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 琳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海南海口 571100)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探讨
骆 琳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海南海口 571100)
近年来,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中合唱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学也因此而逐步得到重视,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文章旨在思考和探索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合唱指挥教学体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合唱指挥人才的需求。
高师;合唱指挥;音乐教育;人才培养
“合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其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英勇抗战。这部伟大的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又如《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贝多芬大胆地打破了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加入了人声的合唱,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故此作品又被称为“合唱交响曲”,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响曲。《欢乐颂》唱出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渴望,人们从欣赏中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鼓舞。
李岚清同志在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期间,在2001年7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以“广泛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大力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为题,对群众歌咏活动的特点和重要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出:“要把它当作用先进文化占领群众文化生活阵地、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退休后李岚清同志还曾先后为首届“全国教师合唱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题词,并亲自出席了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的“首届教师合唱节”,可见他对群众歌咏活动和合唱艺术的发展非常重视。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把合唱列为比赛项目,合唱比赛期间收视率空前,反响十分热烈。同年,中国音协也把合唱列为“金钟奖”的比赛项目;广州《羊城晚报》曾报道仅“珠三角业余合唱团过万个”。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合唱的发展势头迅猛,繁荣的景象令人鼓舞。
在合唱艺术日益广泛深入地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一些相关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值得引起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其中包括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问题。当前很多人对合唱指挥的认识还是很粗浅的,以为“指挥就是打打拍子”。其实,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与支柱。合唱指挥的技术是多方面的。他既是合唱作品的诠释者,又是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者;他要与合唱队、钢琴伴奏或管弦乐队一起,共同把作品的“美”展现出来。一个合唱团由不同的指挥来训练、演唱同一首作品,会演绎出完全不同的合唱效果,这就是指挥者的能力与素质差异所决定的。如果合唱指挥没有扎实的作曲理论基础及灵活多样的合唱训练手段,不了解中西方音乐史和声乐演唱技巧,就无法胜任合唱团的组织、排练和演出工作。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从第四届(2005年)起增设了合唱指挥比赛项目,这充分说明了合唱及指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我国中小学合唱教学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中小学校的歌咏比赛都是大齐唱,这与合唱指挥的素质高低参差不齐有着极大关系。尽快掌握合唱指挥技术,努力提高合唱指挥水平,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重要业务能力之一。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音乐实践活动中合唱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学近年来也因此而逐步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合唱指挥教学领域探索和寻求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系。目前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合唱与指挥”是一门必修课程,合唱指挥则是这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唱指挥的任务是通过合唱这种形式把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意境等传达给观众,所以他必须熟练掌握合唱艺术的基本理论、合唱表演的基本技能、合唱指挥的基本技术以及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指挥者同时又是一个表演者,只有具备较高的艺术文学修养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才能使合唱团的训练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在欧洲,儿童从6岁开始到教堂唱诗班或儿童合唱学校接受纪律与和谐的集体教学。日本则整合了欧洲的经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国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课以合唱为主。“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就是日本合唱教学的宗旨。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的课堂音乐教学从演唱故乡的老歌到演唱世界名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唱教学体系。笔者在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曾做过一些调研。乌克兰基辅国立师范大学把学生的艺术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艺术系的所有学生,从周一到周五按年级分别参加两个课时的合唱排练,合唱作品排练和指挥技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贯穿始终。无论在音乐院校指挥系还是在师范院校音乐系,合唱指挥教研室里的专职教师就有十几个之多,并且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职钢琴伴奏。在我国,则几乎没有一所大学的音乐系拥有如此庞大的专业师资队伍。
合唱指挥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它需要教师有很好的选择作品的能力,有调节声音的技术,有驾驭多声部平衡演唱和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团队的管理能力。欧洲各国的合唱教学具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政府和学校对此类课程十分重视,合唱指挥课程在同类院校中都是主干课程。所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都必须通过由该国家学位评审委员会组织的、包括合唱指挥课程在内的“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从事教师工作的资格证书。
合唱与指挥在专业音乐院校中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在我国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中却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教学的。目前我国合唱教学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目标不够统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还明显存在。该类课程仍然没有形成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具体表现在:
1.师范院校合唱教学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目标不统一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普通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因而高师的合唱教学课程应立足于基础教育,其性质应是一门师范性和综合技能性较强的主修课程。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合唱教学至今仍只是一般性的必修课程,且缺乏适宜和完善的教学体系。传统的合唱教学主要是练声、演唱作品等技巧训练,没有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作品创编、艺术实践及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设想,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比较低,即使辅以大量业余时间来训练学生,仍难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存在差异,缺少适合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系统的合唱指挥教材,教学内容较随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也强调师范性的培养,但具体教学中却没有或少有师范性的内容。如中小学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合唱创编内容即教师的多声部编写能力和创作合唱作品能力的培养,合唱伴奏内容即伴奏音型的选择,声音色彩变化的运用,伴奏音响与人声演唱关系的艺术处理,合唱组织内容即中小学课堂合唱教学的组织,课外活动中合唱艺术团(队)的组织形式、排练、表演管理等等,都在教学内容中缺失。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国内,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是作为必修课程来定位的,但各校的重视程度却很不同。如有的院校开设学期为四个学期,有的院校则只有一个学期。另外开设专门的合唱学理论及合唱作品创编的很少,开设合唱指挥实践课的也不多见,仅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合唱排练课或组建有常规训练的合唱团,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
4.缺少专职合唱指挥教师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都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专职合唱指挥教师。虽然各学校都开设了合唱与指挥课程,但一般都由声乐或理论、器乐老师兼任,且最多不过只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合唱指挥教师。在欧洲各国无论是专业音乐院校还是师范院校音乐系都有合唱指挥教研室,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师资队伍的“庞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5.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差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师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严重,表现在音乐教育方面,则是重课堂实践轻社会实践,重艺术表现轻教学实践,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师资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差。
改革课程结构,既要把合唱学理论、合唱技能技巧、合唱师范教育(中小学课堂合唱组织与教学法及评价、童声合唱训练法)、合唱艺术实践(合唱团组织管理、合唱舞台表演)、合唱教学实践(合唱教学课程见习、合唱课堂教学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更要突出和强化师范教育特点,实现师范院校合唱教学与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目标的进一步统一。丰富和完善合唱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准确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统一。缩小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体系来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理论性、技能性、师范性和实践性四个方面来完善合唱教学内容体系。其具体内容为:
1.理论部分:开设合唱学理论,其内容可包括合唱理论知识、合唱发展史、合唱美学、合唱心理学、合唱教育学。各种合唱分类、各声部的人员编制比例和队形设计、各声部特点和音域范围、合唱作品分析、改编儿童合唱作品等。
2.技能技巧部分:合唱与指挥基本常识和基本技巧、中外作品基本训练、合唱创编常识。
3.师范教育部分:中小学课堂合唱组织与教学法及评价、童声合唱训练法。在现有的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考核内容,突出方式方法的创新,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合唱作品的分声部演唱考查、由学生以合唱指挥的身份到所在班级指挥指定作品等。
4.综合实践部分:合唱艺术实践(合唱团组织管理、合唱舞台表演)、合唱教学实践(合唱教学课程见习、合唱课堂教学实习)。
高师学生在《合唱与指挥》课程学习中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一般的教学见习和实习之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合唱指挥训练中技能技巧实践能力的培养
指挥法是纯技能技巧性的学科,只有加强动手能力,积累一定数量的指挥语汇,才能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艺术表现力。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个班分成诸多个小组,由二个声部开始,到三个声部、四个声部,也可以分男声、女声到混声分别训练。小组里每位同学轮流担任指挥,教师及时点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
2.综合艺术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成立合唱团以及开展各种范围的合唱比赛是学生综合艺术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开展各项活动,经常组织合唱指挥观摩音乐会,为学生合唱实践提供舞台,让学生既当合唱指挥又当合唱队员,通过对这两种角色的体验来获得艺术实践能力;根据社会需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帮助他们进行合唱排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合唱指挥师资严重匮乏,学校管理者对合唱指挥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合唱指挥只要能唱歌和打拍子谁都能胜任,大多任课教师没经过专业音乐院校指挥课的培训。近年一些音乐院校陆续开设了合唱指挥专业,如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但是供求不均衡。许多大、中、小学都急需称职的合唱指挥师资,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是当务之急。
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合唱课堂的教学要求,更满足不了愈来愈被重视的合唱活动的实践需要。增加合唱指挥课程的课时量,由必修课向主修课过渡,是解决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的一个途径。
从第四届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的情况来看,普遍重视所谓“双基”(声乐、钢琴)课程,选手们对于唱弹跳是得心应手,而合唱指挥项目是大多数参赛选手的弱项,尽管选手们知道要根据不同声部来安排双手的分工,可指挥起来根本没有各个声部的方位感,对不同声部的进入没有预示动作(预备拍)等。使人明显感到指挥者与合唱队的脱节。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指挥技能培养不重视。其实合唱与指挥课程在得到相关学科知识支撑的同时,也对声乐、钢琴、曲式、和声、视唱练耳等学科有教学辐射功能。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只为学生设置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等主修方向,而设置合唱指挥主修方向的少之又少。那些在合唱指挥方面有潜力的学生就失去了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平台。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把合唱指挥与上面所说的几门课程放在同等的位置上,高素质的合唱指挥人才会越来越多。
On Enhancing Chorus Conductor Training for Music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UO Lin
(Department of Music and Dance,Qiongtai Normal College,Haikou571100,China)
Despite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chorus in the music practic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he gradual priority given to the choral conductor instruction for the music education majors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till striking problems in this aspect.This paper aims to consider and explore a system of the choral conductor instruction geared to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ed for choral conductors in current society.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chorus conductors;music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J616
A
1674-5310(2012)-05-0138-04
海南省教育科学2009年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师合唱教学改革的深化探索”(项目编号:qji11554)成果论文。
2012-02-09
骆琳(1963-),女,湖北武汉人,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合唱指挥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胡素萍)