的“包班制”教学的雏形,是人们希望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克服它的局限性而开展研究的结果。主要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选择法教学的形式,如美国的巴达维教学法(Batavia plan)。即在一个班级内聘任2名教师,将教学时间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学级教师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后一部分由个别教师为个别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到20世纪50年代,包班制在美国的小学教学中已占据着主导地位,被认为是儿童中心教育思想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一种表现。

我国早期的“包班制”教学大多是为缓解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的问题而存在的。但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三十多年后,小学入学人口高峰即将远去,小班化教学将成为时代的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而且随着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包班制”教学已逐步走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学。有些地区实行“包班制”教学的学校已经占41.4%,其中以上海、杭州为最。[2]同时,我国从1998年开始培养小学本科教师,每年急剧增加的小学教育本科毕业生给小学提供了大量的优秀师资。这不仅使教育研究的氛围更浓,而且使小班教学、包班制教学成为可能。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时间里,包班制将会在发达地区占据更大的市场。建设一支与此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包班的关键在于师资。在包班制的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依赖教师的素质。假使遇到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就会给学生带来灭顶之灾。包班制要求教师能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对整个年级的所有课程都有全面了解和深刻分析。包班教师不仅熟悉自己所教学的几门学科,还要明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对课程的综合性提供主观上的基础,使课程的综合更主动、更合理。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后,新的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崇尚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和科学精神。它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用灵活多变、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格局。但是,现阶段,能教多门学科,能在一天中以多种角色状态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并不多。如果我们能为小学培养优秀的全科型教师,必将更好地发挥“包班制”的优势,使小学生既得“包班制”之利,又得“多科制”之惠。

(二)解决当今高师小教本科专业存在问题的权宜之计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以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为主的新兴专业。从1998年开始,我国在高等师范大学开办“小教”本科专业。到2007年为止,全国至少已有69所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有一些综合性师范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和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3]高师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虽然学历水平提高了,在数量上也较好地满足了基础教育的要求,但是,在质量上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有学者认为,当前高等师范大学在办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阻碍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特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招生制度不够完善。随着高师加入到培养小学教师的行列并最终取代中师,中师在选择生源方面的优良传统却被遗弃了,走上了“唯高考分数论”的道路。也就是说,现阶段如果想当一名小学教师,无论是否具备当小学教师的条件,只要高考分数达到某所高师小教专业的录取标准,就有可能被录取,无需面试。第二是教师基本功训练意识淡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基本功训练意识极其淡薄。有关教师技能训练的课程不仅开设少,而且所开设的课程大都重理论传授、缺少实际训练,最主要的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基本功的考核机制。如此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从教的基本功普遍不强。[4]

当小学教师是要有奉献精神、有热情和灵气的,而且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贫,要守得住孩子健康成长的这片净土。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录取新生时不能面试,学生入学时没法挑选真正具有当小学教师潜在素质的学生。要想让不愿意当小学教师且没有从教灵气的学生培养成优秀小学教师是很难的。哪怕在学生入学后,学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他有所转变,使他勉强从教了,但对小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也是灾难。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素养。小学教育专业的特性决定了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建立系统的教师基本功训练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标准。然而,高师对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意识原本就比较淡薄,对学生从教基本功训练和考核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所积累的经验还相当缺乏。而且近几年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招收的本科学生越来越多,很难对所有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都训练扎实。所以,在当前还没法确保所有学生都接受专业技能的充分高效训练的情况下,适当地筛选培优,分类培养发展是必要的。通过分三大类培养,重点打造一批“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也是可行的。

(三)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必然要求

小学教育比其他学段的教育更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和综合性。我国新课改对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则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高中都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作为必修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

我国新课改的这一课程设计思路使综合性在当今的小学教育阶段显得特别突出。而且,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向师性更强,自主学习能力和智能发展水平却较低。这必然要求小学教师要善于把高深的学问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能把握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高效地发展学生智力。

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充分渗透的专业,必须特别强调培养综合素质更好的人才,突出其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完整性、基础性和应用性。不仅要求培养的小学教师必须具有比一般人更丰富的一般知识和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比中学、大学教师更系统、更实用且更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思路应着眼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科型小学教育人才。通过四年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上下功夫。使小学教育本科学生能掌握从事小学文科、理科和艺体学科教学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系统把握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能灵活地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 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粗描

叶澜从“专业形象”这个角度论述教师素质,将教师的专业素质概括为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五项。我们认为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也可以从这五方面来描述其专业形象。即必须具有坚定的专业精神信念,广博、独特的专门知识、技能和智慧。

(一)全科型小学本科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

全科型小学优秀本科教师要能教多门学科,能在一天中以多种角色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当然少不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专业情意牢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全面且较强,并且每人都要有自我专业特长。应该是一个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教师。特别要求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和学科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规律:如,有关人的认知学习的知识和规律,各种主客观教育教学条件的知识和规律,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规律,利用这些知识和规律选编教学内容,确定教育教学目标,运用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等。

具体而言,全科型小学本科教师的综合素质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项基本功”。一个核心指以教师专业情意为核心;小学教师的专业情意状况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也必然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小学教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和道德修养应尽可能与社会对小学教师的期待接近。“两种水平”即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应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全科专业化水平。“六种能力”即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十项基本功”即全科型优秀小学本科教师要具备讲、写、算、教、作、用、弹、唱、跳、画十项基本技能,能在全科教学和班级日常管理与学生教育中恰当地运用,并能引领小学生训练相关技能。

要培养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围绕专业情意培养这个核心,依托专业组织,选择自己主攻的学科方向选修课程。并努力通过专业训练,掌握较好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师职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形成较强的小学全科教师的竞争力,成长为一个各方面素养良好的小学教育专业工作者。

(二)全科型小学本科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中,其特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由知识转化的多重能力结构须有特别的要求。其中的知识结构,是指小学教师应掌握知识的门类与知识间的关系。从知识的门类来看,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层次结构”。从横向上说,他们应掌握四类知识:教学知识、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哲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以及文科、理科或艺体科的学科知识。从纵向上说,每个门类的知识,都有三个层次。对于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除他们各自所主攻的文、理、艺体学科知识外,他们的知识结构至少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各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2.文化基础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两大类。3.科技类知识。包括电化教育、计算机和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用简单的方法来考核全科型优秀小学预备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可以简化为“1211”。即要求全科型优秀小学预备教师在他们毕业时,每人都有1门竞争力很强的主打课程,还能担任小学文科或理科或艺体科其中一类2门其它课程的教学,能指导1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1项自我专业特长以开发1-2门校本课程。

譬如说,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理科)的毕业生,可以把数学作为主打课程,能在数学科目的教学中有很强的竞争力,还能熟悉科学和电脑2门课程的教学,能指导1门综合活动课程,有1项自我专业特长,能担任诸如航模制作、环保等1-2门校本课程的教学。小学教育专业中文与社会方向(文科)的毕业生,除了能很好地胜任小学语文的教学外,还要求能胜任2门如英语、思品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小学教育专业艺体方向的毕业生,能胜任小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教学。既达到某一学科的专和精,又具备其他学科的广和博,以更好地实现高层次的既博又专和一专多能的目标。

某一学科学有所长,一专多能的全科型优秀小学教师,不仅能适应规模较大的城镇小学的分科制的需要,也能适应教育发达地区小班教学包班制的需要,还能满足规模较小的乡村小学包班制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相关学科充分渗透的特点和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特色。

三 全科型小学本科教师培养的总体思路

采取分三大类培养的方式,重点打造一批全科型小学优秀后备教师,强化实践取向,深化专业发展内涵,提升办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两方面都能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一步,择优培养。即对于现在按照中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英语、信息技术四个方向招生的在校学生,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在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基础上,从每一个方向的学生中挑选20%左右,组成文科、理科、艺体三个方向组,进行分类培养。他们除完成原来各自行政班的各种课程和活动外,对专业选修课给予更大的选择余地,同时,结合多种形式的培养训练活动,在专业教师引领下,给予全科课程和教师技能的强化培训。经过多次考核、到大学三年级结束时,从中挑选教师专业情意坚实、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技能良好的学生,安排到小学中的名校进行一个学期的“全科”实习,聘请小学名师给予专业指导。把学生送到真枪实弹的课堂上,熟悉小学各门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尽早成为真正的教师,为他们提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较好的基础。对于这部分全科型优秀小学后备教师,给予重点就业推荐,争取更优质的就业机会。

第二步,示范引领。通过择优分类培养的示范,借鉴“导生制”,让每个方向的优秀学生指导3-5个同班学生,以带动其他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师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的培养培训和考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激活“十·打实”和教师成长协作团等活动。促使更多学生打好本科层次广和博的基础,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及小学各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选择自己的兼修课程。利用所选课程的学习,发展自己的专长,促成相关学科较好的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自主成长的质量,有效强化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取向,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办学质量。

第三步,三科招生、分类培养。在择优培养和示范引领积累一定经验后,则进行招生改革。对小学教育专业,可以考虑按照文、理、艺体三科设置专业方向招生,学生入学后就按照文、理、艺体三科教师的要求进行培养。或者不分方向,只按照小学教育专业进行招生。前三个学期全部学生只按照小学教育专业进行综合培养,学生二年级后才自主选择文、理、艺体三个学科方向,再分文、理、艺体三大类重新编班进行分科培养。

[1]许海燕,樊晖.包班协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3(1):23-24.

[2]邢方圆.“包班”初体验[J].上海教育,2003(14)07B:22.

[3]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75-78.

[4]康海玲.高师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问题分析[J].高教论坛,2003(4):64-65.

Reflections on the Training of“All-round” Excellent Undergraduat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XIE Hui-ying et al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If the courses of one grade in a primary school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courses of the liberal arts,those of science as well as of a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an“all-round”outstandi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 is able to assume the teaching of all the courses of one type.The training of all-round excell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y means of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reflecting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al needs of“the package class system”in the primary school but also the expedie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nfronting the primary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t present.The training of all-round excellent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can better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primary educ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graduates.

the primary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rogram;all-round teachers;the method of training

G643.2

A

1674-5310(2012)-05-0107-05

①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HJSK2010-36”项目组全体成员的集体成果。

本文受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小学本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样态研究”(HJSK2010-36)资助。

2011-10-12

谢慧盈(1966-),女,广东梅州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责任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艺体小学教师全科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